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23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及文艺(考点专练)]
时间:2022-01-07 00:24:46 来源:网友投稿
考点23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及文艺
1.“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理性国家完全破产了,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与材料中艺术风格相似的文学作品是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老人与海》
C.《自由引导人民》 D.《人间喜剧》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理性国家完全破产了”可知,材料谈论的是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浪漫主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选A;《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排除B;《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但它是绘画作品,而非文学作品,排除C;《人间喜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D。
2.“它意识到历代那些实在的事物和不可动摇的基本概念已被一扫而光;经过检验,它们被视为虚无;它们被贬得一钱不值,甚至被看成是童稚的幻想。……宗教信仰的衰退一直没有被人觉察,因为它在暗中被进步、国家主义和名目众多的极权主义谬论的宗教信仰取代了。所有这一切都被战争所毁灭。”下面文学作品与上述观点基本一致的是
A.《唐璜》
B.《战争与和平》
C.《约翰.克里斯多夫》
D.《等待戈多》
【答案】D
【解析】20世纪以来,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经济萧条、劳资危机、核恐怖等等一系列世界性的灾难,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个人的命运和世界的前途,抱悲观绝望的态度,心灵受到很大的创伤,从而促进了现代派文学的兴起和盛行。现代派文学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激烈的反传统倾向。《等待戈多》属于现代派作品,其风格与材料信息基本一致。故答案为D项。A项属于浪漫主义作品,BC项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作品风格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3.二战后,“人”在美国某一流派作品中,就不再是真实生活的主体,他也不是话语的主体,人物仅仅成为“角色”(而不是主角),他随时处于生活破碎的边缘。该流派作品的特点是
A.再现社会风貌
B.强调表现理性
C.重新理解自我
D.挖掘人类情感
【答案】C
【解析】材料“二战后”“人……就不再是真实生活的主体”“他随时处于生活破碎的边缘”体现了二战后的人们生活在比较压抑的环境中,由此可知这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现代主义文学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主观感受,故C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再现社会风貌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故A项错误。挖掘人类情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D项错误。
4.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写实,C选项符合题意。《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A选项排除。《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B选项排除。《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D选项排除。
5.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20世纪初,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日趋衰落
现代文学呈现多元化特征
B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
世界多极化格局出现
C
《物种起源》一发表,达尔文就遭到来自宗教界的猛烈批评
生物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
D
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答案】C
【解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答案为C项。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现代文学的多元化特征是由于生活的多样性,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格局到目前为止尚未确立,排除B项;1983年“银河一号”的研制成功,表明中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居于世界前列,结论说法错误,排除D项。
6.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这反映出
A.超现实主义己成为当代文学主流
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C.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題材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现实与非现实的交织、时间被凝固、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都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有关,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的题材,C选项正确;超现实主义是1920年到1930年盛行于欧洲的文学艺术流派,与20世纪50年代前后兴起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不是同一时期,A选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的内容,排除B选项;材料未涉及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D选项排除。
7.某西方画家偶然间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启发,“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而是从内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发生这一转变的画家是
A.注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德拉克洛瓦
B.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毕加索
C.突出表现社会现实的俄国画家列宾
D.强调捕捉光色微妙变化的法国画家莫奈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要抛弃真实描写而要从自我感受利用几何化了的平面去做画,这是毕加索立体画派的特点,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人物情感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社会现实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光色变化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8.(2018·4浙江28)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影事概略
1896年
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
1905年
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
1927、1930年
有声影片传入中国;有声电影开始拍摄
20世纪30、40年代
美国影片《摩登时代》在上海、广州等地上映
《风云儿女》《三毛流浪记》等国产片上映
20世纪50、60年代
《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歌颂革命斗争、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题材是电影的重要内容
20世纪80、90年代
改革开放后,《牧马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种题材电影相相继问世;《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
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②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
③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④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是戏剧电影,但仅凭这一个信息不能得出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的结论,排除①;根据1927、1930年,有声影片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拍摄有声电影,可知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② 正确;根据1896年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到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体现出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③正确;电影以声光电的形式给人以视听感受,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④正确;②③④正确,故选D;①错误,故排除AC;B不全面,排除。
9.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是
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C.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D.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体现的是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人的尊严和不可屈服,反映的是启蒙运动时期所宣扬的自由、天赋人权等理念。故答案为C项。A项明显错误,材料所述不是沉侵在悲剧里,而是战胜悲剧的信念;材料反映的不是人文关怀,而是要认识到自身的强大,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从时间上即可排除。
10.约翰·列侬是英国著名的甲壳虫乐队的主唱,也是一个坚决的反战人士(见如图)。1969年,他发表的第一首个人单曲就是《给和平一个机会》,这首歌很快在当时社会上大受欢迎,并多次在世界各地反战活动中被人们反复高唱。这表明
A.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B.美国青年要结束越南战争
C.核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D.二战后出现反战和平浪潮
【答案】D
【解析】甲壳虫乐队的主唱约翰?列侬1969年发表反战歌曲《给和平一个机会》,这首歌多次在世界各地反战活动中被人们反复高唱,深受人们的欢迎,说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在二战以后形成反战和平浪潮,故选D;材料主要是世界人们反战,没有提到发展问题,A错误;反战歌曲在世界范围传唱,不能说体现美国青年要结束越南战争,B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毕加索(1881—1973),法籍西班牙人,现代派画家。在毕加索看来,艺术家的职责不应只借助具体物象反映世界,而应创造出抽象的东西来表现世界。《亚威农的少女》彻底否定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绘画规矩,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而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他利用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创造出了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入木三分。
为了世界人民的和平、幸福和自由,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毕加索投入到与法西斯进行不屈的斗争中。1940 年至 1944 年巴黎沦陷时期,毕加索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抵抗运动,1944 年9月正式加入法国共产党,与共产党一起并肩作战。I948 年毕加索参加在波兰举行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并发表了多幅《和平鸽 》,声援保卫世界和平运动。
——摘编自邓千流《毕加索的绘画艺术与政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毕加索绘画艺术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毕加索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答案】(1)以抽象的形式来表现世界;创造出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融合现代科学成果。
(2)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批判精神;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抗争精神;维护正义的人道主 义精神;艺术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解析】(1)根据“应创造出抽象的东西来表现世界”得出以抽象的形式来表现世界;根据“创造出了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得出创造出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根据“利用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得出融合现代科学成果。
(2)根据“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入木三分”得出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批判精神;根据“毕加索投入到与法西斯进行不屈的斗争中”得出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抗争精神;根据“为了世界人民的和平、幸福和自由”得出维护正义的人道主义精神;根据“创造出了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得出艺术创新精神;根据“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得出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声援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得出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京剧并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剧种,而发源于安徽。徽州商人在商业上的发展,萌生了对文化方面的需求,他们花钱培植戏班,为徽班进京创造了条件。徽班与湖北汉调进京艺人合作交流,吸收昆曲、秦腔和一些民间曲调。1840年前后,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在北京诞生。京剧由民间进入宫廷,得到了成长发展的机会。
——摘编自邱崇丙《京剧的发展和思考》
作为“程朱桑梓”,徽州文化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浓缩和样本,徽剧演出忠孝节义内容剧目要占很大比重。京剧表演重在唱念做打,不像西方话剧那样注重剧本和台词的文学性。新文化运动的粗暴攻击,促使其后几代京剧人都把提高剧本的文学质量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在与话剧的碰撞与交流中,京剧抽象意味的优势日渐明显。……京剧大师们认识到,若刻意向西方戏剧的写实化靠拢,因分散和削弱了写意传神的功能,往往事与愿违。……“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在上海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宣扬爱国主义。京剧迎来了新的发展。
——摘编自丁汝芹《微文化·微商·京剧的形成》
材料二 雅典最早的戏剧传统起源于祭奠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宗教活动。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提倡集体生活,人民大众的思想情感要求用集体方式表达,惟有戏剧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而戏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得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延续了300年。罗马帝国在逐渐吞并从地中海到中亚的广大地域的同时,也将悲剧和喜剧演出带去。欧美戏剧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
特征
古希腊戏剧和古罗马戏剧
朴素与奢华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
宗教至上与人的发现
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的戏剧
理性与情感的时决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戏剧
舞台幻觉的推崇与社会生活的逼真再现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现代主义戏剧
对传统的反叛与颠覆
——摘编自潘薇《欧美戏剧发展史》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京剧和雅典戏剧产生时的不同点。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上半期中国京剧和西方戏剧获得新发展的原因。
【答案】(1)不同:①商人团体在京剧的产生中作用明显;西方戏剧产生中,民主政治和政府的推动作用突出。②中国京剧在产生时,以宣扬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西方戏剧在产生时,以人文主义为主。③中国京剧起源于世俗社会生活,雅典戏剧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④中国京剧的产生,体现了区域文化的融合;西方戏剧的产生,以古希腊为中心,不断扩散井影响世界。
(2)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与西方戏剧的碰撞与交流;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冲突;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影响;科技革命的推动。
【解析】(1)不同: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京剧和雅典戏剧产生时的不同点需要从起源的背景、产生、主要思想内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剧在20世纪上半期的发展原因与新文化运动、抗日救亡运动以及与西方戏剧的交流密切相关。而西方戏剧发展的原因则与工业化的进步、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以及科技革命密切相关。
[ [冲刺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23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及文艺(考点专练)] ]相关文章
- 煤矿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 2021年科技局工作总结及重点工作打算供借鉴
- 科技局工作要点|科技局主要工作
- 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学生会科技部竞选稿演讲稿:竞选科技部演讲稿
- 区科技局七五普法自查报告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础物理学》考试大纲2020版
- 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较大中毒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2019.12.31徐州天安事故
- 参观科技馆心得_参观科技馆观后感
- 【公共基础知识:科技之科技史x】
- 2013天津英语高考听力试题
- 2015上海高考历史试题下载_2015高考真题抢先版
- 高三化学高考冲刺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 教育局高考总结新版|高考总结范文
- 教育局高考总结精品_化学高考题型总结
- 【教育局高考总结】学生高考总结范文
-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学案:热点4 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
- 高考政治《政治生活》核心知识易错点归纳与选择题专练含答案
- 2020全国卷Ⅰ高考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 2020天津高考历史真题.doc
- 新版《国家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核心考点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1年7月时政考点汇总(133条)
- 初中政治中考考点
- 2021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100题及答案
- 2021年中考xx中学考点应急预案
- 2021年4月时政考点汇总
- 2021年1-3月时事政治考点汇总
- 【时政】2021年3月时事政治考点汇总
-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考点50题及答案
- 高考英语考点:强调句
- 中近代史纲要常见大题汇总.doc
- 山东交通学院近代史复习资料之例题篇.doc
- 2023年近代名人励志故事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