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实施方案5篇

时间:2023-12-01 18:17:03  来源:网友投稿

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实施方案5篇

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实施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为有效预防性侵害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和后勤管理,保障广大师生在新学期开学后能够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根据省、市、县领导的重要批示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预防性侵害学生工作的通知》(教督厅函[__]9号)、《__省教育厅关于做好__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学取暖工作的通知》(甘教国资函[__]4号)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教职员工管理,把好入口关,加强对临时聘用人员的准入资质审查,坚决清理和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学校工作岗位。

  2.将师德教育、法制教育纳入教职员工培训内容及考核范围,加强考核和评价,落实管理职责;要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品行考核,对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3.关注教职员工队伍心理状况及工作状况,防止个别教职员工出现极端心理问题,及时预防个别教职员工出现的不良行为。

  4.建立学生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建立中小学生性侵犯案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在学校内遭受性侵犯,学校或家长要立即报警并彼此告知,同时学校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避免再次伤害。

  三、具体措施:

  1.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认真分析学校及周边安全形势,掌握治安乱点和突出问题,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重点排查校园及周边的安全隐患。要加强校园周边巡逻防控,防止发生社会人员性侵犯在校女学生案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保护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2.科学做好预防性侵犯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班队会、主题活动、编发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犯教育,提高师生、家长对性侵犯犯罪的认识。广泛宣传“家长保护儿童须知”及“儿童保护须知”,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了解预防性侵犯的知识,知晓什么是性侵犯,遭遇性侵犯后如何寻求他人帮助。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警觉,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离家时一定要告诉父母返回时间、和谁在一起、联系方式等,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要运用各类媒体普及有关知识,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学生保护热线和网站。

  3.切实加强教职员工管理

  将师德教育、法制教育纳入教职员工培训内容及考核范围,加强考核和评价,落实管理职责。特别要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品行考核,对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建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关注教职员工队伍心理状况及工作状况,加强心理辅导,防止个别教职员工出现极端心理问题,及时预防个别教职员工出现的不良行为。

  4.从严管理女生宿舍

  对女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坚持聘用品行优秀的女性管理人员。未经宿管人员许可,所有男性,包括老师和家长,一律不得进入女生宿舍。宿舍管理人员发现有可疑人员在女生宿舍周围游荡,要立即向学校报告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学生临时有事离校回家必须向学校请假并电话告知家长,经宿舍管理人员同意并登记后方可离校。做好学生夜间点名工作,发现有无故夜不归宿者要及时报告。

  5.全面落实日常管理制度

  要指导学校建立学生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不得将晚离校学生交与无关人员。健全学生请销假制度,严禁学生私自离校。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完善重点时段和关键部位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严格实行外来人员、车辆登记制度。

  6.定期开展隐患摸底排查

  新学期开校第一周进行全校拉网式排查,全面检查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漏洞,重点检查教职工、学生是否有异常情况,特别是要关注班级内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发现的性侵犯事件线索和苗头要认真核实,涉及违法犯罪的要及时报警并报告上级部门。

  7.妥善处置中小学生性侵犯事件

  建立中小学生性侵犯案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在学校内遭受性侵犯,学校或家长要立即报警并彼此告知,同时学校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时相关人员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避免再次伤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与共青团、妇联、家庭和医院等积极配合,向被性侵犯的学生及其家人提供帮助,及时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家庭支持,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被性侵犯的学生有转学需求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予以安排。

  8.密切保持家校联系

  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提醒家长尽量多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交流,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特别要做好学生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要让家长了解必要的性知识和预防性侵犯知识,并通过适当方式向孩子进行讲解。学校要同家庭随时保持联系,特别要关注留守儿童家庭,及时掌握孩子情况,特别是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时,家校双方要及时沟通,深入了解孩子表现情况,共同分析异常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要与社区家长学校密切联系,构筑学校、家庭、社区有效衔接的保护网络。

  9.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将预防性侵犯教育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开学后、放假前等重点时段集中开展,纳入对新上岗教职工和新入学学生的培训教育中。要将预防性侵犯教育作为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设自护教育热线,要将预防性侵犯教育纳入女童,尤其是农村留守流动女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重点内容,维护女童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实施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保护工作,切实预防性侵犯少年儿童案件的发生,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加强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预防青少年免遭侵害工作的管理,特成立青少年防性侵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_

  副组长:___

  成员:全体教师

  三、工作要求

  1.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上级文件要求,按照要求,切实加强教职员工管理。

  2.将师德教育、法制教育纳入教职员工培训内容及考核范围,加强考核和评价,落实管理职责;要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品行考核,对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及时上报。

  3.关注教职员工队伍心理状况及工作状况,防止个别教职员工出现极端心理问题,及时预防个别教职员工出现的不良行为。

  4.建立低年级学生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建立性侵犯案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在学校内遭受性侵犯,学校或家长要立即报警并彼此告知,同时学校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避免再次伤害。

  四、具体措施

  1.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认真分析学校及周边安全形势,掌握治安乱点和突出问题,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重点排查校园及周边的安全隐患。要加强校园周边巡逻防控,防止发生社会人员性侵犯在校女学生案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保护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2.科学做好预防性侵犯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班队会、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犯教育,提高师生、家长对性侵犯犯罪的认识。广泛宣传“家长保护儿童须知”及“儿童保护须知”,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了解预防性侵犯的知识,知晓什么是性侵犯,遭遇性侵犯后如何寻求他人帮助。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警觉,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离家时一定要告诉父母返回时间、和谁在一起、联系方式等,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

  3.全面落实日常管理制度

  建立低年级学生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健全学生请假、消假制度,严禁学生私自离校。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严格实行外来人员、车辆登记制度和内部人员、车辆出入证制度。

  4.定期开展隐患摸底排查

  定期进行全校拉网式排查,全面检查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漏洞,重点检查教职工、学生是否有异常情况,特别是要关注班级内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发现的性侵犯事件线索和苗头要认真核实,涉及违法犯罪的要及时报警并报告上级部门。

  5.妥善处置中小学生性侵犯事件

  建立小学生性侵犯案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在学校内遭受性侵犯,学校或家长要立即报警并彼此告知,同时学校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时相关人员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避免再次伤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与共青团、妇联、家庭和医院等积极配合,向被性侵犯的学生及其家人提供帮助,及时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家庭支持,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被性侵犯的学生有转学需求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予以安排。

  6.密切保持家校联系

  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提醒家长尽量多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交流,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特别要做好学生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要让家长了解必要的性知识和预防性侵犯知识,并通过适当方式向孩子进行讲解。学校要同家庭随时保持联系,特别要关注留守儿童家庭,及时掌握孩子情况,特别是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时,家校双方要及时沟通,深入了解孩子表现情况,共同分析异常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学校、班主任、教师、学校家长委员会要与家长密切联系,构筑学校、家庭、社会有效衔接的保护网络。

  7.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将预防性侵犯教育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开学后、放假前等重点时段集中开展,纳入对新上岗教职工和新入学学生的培训教育中。要将预防性侵犯教育作为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要将预防性侵犯教育纳入女童,尤其是农村留守流动女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重点内容,维护女童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实施方案篇3

  各乡镇中心校、县直校(园),各民办学校(园):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工作要求和安排部署,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稳步推进全县未成年人保护专项工作,根据《阳高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的通知,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基础教育保障机制

  1.健全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要加强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各项权益保护,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扎实推进“5+2+2”托管模式。促进教育公平,持续推进“阳光分班”工作、持续推进控辍保学工作,落实义务教育长效保障机制,帮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留守、困境、残疾等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并对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

  2.强化幼儿教育保障机制。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师资建设,努力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努力做好保育、教育工作。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保障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发展。

  3.加强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配备工作人员,强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配足配齐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设施设备,为所在区域提供特殊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

  (二)强化正面宣传教育引导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建设,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爱国教育主题活动,持续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实践活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习雷锋”志愿活动,“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2.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开学季、安全教育日、禁毒日、宪法宣传周等有利时机,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法治讲座,强化反校园欺凌、反暴力、防不法侵害、性安全常识教育、“防艾”教育、禁毒教育等安全教育,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安全教育。利用班会、板报、手抄报、电子显示屏、橱窗、微信公众号、美篇等各种平台开展好寒暑期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食品、乘车安全教育等工作,保障未成年人在校、在园期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展好“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好用好心理咨询室,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治未病”工作理念,坚持普及宣传与个体辅导并重,坚持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开展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活动,举办呵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培养未成年人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强化校园安全保护管理

  1.加强职工入职管理。把好校园工作人员的入职关,加强对学校、幼儿园从业人员的入职审查,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育行业工作。对实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人,毫不留情坚决依法打击。学校要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依法履职主动开展校园工作人员的入职查询犯罪记录工作。

  2.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开展常态反面案例教育,不断强化教师的底线思维、红线意识。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师德失范教师。密切关注教师心理和工作状况,防止出现个人极端心理问题,及时预防不良行为。强化师德师风管理,将师德考核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学校教职员工、利用教学辅导之机侵害学生等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坚决进行查处和打击。增强教师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3.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工作保障,落实未成年学生保护、欺凌防控和预防性侵害性骚扰等工作制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校园、校车安全保障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校园周边综合治理、食品卫生安全等工作制度。要为学生全员投保校方责任险,鼓励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要明确安全责任、保障未成年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4.加强卫生健康管理。要把学校卫生与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认真做好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每年一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和结核病筛查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坚持不懈地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定期开展一年四次的视力健康测试,严格落实眼保健操、课间操制度,保障学生每天校内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寄宿制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为学生提供均衡营养膳食。

  (四)建立校内保护工作制度

  1.建立信息摸排登记制度。摸排重点学生,要摸清在校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离异或单亲家庭儿童、孤残儿童、疑似辍学学生、**在教人员子女、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等特殊未成年人底数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如实记录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生活状况、家庭状况和监护人状况等情况,并根据情况变化对数据适时更新,实行动态监测。

  2.加强重点学生关爱保护。定期帮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不得因家庭、身体、心理、学习能力等情况歧视学生。对家庭困难、身心有障碍、行为异常的学生应加大关爱力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帮助。

  3.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要建立党组织书记、校(园)长牵头,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学校法制副校长、相关处室负责人、班主任、家委会成员等参与的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在学校内部构建起点面结合、专群结合、反应灵敏、整体联动、处置果断的防控网络。有效化解校内矛盾为主线,以维护广大学生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着力排查化解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纠纷,解决好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

  4.建立违法犯罪及时上报机制。要及时发现未成年人犯罪苗头并进行干预,同时对发生发现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要及时上报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学校要按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规定上报不得超出2个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

  (五)完善校外联防工作机制

  1.建立家校联防工作机制。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面对面座谈等方式进行法制教育活动,宣传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畅通家校沟通渠道,结对帮扶,互通信息,对重点关爱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强化未成年人监护人法定责任意识,推动监护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家校联防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完善社会联防整治协调机制。要建立学校与公检法司之间相互联系的畅通渠道,严格规范校园及周边各类商业营销宣传活动、大力整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好校园周边环境。配合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扫黑除恶排查整治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涉校涉生违法犯罪活动。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校(园)要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校园内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责任追究

  校(园)长是本单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压实工作责任,校内做好监管、校外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对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失职、渎职、玩忽职守、不履行职责的将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

  (三)注重教育宣传

  深入开展综合宣传,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平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同时通过座谈会、倡议书等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做到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四)严格督促检查

  各校(园)要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要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限,要认真制定推进落实措施,及时总结推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验,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实施方案篇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高检建〔__〕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预防性侵害学生工作的通知》及__年5月《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防范学生极端事件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精神,切实保护学生免受性侵害,确保校园和谐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提升学生性别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强化校园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加强学校工作人员的准入审查和管理,健全完善预防性侵害制度机制,严防教职员工、临聘人员和社会人员性侵害在校学生案件发生,切实维护好校园安全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组织领导

  区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校园性侵害学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园安全科,具体负责指导督促各校园开展相关工作。

  三、工作职责

  组织科:按照相关规定对师德师风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学校教职工是否存在性骚扰、性侵害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生性侵害学生案件学校进行专项调查,学校管理人员存在失职渎职或未按规定强制报告的,要依法依规予以处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人事科:严格落实入职审查制度,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和管理,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完善师德考评制度。

  基础教育与职成教科:明确各学段各学科落实学生防性侵害教学内容,每年将学生防性侵害工作列入中小学常规管理检查。定期检查全区幼儿园开展预防性侵害工作情况。

  民办教育科:特别加强民办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参照本方案,指导督查民办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做好预防性侵害学生和学员各项工作。

  学生科:配合指导学校开展少年儿童青春期教育、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教育等工作,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开展好学生和家庭防性侵害主题班会、讲座等系列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和落实对涉性侵害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校安科: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加强对学校落实安全工作职责的检查,指导学校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和智安校园建设,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教育督导评估服务中心:以预防性侵害工作为重点,每学年开展一次以上专项督导工作。

  四、工作任务

  (一)做好预防性侵害教育

  各校园要将预防性侵害教育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开学后、放假前等重点时段集中开展预防性侵害专题教育,并纳入对新上岗教职工的培训和新入学学生教育课程中。要通过课堂教学、班队会、主题活动、编发手册、微信、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害教育,提高学生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了解预防性侵害的知识,知晓什么是性侵害,遭遇性侵害后如何寻求帮助。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警觉,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离家时一定要告诉父母出行计划、返回时间、出行同伴、联系方式等,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每学期要将开展防性侵害教育活动落实到每个班级,覆盖到全体学生,要有计划、有总结、有过程材料,建立相关档案。同时,各校园每学期都要邀请法治副校长或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到校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1次以上,通过讲座、案例警示等形式,让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接受警示教育。

  (二)规范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严格落实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部负责人作为校园安全管理和学生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对学校工作和校园安全监管,并使之规范化、常态化。严格落实学生接送交接制度,强化放学后清校清班管理,对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学生,上下学要由家长接送并于老师交接,老师不得将学生交与陌生人和无关人员,不得将晚离校学生交与陌生人和无关人员看管。严格落实学生请销假制度,学生请销假必须经家长确认,学校要留有相关记录,严禁学生私自离校。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加强校内教职工宿舍、教师办公室、门卫休息室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严格实行外来人员、车辆登记制度和内部人员、车辆出入证制度。从严管理女生宿舍,所有女生宿舍要实行“封闭式”管理,聘用女性管理人员,未经宿管人员许可,所有男性包括老师和家长,一律不得进入女生宿舍。宿舍管理人员发现有可疑人员在女生宿舍周围游荡,要立即向学校报告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学生临时有事离校回家必须向学校请假并电话告知家长,经宿舍管理人员同意并登记后方可离校。做好学生夜间点名工作,发现有无故夜不归宿者要及时报告。

  (三)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各校园每学期要开展1次以上的专项排查活动,全面检查日常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漏洞,全面排查全校教职员工违法犯罪信息,特别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家庭变故、心理和情绪困惑、单亲家庭等重点、特殊学生以及留守儿童、新居民人员子女,重点检查教职工、学生是否有异常情况,尤其是女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及时整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认真核实发现的性侵害事件线索和苗头,对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报警并报告区教育局。

  (四)切实加强教职员工管理

  严格落实《温州市教职员工入职查询违法犯罪信息制度》,对学校新招录教师、临时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勤杂人员、安保人员等在校园内工作的教职员工,在入职前一律进行违法犯罪信息查询。对存在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吸毒等违法犯罪信息等不宜在岗的人员一律予以清退。加强教职员工心理辅导,防止个别教职员工出现极端心理问题,及时预防个别教职员工出现的不良行为(校内教职工的亲属以同样要求进行管理)。要对教职员工开展警示教育,规范教职工的教育教学管理等行为,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或辅导要在公众场所进行,且不得关闭房门,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教师不得在相对封闭的地点单独留下异性学生进行谈话或辅导,杜绝老师和学生在职工宿舍接触,禁止放学后单独留学生谈话、辅导,严禁教师将学生带到家中辅导。

  (五)密切保持家校联系

  各校园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要通过开展家访(每生每年不少于一次)、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班级微信群等方式,提醒家长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特别要做好学生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让家长了解必要的预防性侵知识,并通过适当方式向孩子进行讲解。要及时掌握孩子情况,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女家庭,发现有异常表现时,家校双方要及时沟通,采取应对措施。一旦发现学生等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时,学校和家长要密切联系,及时报告。

  (六)妥善处置性侵害事件

  要严格按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细则》的规定,一旦发现学生等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学校、家长、相关场所要立即报警并彼此告知,同时学校要及时向教育局报告,报告时相关人员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避免再次伤害。通过成立学校心理评估小组、完善心理危机处置预案、一年两次做好心理危机筛查、畅通心理危机干预渠道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向被性侵害的学生及其家人提供帮助,及时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家庭支持,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保护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防止媒体过度渲染报道性侵害学生案件,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要求

  (一)迅速行动,明确责任。各校园要切实落实校园管理主体责任,立即对防性侵工作现状进行一次研究分析,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把预防校园性侵害学生工作做细、做实,将防性侵安全教育有效覆盖到每一个班、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确保预防校园性侵害学生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二)加强督查,严肃追责。教育局各科室要督促、指导各学校(幼儿园)规范安全管理,健全工作机制,定期检查预防校园性侵害学生工作落实情况。对存在预防工作不重视,专题教育效果不良,入职审查不认真等问题的学校,一律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和纳入年底考核分值。对学校管理人员失职渎职造成性侵害学生案件发生的,或者发现性侵害学生案件瞒报、谎报的,要依法依规予以处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实施方案篇5

  未成年人身心正处于发育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为了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不让学生遭受到性侵害,我校特制定了预防学生性侵教育实施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班主任。

  二、工作措施

  1、科学做好预防性侵犯教育。

  学校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班会、主题活动、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犯教育,提高师生、家长对性侵犯犯罪的认识。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了解预防性侵犯的知识,知晓什么是性侵犯,遭遇性侵犯后如何寻求他人帮助。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警觉,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离家时一定要告诉父母返回时间、和谁在一起、联系方式等,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

  2、定期开展隐患摸底排查。

  领导小组成员对学校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重点检查教职工、学生是否有异常情况,特别是要关注班级内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发现的性侵犯事件线索和苗头要认真核实,涉及违法犯罪的要及时报警并报告上级部门。

  3、全面落实日常管理制度。

  健全学生请假、销假制度,严禁学生私自离校。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完善重点时段和关键部位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严格实行外来人员、车辆登记制度和内部人员、车辆出入证制度。

  4、从严管理女生宿舍。

  对女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坚持聘用品行优秀的女性管理人员。未经宿管人员许可,所有男性,包括老师和家长,一律不得进入女生宿舍。宿舍管理人员发现有可疑人员在女生宿舍周围游荡,要立即向学校报告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学生临时有事离校回家必须向学校请假并电话告知家长,经宿舍管理人员同意并登记后方可离校。做好学生夜间点名工作,发现有无故夜不归宿者要及时报告。

  5、切实加强教职员工管理。

  把师德教育、法制教育纳入教职员工培训内容及考核范围,加强考核和评价,落实管理职责。要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品行考核,对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要关注教职员工队伍心理状况及工作状况,加强心理辅导,防止个别教职员工出现极端心理问题,及时预防个别教职员工出现的不良行为。

  6、密切保持家校联系。

  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提醒家长尽量多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交流,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特别要做好学生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要让家长了解必要的性知识和预防性侵犯知识,并通过适当方式向孩子进行讲解。学校要同家庭随时保持联系,特别要关注留守儿童家庭,及时掌握孩子情况,特别是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时,家校双方要及时沟通,深入了解孩子表现情况,共同分析异常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要与社区家长学校密切联系,构筑学校、家庭、社区有效衔接的保护网络。

  三、妥善处置中小学生性侵犯事件。

  学校建立中小学生性侵犯案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在学校内遭受性侵犯,学校或家长要立即报警并彼此告知,同时学校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时相关人员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避免再次伤害。学校要家庭和医院等积极配合,向被性侵犯的学生及其家人提供帮助,及时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家庭支持,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被性侵犯的学生有转学需求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予以安排。对性侵学生者,各地要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学校高度重视,家长、社会大力支持,加强对学校内部及周边的安全隐患排查,严厉打击对少年儿童性侵犯的违法犯罪活动,防止发生社会人员性侵犯在校女学生案件,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推荐访问:人防 实施方案 未成年 未成年防性防侵害安全教育 未成年防侵害教育方案 未成年性防侵害教育ppt 预防未成年性防侵害教 未成年防侵害教育 未成年性防侵害教育心得


[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实施方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