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高考历史试题下载_2015高考真题抢先版

时间:2021-10-11 17:21:36  来源:网友投稿

 2015 年高考将于 6 月 6、7 日进行,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收录真题,现在就请先用这套权威猜测解解渴吧

  试卷类型:B 渭南市 2015 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I) 历史 注愈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否则无效。

  3.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否则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宗法制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

  C.实行摘长子继承制

  D.“国”与“家”的结合 2.秦律规定:与盗者“不盈五人”,共赃“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钱”,只赐予流放;但如“五人盗”,赃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对材料最精确

  的理解是

  A.秦律尤其重视对“群盗”的惩治。B.秦律具有残酷性

  C.秦律爱护人的生命和财产

 D.秦律具有公正性 3.《汉书·地理志》说:“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这一措施

  A.拓展了西汉的疆域

 B.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

  C.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把握

 D.巩固了对边疆的统治 4.唐长儒指出:“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表明科举制

  A.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C.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D.促进了政治的进展 5.《荀子·富国》中记载“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材料表 明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自给自足.

  B.生产力水平高

  C.男耕女织

  D.精耕细作 6.《左传·昭公四年》中载:恒公曰:“伍鄙(人民)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材料中“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 A. 依据土地的多少和好坏而征税

  B.有利于调动土地全部者经营土地的乐观性

  C.全部制形式的变更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7.西仅贾谊主见“今驱人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伎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言皆趋农作,则蓄积足而人乐共所矣”。该主见的主要目的是

 A.爱护小农经济

  B.禁止民间工商业的进展

  C.削减人口流淌

  D·打击了富商大贾 8.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导致田制为空文的主要缘由是;

  A.唐朝手工业进展快速

  B.人口快速增长

  C.土地兼并严峻

  D.商品经济的进展 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论述先秦历史时指出“他们各怀一套抱负,或抱一片野心,朝秦暮楚”,所谓“孔席不暇暖,墨突不得黔”,以期行道得志于天下,因此而有______。”文中空缺处应为 A.百家争鸣

  B.世卿世禄 C.封邦建国

  D.制礼作乐 [来源:学§科§网]

 10.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抱负迫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11.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气,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确定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咆哮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材料认为雅典民主

  A.易形成集体暴政

 B.是一种直接民主

  C.是真正的自由和公平

 D.是少数人的民主 12.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生疏到,外来民族中有很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度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的新法律.这个新法 律是指

  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查士丁尼法典》 13.16 世纪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贸易,16 世纪后,随着负易范围的扩大,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对材料理解最精确

  的是

  A.新航路开拓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B.新航路开拓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C.反映了欧洲贵族生活的铺张

  D.反映了欧洲的矿产资薄医乏 14.洪仁玕认为立政的关健,“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反对“结党营私”。这里的“设法”是指

  A.接受周全的方法

  B.制定法律、制度 C.用人是统筹全局

  D.用人要人尽其才 15.李鸿章说:“西洋之国,岁入财宝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自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要者渐渐仿行,以贫交福,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弊者。”下列企业最符合李鸿章意图的是

  A.福州船政局

 B.发昌机器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16.《驴背集》中载“京畿东南各属,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城市乡镇,遍设神坛,坛旁刀戟林立”,激发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热忱。对这一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促使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清斗争

 C.表达了中国近代化的诉求

  D.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中华民族危机加剧 17.1901 年,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了提倡民族工业、废科举、设学校、派留同学等措施,其目的是为了

  A.进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转变中国的封建君主统治 [来源:学§科§网 Z§X§X§K]

 C.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展

 D.级和统治者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 18.1881 年,广东南海知易徐赓陛下令:“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安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并以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材料表明 A.政府努力规范商办企业

 B.政府爱护商办企业的进展 C.商办企业缺乏法律爱护

 D.政府淘汰不良企业 19.孙中山仍导推翻满清统治,赢得了隐秘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迫地迫随着康有为和梁启超。但 1900 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缘由是: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孙中山的思想根本转变

  C.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20.薛福成在《变法篇》说:“今诚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材料表明他的主见是:

  A.“求富”、“自强”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中体西用”

  D.“西学东渐” 21. 1936 年,毛泽东告知斯诺:“我们努力解放中国确定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对这句话精确

  的理解是,毛泽东主见

  A.实行城市武装暴动

  B.不与苏联签订不公平条约

  C.否定苏联的革命阅历

  D.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2. 20 世纪 50 年月,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退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23.对下列三幅图所反映的主题,理解最精确

  的是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D.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24.“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点,它的人物和它的大事,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气有它的贵族与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夫,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与此作品流派最为相像的是

  A.《战斗与和平》

 B.《巴黎圣母院》 C.《西风颂》

 D.《等待戈多》

 其次部分( 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 3 小题.其中 25, 26 题为必做题;27 题为选作题.满分 52 分) (一)必做题(共两小题.25 题 22 分.26 题 20 分.共 42 分) 25.

 (2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81 到 1786 年,各州向邦联国会缴纳的款额平均每年为 50 万美元,而 1784 年国债总额为 3900 万美元,期中外债 790 万美元。从 1783 年起·英国颁布了一系列新的航海条例,严禁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英属西印度群岛进行贸易.对少数几种准许输入英国的关国货物征以重税。西班牙禁止美国与西属加勒比群岛贸易。1785 到 1786 年美国经济格外混乱,经济萧条,在战斗中承受了巨大牺牲的人民,战后境况更加困难。马萨诸塞州农产品滞销,而州政府又决议增加税收,一场大规模的人民起义一一谢斯起义爆发。

  ——摘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的《美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共缘由。(8 分)

  材料二 1787 年 5 月至 9 月召开的制宪会议,各方之间开放了激烈的争辩.一个州权主义者声称.“他宁愿层从于君主,也不屈从于(一个大州的)命运”,而国家主义者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 .7月 2 日会议组成一个特地委员会商分妥协方案,“康涅狄格妥协案”解决了州权与中心集权之间的矛质。在政府三大都门关系方面.代表们放弃了立法权为最高权力的欧洲启蒙思想,依据邦联时期的政治实践,在宪法中加强了行政和司法机关的独立地位及所属权力。在奴隶问题上,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主见停止奴隶贸易,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因其政治、经济利益而坚决反对,最终双方做出让步达成协议。

  ——摘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的《美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 1787 年宪法得以通过的缘由。(6 分)

  材料三 下面是有关美国历史的部分记载:

  1868 美国宪法修正案弟十四条第一欲:“在合众国诞生或归化于合众国并受合众国管辖的人,均为合众国和他所居住的州的公民。无论何州均……沐得拒绝给于在其管辖下的任何人以同等的法律爱护。” 1842 年,黑人荷马·普莱西登上一辆专为白人服务的列车,依据路易斯安那州的相关法律,白人和有色种族必需来坐公平但隔离的车厢,普莱西遭到逮捕和关钾。

  1936 年,来自 28 个州的代表 817 人在芝加哥召开美国全国黑人大会成立大会.代表会负 120 万。其纲领主要是反对种族妓视,争取黑人权利。

  20 世纪五、六十年月非洲 30 多个国家独立。

  1954 年美国联郑最高法院判定训练委员会种族隔离的学校违宪。

  1955 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公民以全面罢乘来反对公车上的黑白隔离措施,迫使美国最高法院利决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违宪。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 20 世纪五、六十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高涨的缘由及特点。(8 分) 26. (20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年方案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好像不像给进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缘由是.依据西方人的标准,苏联会民受到了严峻的剥削。苏联人的衣衫裙楼、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刘印象。反映在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 、训练受统一管理和全部沟通媒介受严格格把握同样使他们感受震惊。尽于苏联取得了五年方案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好像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因。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为什么“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好像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10 分)

  材料二 战后独立的进展中国家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 30 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其次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时这些民族来说格外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这没有获得经济独立。因此,他们是用艳羡而不是怜悯的眼充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他们不太留意苏联人缺乏个人自由这一点,由于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通常还享受不到这样的自由。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进展中国家“用艳羡而不是怜悯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的缘由。(4 分)

  (3)依据材料一、二, 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西方国家和进展中国家对苏联生疏不同的缘由。(6 分) (二)选做题《请考生在 ABC 三道题中任选-题作答.假如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来源:学科网]

 A.[历史上...

推荐访问:高考 真题 上海


[2015上海高考历史试题下载_2015高考真题抢先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