小班图书角阅读活动实施策略探析 (精选文档)

时间:2023-02-17 09:50:29  来源:网友投稿

小班图书角阅读活动实施策略探析 小班图书角阅读活动实施策略探析宋静【摘要】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活动对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图书角阅读活动不仅是区域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图书角阅读活动实施策略探析 ,供大家参考。

小班图书角阅读活动实施策略探析

  小班图书角阅读活动实施策略探析

  宋静

  【摘

  要】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活动对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图书角阅读活动不仅是区域活动的一部分,也是早期阅读活动的起始阶段,应该引发更多关注和研究.文章结合教育实践,深入探讨了小班图书角阅读环境创设、图书选择与投放的适宜性、幼儿阅读指导的有效性等问题.

  【期刊名称】《教育导刊(下半月)》

  【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4页(P28-31)

  【关键词】小班区域活动;图书角;早期阅读活动

  【作

  者】宋静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幼儿园,广东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13.2摘

  要: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活动对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图书角阅读活动不仅是区域活动的一部分,也是早期阅读活动的起始阶段,应该引发更多关注和研究。文章结合教育实践,深入探讨了小班图书角阅读环境创设、图书选择与投放的适宜性、幼儿阅读指导的有效性等问题。

  关键词:小班区域活动;图书角;早期阅读活动

  幼儿处于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为幼儿创造合适的环境,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对于幼儿语言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其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幼儿园普遍认识到班级的图书角在早期阅读教育中的重要性,但在教育实践中,图书角环境创设、图书的投放、幼儿阅读指导等方面仍存在不科学的现象。如何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设置吸引其主动阅读的班级图书角,引导其有效进行阅读呢?

  一、小班图书角环境创设策略

  图书角的位置选择,一是要在安静之处,由于小班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为他们提供的阅读环境应有利于吸引其注意且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所以在班级区域设置上,应将图书角与表演区、“娃娃家”等比较嘈杂的活动区隔离。二是要在光线充足之处,图书角内的采光度好,更有利于幼儿阅读。

  图书角的整体布置,要温馨、舒适。为了能吸引幼儿主动进入图书角进行阅读,图书角的书柜和地垫尽量选择柔和雅致的浅色调,可以用垂帘、小栏杆等将之与其他区域隔离,从视觉上营造温馨、独立的阅读氛围(见图1)。在小凳子或地上摆放一些抱枕或垫子,幼儿可以靠着或席地而坐进行阅读,在似家般的区内环境中易生发舒适感和愉悦感。

  图1图书角设施的适用性,也很重要。比如书柜的设计,要考虑到是否便于小班幼儿使用。从小班幼儿的普遍身高来看,书柜的高度若设置在70-80厘米之间则属于幼儿的视线范围内,便于其一目了然地看到书架上书的封面,也便于其自由、轻松地取放图书。书柜层数以2-3层为佳,由开放式、立柜式的书架构成,且尽量让书架上每一本书的封面内容呈现出来。因为小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书架的层数过多或书的摆放方式不当,容易遮挡幼儿的视线和干扰其注意力,导致幼儿难以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也会造成下文所谈及的“搬运工”现象。

  二、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图书投放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图书角中的书恰当与否,影响着幼儿的阅读兴趣以及良好阅读常规的形成。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发展水平,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选择和投放适宜的图书。

  (一)投放贴近幼儿情感需要的图书

  不同类型的图书可为幼儿提供不同的阅读体验。小班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叙事类的图书,尤其是内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图书,还喜欢一些带趣味性的图书。以小班上学期的图书角为例,为了减缓幼儿刚入园时的焦虑情绪,让他们尽快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教师投放了《快乐的幼儿园》《侨比上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巧虎上学校》等书;为了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他们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等,教师投放了诸如《阿力穿裤子》等书,一些新入园的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知道自己穿裤子、上洗手间时可以找老师帮忙。此外,还有关于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感恩的主题绘本,如《大卫不可以》《我妈妈》等。

  小班幼儿普遍喜爱以奇、趣为主的绘本,教师在图书角中选择和投放有趣味性的绘本和幼儿一起阅读,把其中有趣的故事人物、情景等呈现在幼儿面前,如《三个强盗》《七只瞎老鼠》等,能激发幼儿更多的阅读兴趣,使图书角的阅读成为一个从“有趣”到“兴趣”的过程。

  (二)投放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图书

  依据小班幼儿观察、解读画面的能力投放图书。小班幼儿观察画面的目的性不明确,投放的绘本应多为单页单幅图、少量文字甚至无文字,画面鲜艳、清晰,故事情节简单有趣,角色突出,画面中背景与主要角色有较为明确的联系。如:“噼里啪啦绘本丛书”中的主人翁是几只形象生动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与多

  数幼儿经历过的事情类似,在《你好》《我要洗澡》《车来了》等书中,主要的故事情节运用折页的方式呈现,通过小动物们的故事多次重复一些情节,让幼儿清晰明了地理解故事内容。这些生活化的故事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让他们看得懂也看得开心。

  (三)投放促进幼儿阅读技能发展的图书

  1.图书的质地。小班幼儿看过的图书很容易损坏,这不是他们有意破坏,而是由于其手部小肌肉动作处于发展中、翻书时动作不协调所致。因此,投放的图书应为质地较厚实的,如硬纸板书、布书等。其中,布书兼有图画书和玩具的特点,既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也能促进幼儿感官和小肌肉等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不容易被撕坏,因此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1〕。

  2.图书的形状。据笔者对小班图书角的观察和统计,自选图书这一个环节有80%的幼儿选择类似于正方形的图书。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幼儿看来,正方形的书外观上比长方形的书要富有童趣些,而且,正方形的书上下左右棱长一致,让幼儿左右手翻阅时感到更协调、更方便。因此,在小班图书角,教师不妨适当增加投放正方形图书的比例。

  3.图书的页数。研究表明:3-4岁幼儿坚持观察图片,一次的持续时间平均只有5-8分钟〔2〕。可见,小班幼儿集中观察的时间较短,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因此提供给小班幼儿阅读图书的页码以10-12页左右为宜。

  (四)注意图书投放的数量、时间和原则

  投放在图书角的书,数量不宜多,以幼儿人数与图书的比例为1:2为宜。如果短期内投放太多图书,小班幼儿往往不是在看书,而是快速地翻书或是来回地搬运书,把这些动作当成一种乐趣或是游戏。而且,同一种类型的图书以同时投放2-3本为宜,这样做能减少幼儿为了看同一本书而发生争执的现象。

  图书投放的时间,以3个星期更换一次为宜。有些图书若幼儿特别喜欢阅读,教

  师可以适当延长它们的投放时间。考虑到即使是同一个年龄段幼儿也会存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图书角找到自己喜欢看的书,每次投放的图书不仅要有新的,而且要保留幼儿已经阅读过的一部分旧书。比如,小班下学期第一、二周,图书角新旧图书的投放比例是1:1,第三周新旧图书的投放比例是3:2。此后可以适当减少旧书的比例,但仍保留一定数量的旧书。以小班幼儿小泓为例,他对看书不太感兴趣。但是有一天,班上图书角的一本绘本《托马斯有麻烦了》吸引了他。这一天,他看了这本书3次。在这一周中,他每天都阅读这本书1-2次。为了保护他对阅读的这份热爱,教师将这本书在图书角中保留至今。现在,小泓虽然没有天天阅读这本书,但有趣的是,他隔上一两天就会把这本书拿出来看看。教师发现他看书开始专注了,语言表达更清晰、生动了。

  图书投放的原则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既关注到全体幼儿阅读发展的需要,又关注到个别幼儿的阅读需求。遵循这些原则投放图书后,图书角中书本的损坏率大大降低了,幼儿关注书中画面的时间变长了,自主选择图书的意识也增强了。

  三、小班图书角阅读活动指导策略

  早期阅读对幼儿而言,是一个融观察、记忆、思维、表达、动作于一体的综合过程。阅读水平的高低和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它受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所制约〔3〕。小班阶段是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起始阶段,教师应以小班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为出发点,培养其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点应充分体现在图书角阅读活动的指导中。

  (一)重视“模仿”,让幼儿逐步习得正确的阅读方法

  模仿是幼儿习得技能的主要途径。比如,在幼儿看完一本书后,教师可以与幼儿再次共读,自然、有序地介绍该书的封面、封底,让幼儿了解看书、翻书的正确方法。如,教师示范看完后轻轻地合上书,把书的封面朝上后再放回书架上的原处。在开展每一次阅读活动前,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多次重复、强调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

  活动进行时更要关注每位幼儿取书、看书、放书的过程,及时发现并表扬阅读行为良好的幼儿,有助于多数幼儿尽快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二)运用“听、看、读”,帮助幼儿整合阅读经验

  图书角阅读活动其实是幼儿自主阅读的一种形式。由于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在阅读时目光容易被绘本中的生动图画所吸引,进行跳跃性阅读,导致思维过程呈现无序状态〔4〕。尤其是小班幼儿,还未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时,他们对图书的阅读方式多以浏览为主,对新投放图书有短暂的好奇心,不能较为专注、细致地阅读。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听、看、读”阅读引导法解决此问题。具体以绘本《小猫头鹰》为例进行说明。

  在图书角投放《小猫头鹰》的前三天中,关于拿过这本书的幼儿情况记录如下:第一天8(人次),第二天5(人次),第三天2(人次);而且这些幼儿都是在很短时间内翻了翻这本书,然后把书放回书架。教师问:“你在书里看到了些什么?”大部分的幼儿回答是:“我看到了猫头鹰。”一部分幼儿对这本书有新鲜感:“这本书好新哦!”“这本书没见过,那我就拿来看看吧。”随着投放时间的迁移,幼儿对这本书的关注度逐渐减弱。于是,教师分三步引领幼儿继续阅读。

  第一步“听”。教师边翻图书边讲故事,让幼儿感受画面与老师讲述故事的联系,让他们明白老师讲述的故事原来是从图书上看来的,从而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图书与故事的匹配关系。第二步“看”。教师设计了一些问题,如阅读该书第3页时,提问:“小猫头鹰们是什么时候发现妈妈不见了?(晚上)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是晚上的?发现妈妈不见了,你会怎样?你猜猜最小的那只猫头鹰会怎样想?最大的那只猫头鹰会怎样想?”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主要角色和环境的明显变化。在师幼之间的问答中,幼儿开始有兴趣去看、去想、去说,也积累了一些阅读方法。第三步“读”。师幼共读,既可以锻炼幼儿说话的流畅性,又能促进幼儿养成按顺序阅读的习惯。小班幼儿多采用指读方法,即,边读边指点画面中相对应的文字或事物。

  这样既可以锻炼幼儿手眼口之间的协调性,还可以让幼儿学会有序地去观察事物,较好地理解画面所传达的意思。

  当5名幼儿又一次进入图书角阅读时,其中的3名表示很想再看看《小猫头鹰》。教师观察到他们在阅读中运用的策略有:关注画面中的主要人物,会按照一定的秩序观察画面(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点读画面中某个部分或是文字,翻书夹页时会作出调整。由此可见,教师运用“听、看、读”的策略进行指导,幼儿阅读《小猫头鹰》的兴趣更浓厚了,阅读的经验也更丰富了。

  (三)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中,让幼儿感受到图书角阅读的快乐

  图书角阅读形式灵活且多样化,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比如,两三个幼儿在一起共享阅读一本书;师幼共读;幼儿一个人静静地阅读;等等。又如,把图书角的书架设置成带轮子的“流动书香车”,教师和幼儿随时可以在幼儿园大树下或花坛边上开展“大自然中的阅读会”。再如,在图书角准备一些纸和笔、录音笔等,让幼儿在阅读之余用涂涂画画的方式或教师帮助录音等方法记录阅读体会,这些均能让阅读变得更有趣。

  (四)依托规则的建立与落实,让幼儿体验图书角阅读的有序

  图书角虽小,却蕴涵着幼儿园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的多种教育契机。阅读活动要有效开展,离不开图书角活动规则的建立与落实。

  1.“图加文”的提示,潜移默化地提醒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常规

  小班幼儿对语言的理解水平有限,规则意识也不强,因此帮助幼儿建立区角规则意识,尽量多以图文并茂、动态流程与语言相结合的形式,提醒他们学会遵守阅读规则。小班图书角的阅读常规建立,可以从图书的摆放、归整以及阅读流程着手,结合图像和文字,提醒、倡导幼儿文明阅读。比如,给图书架每一层设立一种专属颜色,相应这层的书脊也贴上相同的颜色标记,一一对应图书摆放的位置,配上小巧、简洁的指示牌,让幼儿知道图书看完后要放回原来的位置。又如,书签上的“看书

  我知道”,通过照片展示班上某个孩子看书的每一个环节,有助于幼儿懂得“爱看书、会看书、要爱书”的道理。

  2.随机渗透规则教育,让幼儿领会阅读中“冲突”的解决方法

  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和双手的协调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个时期,班上的书容易被损坏,幼儿之间也容易为同一本书发生“冲突”。在小班图书角阅读活动中,经常上演这样的一幕幕:为了一睹某本有趣的书,两个孩子正在拉锯式争夺着,过了一会儿,某个孩子气呼呼地向老师“投诉”:“谁谁不让我看书”……发生这样的情形,是由于幼儿的年龄小、交往水平有限而造成的。这时候,教给幼儿几句温馨的礼貌用语,诸如:“我可以和你一起看吗?”“好的,一起看吧。”“谢谢!”“不客气。”“请等一下,我看完了再给你看。”在这种友善的氛围中,幼儿不仅学会了遵守图书角阅读规则,还学会了关爱和谦让。

  当有的幼儿不小心撕坏图书时,教师应该身教重于言教,不要轻易责怪幼儿,可以邀请幼儿和自己一起动手修补,使幼儿通过操作感知如何“爱护图书”并体验这条规则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在图书角中特设一个图书修补筐(见图2),提供安全剪刀、胶纸、彩笔等必要的“图书修补”工具。幼儿在阅读的时候发现有损坏的图书,可以先将它放到修补筐中,自己尝试修补或是和老师、同伴一起修补,在践行“爱护图书”规则的同时,也增强了手工创作等多种能力。

  图2综上所述,班级图书角对幼儿而言,是早期阅读的一个小天地,也是精神乐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契机。教师要重视班级图书角阅读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其在幼儿语言教育乃至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使图书角成为幼儿喜爱且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发展的活动区。

  〔1〕曾琳.儿童布书的互动性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2014(6):94-95.

  〔2〕郭晓凤.谈如何培养幼儿绘本阅读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49-

  150.

  〔3〕陈红.影响3-6岁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0(4):28-30.

  〔4〕袁嘉芮.幼儿阅读偏好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2):56-58.

  (责任编辑:郭卉菁)作者简介:宋静,暨南大学幼儿园教师。

  基金项目:本研究获得广东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关于幼儿绘本实施分级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资助。

  宋

  静

  (暨南大学幼儿园,广东广州510632)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A

  幼儿处于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为幼儿创造合适的环境,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对于幼儿语言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其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幼儿园普遍认识到班级的图书角在早期阅读教育中的重要性,但在教育实践中,图书角环境创设、图书的投放、幼儿阅读指导等方面仍存在不科学的现象。如何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设置吸引其主动阅读的班级图书角,引导其有效进行阅读呢?

  图书角的位置选择,一是要在安静之处,由于小班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为他们提供的阅读环境应有利于吸引其注意且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所以在班级区域设置上,应将图书角与表演区、“娃娃家”等比较嘈杂的活动区隔离。二是要在光线充足之处,图书角内的采光度好,更有利于幼儿阅读。

  图书角的整体布置,要温馨、舒适。为了能吸引幼儿主动进入图书角进行阅读,图

  书角的书柜和地垫尽量选择柔和雅致的浅色调,可以用垂帘、小栏杆等将之与其他区域隔离,从视觉上营造温馨、独立的阅读氛围(见图1)。在小凳子或地上摆放一些抱枕或垫子,幼儿可以靠着或席地而坐进行阅读,在似家般的区内环境中易生发舒适感和愉悦感。

  图书角设施的适用性,也很重要。比如书柜的设计,要考虑到是否便于小班幼儿使用。从小班幼儿的普遍身高来看,书柜的高度若设置在70-80厘米之间则属于幼儿的视线范围内,便于其一目了然地看到书架上书的封面,也便于其自由、轻松地取放图书。书柜层数以2-3层为佳,由开放式、立柜式的书架构成,且尽量让书架上每一本书的封面内容呈现出来。因为小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书架的层数过多或书的摆放方式不当,容易遮挡幼儿的视线和干扰其注意力,导致幼儿难以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也会造成下文所谈及的“搬运工”现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图书角中的书恰当与否,影响着幼儿的阅读兴趣以及良好阅读常规的形成。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发展水平,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选择和投放适宜的图书。

  (一)投放贴近幼儿情感需要的图书

  不同类型的图书可为幼儿提供不同的阅读体验。小班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叙事类的图书,尤其是内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图书,还喜欢一些带趣味性的图书。以小班上学期的图书角为例,为了减缓幼儿刚入园时的焦虑情绪,让他们尽快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教师投放了《快乐的幼儿园》《侨比上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巧虎上学校》等书;为了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他们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等,教师投放了诸如《阿力穿裤子》等书,一些新入园的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知道自己穿裤子、上洗手间时可以找老师帮忙。此外,还有关于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感恩的主题绘本,如《大卫不可以》《我妈妈》等。

  小班幼儿普遍喜爱以奇、趣为主的绘本,教师在图书角中选择和投放有趣味性的绘本和幼儿一起阅读,把其中有趣的故事人物、情景等呈现在幼儿面前,如《三个强盗》《七只瞎老鼠》等,能激发幼儿更多的阅读兴趣,使图书角的阅读成为一个从“有趣”到“兴趣”的过程。

  (二)投放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图书

  依据小班幼儿观察、解读画面的能力投放图书。小班幼儿观察画面的目的性不明确,投放的绘本应多为单页单幅图、少量文字甚至无文字,画面鲜艳、清晰,故事情节简单有趣,角色突出,画面中背景与主要角色有较为明确的联系。如:“噼里啪啦绘本丛书”中的主人翁是几只形象生动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与多数幼儿经历过的事情类似,在《你好》《我要洗澡》《车来了》等书中,主要的故事情节运用折页的方式呈现,通过小动物们的故事多次重复一些情节,让幼儿清晰明了地理解故事内容。这些生活化的故事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让他们看得懂也看得开心。

  (三)投放促进幼儿阅读技能发展的图书

  1.图书的质地。小班幼儿看过的图书很容易损坏,这不是他们有意破坏,而是由于其手部小肌肉动作处于发展中、翻书时动作不协调所致。因此,投放的图书应为质地较厚实的,如硬纸板书、布书等。其中,布书兼有图画书和玩具的特点,既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也能促进幼儿感官和小肌肉等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不容易被撕坏,因此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1〕。

  2.图书的形状。据笔者对小班图书角的观察和统计,自选图书这一个环节有80%的幼儿选择类似于正方形的图书。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幼儿看来,正方形的书外观上比长方形的书要富有童趣些,而且,正方形的书上下左右棱长一致,让幼儿左右手翻阅时感到更协调、更方便。因此,在小班图书角,教师不妨适当增加投放正方

  形图书的比例。

  3.图书的页数。研究表明:3-4岁幼儿坚持观察图片,一次的持续时间平均只有5-8分钟〔2〕。可见,小班幼儿集中观察的时间较短,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因此提供给小班幼儿阅读图书的页码以10-12页左右为宜。

  (四)注意图书投放的数量、时间和原则

  投放在图书角的书,数量不宜多,以幼儿人数与图书的比例为1:2为宜。如果短期内投放太多图书,小班幼儿往往不是在看书,而是快速地翻书或是来回地搬运书,把这些动作当成一种乐趣或是游戏。而且,同一种类型的图书以同时投放2-3本为宜,这样做能减少幼儿为了看同一本书而发生争执的现象。

  图书投放的时间,以3个星期更换一次为宜。有些图书若幼儿特别喜欢阅读,教师可以适当延长它们的投放时间。考虑到即使是同一个年龄段幼儿也会存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图书角找到自己喜欢看的书,每次投放的图书不仅要有新的,而且要保留幼儿已经阅读过的一部分旧书。比如,小班下学期第一、二周,图书角新旧图书的投放比例是1:1,第三周新旧图书的投放比例是3:2。此后可以适当减少旧书的比例,但仍保留一定数量的旧书。以小班幼儿小泓为例,他对看书不太感兴趣。但是有一天,班上图书角的一本绘本《托马斯有麻烦了》吸引了他。这一天,他看了这本书3次。在这一周中,他每天都阅读这本书1-2次。为了保护他对阅读的这份热爱,教师将这本书在图书角中保留至今。现在,小泓虽然没有天天阅读这本书,但有趣的是,他隔上一两天就会把这本书拿出来看看。教师发现他看书开始专注了,语言表达更清晰、生动了。

  图书投放的原则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既关注到全体幼儿阅读发展的需要,又关注到个别幼儿的阅读需求。遵循这些原则投放图书后,图书角中书本的损坏率大大降低了,幼儿关注书中画面的时间变长了,自主选择图书的意识也增强了。

  早期阅读对幼儿而言,是一个融观察、记忆、思维、表达、动作于一体的综合过程。

  阅读水平的高低和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它受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所制约〔3〕。小班阶段是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起始阶段,教师应以小班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为出发点,培养其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点应充分体现在图书角阅读活动的指导中。

  (一)重视“模仿”,让幼儿逐步习得正确的阅读方法

  模仿是幼儿习得技能的主要途径。比如,在幼儿看完一本书后,教师可以与幼儿再次共读,自然、有序地介绍该书的封面、封底,让幼儿了解看书、翻书的正确方法。如,教师示范看完后轻轻地合上书,把书的封面朝上后再放回书架上的原处。在开展每一次阅读活动前,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多次重复、强调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活动进行时更要关注每位幼儿取书、看书、放书的过程,及时发现并表扬阅读行为良好的幼儿,有助于多数幼儿尽快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二)运用“听、看、读”,帮助幼儿整合阅读经验

  图书角阅读活动其实是幼儿自主阅读的一种形式。由于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在阅读时目光容易被绘本中的生动图画所吸引,进行跳跃性阅读,导致思维过程呈现无序状态〔4〕。尤其是小班幼儿,还未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时,他们对图书的阅读方式多以浏览为主,对新投放图书有短暂的好奇心,不能较为专注、细致地阅读。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听、看、读”阅读引导法解决此问题。具体以绘本《小猫头鹰》为例进行说明。

  在图书角投放《小猫头鹰》的前三天中,关于拿过这本书的幼儿情况记录如下:第一天8(人次),第二天5(人次),第三天2(人次);而且这些幼儿都是在很短时间内翻了翻这本书,然后把书放回书架。教师问:“你在书里看到了些什么?”大部分的幼儿回答是:“我看到了猫头鹰。”一部分幼儿对这本书有新鲜感:“这本书好新哦!”“这本书没见过,那我就拿来看看吧。”随着投放时间的迁移,幼儿对这本书的关注度逐渐减弱。于是,教师分三步引领幼儿继续阅读。

  第一步“听”。教师边翻图书边讲故事,让幼儿感受画面与老师讲述故事的联系,让他们明白老师讲述的故事原来是从图书上看来的,从而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图书与故事的匹配关系。第二步“看”。教师设计了一些问题,如阅读该书第3页时,提问:“小猫头鹰们是什么时候发现妈妈不见了?(晚上)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是晚上的?发现妈妈不见了,你会怎样?你猜猜最小的那只猫头鹰会怎样想?最大的那只猫头鹰会怎样想?”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主要角色和环境的明显变化。在师幼之间的问答中,幼儿开始有兴趣去看、去想、去说,也积累了一些阅读方法。第三步“读”。师幼共读,既可以锻炼幼儿说话的流畅性,又能促进幼儿养成按顺序阅读的习惯。小班幼儿多采用指读方法,即,边读边指点画面中相对应的文字或事物。这样既可以锻炼幼儿手眼口之间的协调性,还可以让幼儿学会有序地去观察事物,较好地理解画面所传达的意思。

  当5名幼儿又一次进入图书角阅读时,其中的3名表示很想再看看《小猫头鹰》。教师观察到他们在阅读中运用的策略有:关注画面中的主要人物,会按照一定的秩序观察画面(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点读画面中某个部分或是文字,翻书夹页时会作出调整。由此可见,教师运用“听、看、读”的策略进行指导,幼儿阅读《小猫头鹰》的兴趣更浓厚了,阅读的经验也更丰富了。

  (三)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中,让幼儿感受到图书角阅读的快乐

  图书角阅读形式灵活且多样化,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比如,两三个幼儿在一起共享阅读一本书;师幼共读;幼儿一个人静静地阅读;等等。又如,把图书角的书架设置成带轮子的“流动书香车”,教师和幼儿随时可以在幼儿园大树下或花坛边上开展“大自然中的阅读会”。再如,在图书角准备一些纸和笔、录音笔等,让幼儿在阅读之余用涂涂画画的方式或教师帮助录音等方法记录阅读体会,这些均能让阅读变得更有趣。

  (四)依托规则的建立与落实,让幼儿体验图书角阅读的有序

  图书角虽小,却蕴涵着幼儿园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的多种教育契机。阅读活动要有效开展,离不开图书角活动规则的建立与落实。

  1.“图加文”的提示,潜移默化地提醒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常规

  小班幼儿对语言的理解水平有限,规则意识也不强,因此帮助幼儿建立区角规则意识,尽量多以图文并茂、动态流程与语言相结合的形式,提醒他们学会遵守阅读规则。小班图书角的阅读常规建立,可以从图书的摆放、归整以及阅读流程着手,结合图像和文字,提醒、倡导幼儿文明阅读。比如,给图书架每一层设立一种专属颜色,相应这层的书脊也贴上相同的颜色标记,一一对应图书摆放的位置,配上小巧、简洁的指示牌,让幼儿知道图书看完后要放回原来的位置。又如,书签上的“看书我知道”,通过照片展示班上某个孩子看书的每一个环节,有助于幼儿懂得“爱看书、会看书、要爱书”的道理。

  2.随机渗透规则教育,让幼儿领会阅读中“冲突”的解决方法

  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和双手的协调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个时期,班上的书容易被损坏,幼儿之间也容易为同一本书发生“冲突”。在小班图书角阅读活动中,经常上演这样的一幕幕:为了一睹某本有趣的书,两个孩子正在拉锯式争夺着,过了一会儿,某个孩子气呼呼地向老师“投诉”:“谁谁不让我看书”……发生这样的情形,是由于幼儿的年龄小、交往水平有限而造成的。这时候,教给幼儿几句温馨的礼貌用语,诸如:“我可以和你一起看吗?”“好的,一起看吧。”“谢谢!”“不客气。”“请等一下,我看完了再给你看。”在这种友善的氛围中,幼儿不仅学会了遵守图书角阅读规则,还学会了关爱和谦让。

  当有的幼儿不小心撕坏图书时,教师应该身教重于言教,不要轻易责怪幼儿,可以邀请幼儿和自己一起动手修补,使幼儿通过操作感知如何“爱护图书”并体验这条规则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在图书角中特设一个图书修补筐(见图2),提供安全剪刀、胶纸、彩笔等必要的“图书修补”工具。幼儿在阅读的时候发现有损坏的图书,可以先将它放到修补筐中,自己尝试修补或是和老师、同伴一起修补,在践行“爱护图书”规则的同时,也增强了手工创作等多种能力。

  综上所述,班级图书角对幼儿而言,是早期阅读的一个小天地,也是精神乐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契机。教师要重视班级图书角阅读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其在幼儿语言教育乃至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使图书角成为幼儿喜爱且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发展的活动区。

  〔1〕曾琳.儿童布书的互动性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2014(6):94-95.

  〔2〕郭晓凤.谈如何培养幼儿绘本阅读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49-150.

  〔3〕陈红.影响3-6岁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0(4):28-30.

  〔4〕袁嘉芮.幼儿阅读偏好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2):56-58.

推荐访问:关于幼儿园图书角的调研与研究 小班图书角阅读活动实施策略探析 探析 小班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