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初中语文鲁迅《风筝》教案3篇【通用文档】

时间:2023-03-06 19:25:09  来源:网友投稿

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中的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掌握课文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其语境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初中语文鲁迅《风筝》教案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初中语文鲁迅《风筝》教案3篇【通用文档】

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1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中的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课文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其语境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多角度分析和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我”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分析“我”、弟弟的人物性格特点,感受文中通过“我”与弟弟之间的矛盾冲突体现出的浓浓兄弟情,捕捉文中作者对亲情的体会,让学生感受亲情的珍贵。

2、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作品中对封建教育思想的批判,提倡劳逸结合。让学生了解保持儿童的天性益于儿童的成长。

3、学习鲁迅先生严于自我剖析、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

一、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以“风筝”为线索,掌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2、从“我”和弟弟的误解、冲突中体会兄弟间浓浓的手足之情,并 从中掌握两人的性格特点。

3、学习鲁迅先生严于自省的可贵精神。

4、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二、 教学难点

1、从多角度分析文章的主旨,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通过当年“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而弟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分析文中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批判性。

三、 教学方法

1.讲授法。对于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的主题思想。

2.探究法。对课文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探究,可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生生互动,在讨论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作必要的点拨指导。师生互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 教学过程

1、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儿童时代都喜欢玩些什么游戏呢?大家有没有放过风筝?清代诗人高鼎写过这样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孩童在玩什么呢?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农村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

风筝时的欢乐时光。孩子们仰观扶摇直上的风筝,自然会随之放飞心情,享受放风筝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的享受放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那就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来了解一段发生在鲁迅先生与弟弟之间关于风筝的故事。

首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本文的作者——鲁迅先生。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和革命家。《风筝》发表于1925年2月2日《语丝》周刊第12期,后编入散文诗集《野草》。

(2) 学习课文的新字词。

丫杈chà 憔悴qiá cuì 模样mú 嫌恶xián wù 可鄙bǐ 什物shí 惊惶huáng 瑟缩sa 惩罚chãng 虐杀nûa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 堕duî 蜈蚣wú gōng 伶仃líng dīng

(3)鲁迅先生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中的“我”回忆的是怎么样的故事,故事中几个人物,而课题“风筝”与文中叙述的故事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朗读课文。朗读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课文回忆一个什么故事?

提示:文章回忆“我”在童年时代因为不爱放风筝,认为这是没出自的玩艺,则不许弟弟放风筝,甚至折断弟弟偷偷做的风筝。长大后,“我”对儿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感到无限懊悔。

故事中的人物:“我”、弟弟

②课题的“风筝”与作者叙述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提示: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引出发生在“我”与弟弟间的故事。

(4)探究课文,从“我”和弟弟的因风筝起的冲突中体会兄弟间浓浓的手足情,并从中掌握两人的性格特点。

①课文从哪一自然段开始回忆“我”与弟弟的童年往事?

提示:第三自然段。文中的第一段,写作者在北京看到有一二风筝在,肃杀冬日的空中浮动,深感悲哀。北京冬景渲染肃杀的气氛,烘托“我”悲哀的心情。第二段写作者由北京的风筝想起故乡的风筝时令,有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空中出现。与故乡二月的热烈和温和相比,北京肃杀的二月更显悲凉。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弟弟放风筝的童年梦的往事,由此引出下文的故事。

②“我”对放风筝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不许弟弟放风筝?

提示:“我”不爱放风筝,甚至嫌恶。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作为兄长,理应管教好弟弟。

③弟弟对放风筝是怎样的态度,从中看出弟弟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文中的“张着小嘴”、“呆看”、“惊呼”、“高兴得跳跃”说明弟弟喜欢放风筝。“我”不许,他便看着别人放风筝,自己还苦心孤诣偷做风筝。弟弟是个天真、活泼、瘦弱、听从长辈的小兄弟形象。 ④“我”是如何虐杀弟弟放风筝的童年梦,弟弟的反应是怎样的? 提示:不许弟弟放风筝。得知弟弟偷偷做风筝时,便愤怒的把风筝折断、踏扁,之后傲然离开。弟弟没有反抗,只是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自认该罚。从中可看出“我”是一个粗暴、专横、严厉的兄长形象。

⑤从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开始,作者是不是都在回忆童年往事呢? 提示:不是。从第五自然段起,文章叙述的是作者中年时期回忆起“风筝事件”,内心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深感懊悔。

⑥已是中年的“我”为什么会觉得儿时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其“精神的虐杀”?

提示:“我”读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知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出于儿童的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的成长。而“我”粗暴、蛮横的拆毁了弟弟的风筝,无疑是虐杀了弟弟儿童的天性。,

⑦“我”在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之后感很自责,想了哪些办法去弥补自己的错误?结果如何?

方法一:送他风筝,一同放风筝--“他和我一样,早已有胡子了” 方法二:“讨他的宽恕”--“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弟弟已把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无从宽恕他。

结果:计划失败,“我“的心无比沉重。

提示:童年时“我”毁了弟弟一只风筝;中年时“我”深深的自责。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我”对弟弟的关爱。待到中年,想请弟弟宽恕自己,但弟弟却已忘却,“我”心只得沉重着。作者无法原谅自己,想弥补而无从弥补,心里更加歉疚、自责。时光变了,作者对风筝和游戏的看法变了,但不变的是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情深和浓浓的亲情。 ⑧课文最后一段的 “悲哀”为什么说是无可把握的悲哀,与文中第一段的“悲哀“有什么联系?

提示:现在的“我“作为虐杀者有了觉悟并后悔痛苦,而弟弟精神*杀却不自知,所以悲哀。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它无可把握。作者从回忆中回到现实,看着北京严冬里的风筝,心情沉重而悲哀,以此照应开头。

(5)分析“我“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从中体会鲁迅先生自我反省的精神。

提示:①看到北京冬天里的风筝,心感悲哀 → 回忆起故乡春二月的风筝,更觉北京严冬的肃杀 → 童年时,不爱放风筝,嫌恶 → 看弟弟喜爱风筝,觉得此行为可鄙 → 发现弟弟偷做风筝,愤怒 → 折毁弟弟的风筝,傲然 → 中年时,发现自己儿时的行为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心感沉重、自责 → 想弥补,弟弟却全然忘却,心只得沉重、懊悔 → 回到现实,往事已逝,伤害已造成,心情沉重、悲哀。②鲁迅先生从童年往事中能剖析自己的过错,反省自己童年时给弟弟造成的伤害,并想方设法给弟弟做补偿。这是一种知错能改、严于自我反省的可贵精神。

2、 第二课时

(1)回顾上节课的课程内容,请同学们根据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以及对课文的理解,给课文分段。

提示:第一部分(1—2段):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4段):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折毁弟弟风筝的故事。

第三部分(5—11段):到中年,意识到自己当年给弟弟带来的伤害,心中充满忏悔。

第四部分(12段):看北京的风筝,心情十分沉重悲哀。

(2)通过当年“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而弟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分析文中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批判性。

提示:①从“我”的观点出发。以前“我”会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玩艺,是玩物丧志,是可鄙的。并用兄长的身份阻止弟弟放风筝,粗暴的折毁弟弟做的风筝。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深受封建家长式管理、长幼尊卑秩序影响的思想人,认为弟弟理应听从哥哥的教诲。

②从弟弟的观点出发。弟弟喜欢放风筝,却因为兄长的不许而压抑自己。他也认为偷做风筝是不正当的,对于兄长折毁风筝的行为没有一句抗辩的话。这是被封建礼教所麻木的自然流露,不单纯是胆小的缘故。深受虐杀,不仅认为兄长是对的,而且无任何怨恨,更不会感受到兄长中年时对自己的懊悔。从中看到封建宗族制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以及深受其毒害而全然不知的可悲现象。

(3) 深层次的剖析课文,从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提示:通过回忆“我”与弟弟关于风筝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兄弟间浓浓的亲情,学习作者勇于承认错误、自我反省的精神,更从中探究出封建宗族制度家长式管理、长幼尊卑秩序的劣性。

①从兄弟之情看,当年不许弟弟放风筝,是为弟弟的将来着想。中年后认清自己的过错,心怀忏悔、自责。虽是往事,但作为兄长,也想方设法让弟弟宽恕,兄弟之情贯穿其中。

②从作者写作的思想情感看,鲁迅先生是心感悲哀、自责的。谈起旧事时的心情:弟弟笑说什么也不记得,显得很轻松;作者却耿耿于怀,心情沉重。对比之下,作者不因为弟弟对往事的忘却而原谅自己的过错,能自我谴责,更加显出作者的失望悔疚。从中也可看出他勇于解剖自己的过失,严于自我反省。

③从游戏对儿童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不准游戏,无疑是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思想,认识了*旧式教育的落后,儿童的精神世界不应该受压制。劳逸结合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

④从对封建教育思想的批判性看,弟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可见封建思想深入“我”与弟弟的思想中,更折射出旧的伦理道德统治下的整个社会面貌,同时代的人们也承受着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残。当作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书籍时,反省了“旧”时自己的过错,显现出作者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控诉。

(4) 理解课文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提示: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体现北京萧瑟的冬景。因此“惊异”于北京竟在肃杀的季节放起风筝来。“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对弟弟精神上造成的伤害。

②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提示:肃杀的严冬让“我”忆起故乡,眼前的风筝更引起了对故乡风筝往事的回忆,思绪在脑中荡漾。

③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提示:可鄙,指让人看不起。更显自己对放风筝的嫌恶。

④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提示:“不幸”,表示不愿发生的事发生了。一向认为自己管教弟弟的方式是对的,现在见到书上说的道理,心里变得沉重起来,内心遭受了谴责,所以说是“不幸”。 ⑤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地堕下去了。 提示:“铅块”是凝固的,沉重。作者借此形象地写出了“我”知道做错事后沉重的心情。

⑥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的堕着,堕着。 提示:文中“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指的是“我”知道还有补过的方法,想弥补弟弟,以此断了内心的悲伤、懊悔,通过补过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⑦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提示:“生”是指陌生。当年弟弟还是孩子,如今他是长了胡子的中年人,我也老了。大家都改变了许多,已不似儿时那般,自然显得陌生。

⑧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

提示:“这一节”指“我”当初拆毁弟弟的风筝。

⑨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提示:春天的到来应该欣喜,为何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我”想让弟弟的宽恕自己的过错,而弟弟却全然忘却,且毫无怨恨,精神*杀自己没有发觉。这是一种难以排解的由风筝的引发的悲哀和心痛。悲哀之情再次言表,首尾呼应。 ⑩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提示:躲在严冬里,看不见春日空中的风筝,便不会忆起往事,则会忘却内心的悲哀。但过错已造成,想弥补却不法弥补,甚是悲凉。

(5)小结:本单元的选文主题为“亲情”,《风筝》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回忆“我”当年粗暴的扼杀弟弟放风筝这一孩童梦的故事。已是中年的“我”在意识到游戏是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的成长。认清到自己的过错,深感愧疚、懊悔,并进行了反思,体现深深地兄弟情义。而透过小“我”的反思,看到了作者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

六、 板书设计

风筝(鲁迅)

回忆:放风筝 童年往事 当年的态度 中年时期

“我”:不爱 → 折毁的风筝 → 愤怒、傲然 → 沉重、悲哀兄 弟 弟弟:喜爱 → 偷偷做风筝 → 绝望、麻木承受→忘却、无怨情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自我反省

悲哀:弟弟自甘*,*而不知、全然忘却—— 封建教育方式的劣性

七、 作业

1、如果你是《风筝》中的弟弟,对于哥哥的行为,你会怎么做?

2、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让同学们回忆小时候放风筝的情景,或者想想自己玩过什么儿时游戏?选一个说给同学听听。

推荐访问:鲁迅 教案 风筝 初中语文鲁迅《风筝》教案3篇 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1 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100字 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1-3课时 风筝鲁迅课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