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可行性研究报告【响水县南河镇开发区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x】

时间:2021-10-29 16:25:15  来源:网友投稿

响水县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2020 年) 南河镇(昌盛、上王、平建、兴南)

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响水县灌江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日 期:2020 年 9 月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项目概况 2

编制依据 2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2

编制原则 3

编制范围 5

主要结论及主要经济指标 7

第二章 区域概况 9

地理概况 9

地形地貌与气象 9

水文环境 9

行政村基本信息 10

污水处理现状 10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

现状排水及其不利影响 14

是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 14

全面贯彻落实《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响水县农村治理实施方案》 15

是废黄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需要 15

是促进响水县乡镇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需要。 16

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积极响应。 16

环境建设需求 17

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17

第四章 方案论证 17

排水体制 18

排水系统布局论证 18

工程规模与处理程度 21

污水处理站址选择 23

污水处理工艺 23

污水处理主要工艺介绍 35

污泥处理工艺 63

主要设备材料论证 65

声环境质量标准 69

第五章 污水管线工程设计参数 70

排水体制 70

管道设计参数 71

第六章 工程方案 74

6.1 方案 74

第七章 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及项目实施计划 80

管理机构 80

劳动定员 80

项目建设进度 80

管理和维护 81

第八章 土地利用、征地与拆迁 87

第九章 环境保护 87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88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92

第十章 工程风险分析 92

风险影响预测 93

减少事故风险的措施 94

质量安全风险专项分析及对策 97

第十一章 节能 98

污水处理系统能耗构成 99

节能措施 99

第十二章 防火设计 99

编制依据 100

防火及消防措施 100

第十三章 劳动保护、职业安全与卫生 100

生产危险因素分析 101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101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2

概述工程项目概况及投资构成 103

编制依据 103

资金来源 103

工程估算 103

第十五章 工程效益分析 109

工程效益 109

环境效益 110

社会效益 110

经济效益 110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111

主要结论 112

存在问题与建议 112

PAGE

PAGE 1

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改善响水县水环境质量,保障响水县水生态安全,维护水生态系统功能, 响水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响水县农村污水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指出:“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整体上解决大部分村庄污水直排的问题, 治理模式按照“镇边村庄接管污水厂、聚居村庄建站、分散村庄建设户用型处理器”的要求,设施覆盖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全覆盖,镇边行政村庄集中区域全覆盖、被撤并乡镇所在村庄及有集市的村居全覆盖”的原则,分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今年的任务目标是,累计完成总数为 100 个行政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占比为 65.79%,达到省市考核目标要求。按照这个目标,倒排工期,抢工会战, 抓紧抓实项目推进”。

目前全县大部分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排入周边河道或农田,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导致水体恶化,对周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阻碍了农村的全面快速发展,因为必须尽快完成相关行政村的污水收集与处理工作。

我院中标后,进行《响水县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2020 年)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通过本次工程实现整治区域内生活污水全部纳管处理,以达到改善水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造一个既安全又和谐的“新农村”环境的目标。我院在接受任务后多次深入现场踏勘、沟通,最终完成了本报告的编制。

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响水县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2020 年)项目测绘方案设计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设计方案,为下一阶段设计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本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响水县人民政府、响水县水务局、灌江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南河镇区政府及相关行政村干部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第一章 概述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响水县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2020 年) 建设单位:响水县灌江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性质:新建

工程范围:南河镇 4 个行政村(昌盛、上王、平建、兴南)

资金筹措:项目前期勘察设计费和工程款由灌江水务公司融资解决,农村污水设施运营费用在污水处理费中解决,不足部分由灌江水务公司融资解决。

编制依据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 号;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2015 年 4 月;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29 号);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 号);

《关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1999]247 号);

《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2006 年);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国发[2014]9 号);

《响水县农村污水治理实施方案》(2020 年 8 月 14 日)。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 年版)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2016

《江苏省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适宜技术及建设指南》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污水处理实用技术汇编》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17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 50013-2018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2012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76-201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计规程》CECS 149:2003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 2013 年 4 月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建城[2000]124 号文件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7:2015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1:2002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2012

编制原则

本项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城乡统筹、突出重点

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任务,也是流域及区域水环境改善的关键。抓住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契机,在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城镇污水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治理模式按照“镇边村庄接管污水厂、聚居村庄建站、分散村庄建设户用型处理器”的要求,设施覆盖面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全覆盖、镇边行政村庄集中区域全覆盖、被撤并乡镇所在村庄及有集市的村居全覆盖”的原则,统筹城乡、区域生活污水治理。以水环境功能要求为依据,坚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通榆河及生态红线区域等水环境敏感区严格治理,将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水环境容量范围内,减轻水环境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坚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坚持规模较大村庄优先,突出镇村布局规划确定的规划发展村庄和乡镇集镇区所在地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

生态为本、循环利用

村庄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好,且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含量较高,综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居民生活用水习惯和传统农业生产需求,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要突破“就污染治污染"的传统观念,树立生态低碳理念,结合农田灌溉回用、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景观建设,注重水资源和氮磷资源的循环利用,将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堤岸净化紧密衔接。有条件的地区和村庄,鼓励探索粪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处理,强化生活污水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因村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地理区位、环境容量、村庄形态、尾水利用、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宜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按照“能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的原则推进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对于城镇周边和临近城镇污水管网且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

村庄,优先考虑接管处理模式,将村庄生活污水接入城镇污水管网;对于不具备接管条件、居住相对集中且排放要求较高的村庄,宜采取相对集中处理的模式, 将将居住比较密集的农户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后,利用适宜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对居住相对分散或管网铺设难度较大的村庄,采用分散处理的模式,就地就近对单户或多户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后,通过分散式的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深入研究、确保可行

广泛吸收相关工程实践经验,深入研究本项目特点,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和代表性,提出的各项技术参数经过实际工程验证,严格保障技术的可行性。

编制范围

工程覆盖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范围包含南河镇 4 个行政村(昌盛、上王、平建、兴南)。

南河镇村庄范围分布图如下所示:

南河镇村庄分布图

工程研究主要任务

报告编制主要任务如下:

收集项目区基本资料,阐明工程区、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通过现场踏勘、调查,分析项目区内社会经济状况、排水现状及规划,为确定工程内容提供依据;

根据现状基本情况,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根据工程任务和建设规模,确定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

现场测绘、绘制地形图

初步确定工程总体布置,数量、型式及尺寸;

初步拟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基本确定主要施工方法和进度计划等;

提出主要工程量,编制投资估算,并确定资金筹措方案;

明确工程效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价工程合理性;

明确管理机构,确定管理的内容。

主要结论及主要经济指标

工程主要内容

工程内容主要是:

住宅单体分流制改造(排水单元接户管改造)。

本工程污水收水采用彻底的改造方式,使得原有的散排污水收集进入污水管渠。

建立污水收集及尾水排放系统。

根据地势情况布置污水管道,建设区域内新建污水自流排水收集管管渠及尾水排放管道。

建立污水处理设施。

根据调查的污水量,结合现状地形,结合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合理布置污水处理设施布局。

道路及绿化修复。

为配合管道埋设进行沟槽修复,修复范围根据管道沟槽走向及施工范围而定。

主要工程内容及经济指标

本工程内容包括:

对工程范围内或周边有市政污水管网并具备接管条件的,新建或改造其内

部污水管道,通过重力流或者压力流的方式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周边污水处理厂处理;

本工程对南河镇 4 个行政村(昌盛、上王、平建、兴南)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

对各行政村进行勘察测绘。

本工程总投资为 9482.75 万元。

第二章 区域概况

地理概况

南河镇位于北纬 34°14'9"~34°16'18",东经 119°45'43"~119°47'39",地处县境中部,东北与黄海农场相连,东南与大有镇、运河镇相邻,西与双港镇交界,东北与响水港城接壤。镇人民政府驻王集社区,距县人民政府驻地 30 千米。辖区

东西最大距离 15.58 千米,南北最大距离 13.95 千米,总面积 116.97 平方千米, 其中耕地 82.35 平方千米。享有 “诗歌之乡”、“山羊之乡”之美誉。先后获得 “ 江苏文明乡镇 ”、“江苏省科技先进乡镇”、“盐城市新型农村小城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地形地貌与气象

南河镇位于苏北平原北部,全镇地势较为平坦。南河镇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地面高程约为 8 米。南河镇地处中纬,为暖温带南缘。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晴多雨少,气温回升缓慢;夏季炎热多雨,日长夜短;秋季天高气爽,降温迟缓;冬季寒冷干燥,昼短夜长。四季分明,有梅雨期。常年平均气温为 14.4 ℃, 年平均日照数为 2358.5 小时。雨量充沛,常年平均降雨量 895.3mm,常年汛期平均降雨量 700mm 左右,占全年的 65%以上,受自然环境影响,洪、涝、旱、自然灾害频繁,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颇深。全年无霜期约为 214 天左右。本镇受台风影响都在每年七至九月份,而八月份为受台风影响最多的月份。

水文环境

境内主要河流有南潮河、双南干渠、向阳河、太平河、分排河、二分排河等, 河流总长 234.90 千米。

PAGE

PAGE 10

行政村基本信息

各行政村组数、户数、人口信息如下表所示:

响水镇各村人口户数统计表

序号

行政村

组数

户数

常住人口数

节假日人口数

1

昌盛

5

541

1800

2205

2

上王

11

1025

2700

3423

3

平建

10

800

3000

4150

4

兴南

7

837

2500

3521

污水处理现状

农村污水现状

南河镇昌盛村、上王村、兴南村均无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平建居部分街道存在已建污水处理管网,收集街道居民污水后排入河道,村内其他区域未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根据现场调查,村内尚未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现状居民生活污水多为散排形式,随意泼洒现象严重,多蓄积在房屋前后的低洼处,处于自然蒸发的状态, 遇到雨天地面污染物随雨水任意流淌,污染地面环境及土壤;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对水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响水县高度重视农村水环境整治,近年来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但目前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仍存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与城镇污水规划难衔接等问题,与人民群众对排水基础设施的需要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期盼有较大差距, 工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排水现状图

污水处理系统现状

污水处理厂现状

南河镇共有 1 座污水处理厂,位于镇区东北方,污水处理厂总规模 1000 m3/d,

已建成一期工程规模 500 m3/d,处理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处理后尾水经管道排入尾水通道。南河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南河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2018 年南河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台账(取每月 15 日数据)

日期

日处理水量

(吨/天)

进水(mg/L)

出水(mg/L)

COD

氨氮

总磷

SS

COD

氨氮

总磷

SS

1.15

400

195

/

2.10

/

22

/

0.42

/

2.15

380

200

/

2.55

/

40

/

0.38

/

3.15

350

186

/

2.02

/

28

/

0.48

/

4.15

460

194

/

2.15

/

22

/

0.41

/

5.15

490

201

/

2.84

/

24

/

0.36

/

6.15

520

210

/

3.12

/

32

/

0.15

/

7.15

650

211

/

3.35

/

36

/

0.22

/

8.15

660

220

/

3.85

/

48

/

0.25

/

9.15

540

197

/

3.35

/

46

/

0.31

/

10.15

440

195

/

3.15

/

40

/

0.28

/

11.15

500

214

/

3.34

/

28

/

0.25

/

12.15

450

210

/

3.61

/

24

/

0.17

/

根据 2018 年响水县监测站实行的监督性监测结果显示,污水厂出水氨氮为

0.5mg/L,SS 为 17mg/L。

配套污水管网

南河镇地势较平坦,起伏不大,管网最小坡度为 0.08%,污水按重力 流的方式排放。南河镇污水处理厂配套已建管网的主管 D800 总长 1721.15m,DN400 总长2303.38m。

南河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布置情况:主干管设 D800,支管设 DN400。汇合后接D800 污水主干管进入污水厂。

村庄污水收集系统存在问题

规划区内村落,主干道路基本硬化,村落居民生活污水随意泼洒现场严重, 沟渠建设情况较好的村落,污水通过沟渠流入河道或直接排入湖泊;沟渠建设不足的村落,污水多蓄积在房屋前后的低洼处。

根据现场调查,规划区内的村落尚未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村内排水多为散排形式,少由部分沿道路两侧修建有排污明渠,但是断面较小,部分沟渠破损严重,同时缺乏管理,致使大量垃圾淤积、堵塞于沟中,造成沟渠排水不畅。雨季或是污水排放量较大时,污水得不到及时疏导,污水便沿路面或居民房屋脚向低洼处肆意横流,大部分就近排入农灌沟,最终流入河流或湖泊,部分滞留在村落低洼处。另外,村内排污支渠建设情况较差,民生活污水随意泼洒,污水多蓄积在房屋前后的低洼处,雨季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河道或湖泊,旱季则对周边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

村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问题

根据实地走访情况,规划区内村落基本无已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主要有3 个排放途经,分别为通过下水道排入河中、排入就近的河水中和直接排放到地面,最终排入水体,导致污染。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增高,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污染了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成为南河镇的重要污染源,造成农村河道水体变黑变臭、鱼虾绝迹、蚊蝇滋生;生活污水中病菌虫卵引起的疾病传播,使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威胁。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现状排水及其不利影响

污水处理设施现状及不利影响

本工程项目大部分区域内无已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排,污染地下水, 成为废黄河流域的重要污染源,同时蚊蝇滋生、疾病传播,使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威胁。

本项目区域内新建处理设施是很有必要的。

污水收集系统现状及不利影响

经调查,工程所在区域内大部分自然村没有排水系统,污水直接排河或者就近散排,雨水则漫流散排。流经未硬化路面时,雨污水部分直接下渗;村落道路有硬化则经硬化路面散排至角落或农田处。现场臭味弥漫、蚊蝇滋生。

小部分采用明沟排水系统,但在末端并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导致很多牲畜粪便和农药等都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入明沟中,积累在低洼处,受太阳照射后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未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区域系统开展,污水的收集及处理,提升总体的人居环境及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是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用水量和排水量逐年增加,农村污水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对水资源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是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对农村污水进行综合治理,使污水达标后排放,是最大程度降低城市污水

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的有效途径。

国家对污水治理、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将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等,对控制城市水污染、促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都作了政策性和法律性的规定。

本项目可以对农村污水进行收集合和处理,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较高的出水标准,从而降低对城市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是落实以上政策的具体举措。

全面贯彻落实《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一 体化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响水县农村治理实施方案》

2020 年 7 月 8 日,盐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全市镇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为深入践行“两海两绿”发展路径,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科学提升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水平,加快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高质量推动生态新盐城建设,根据《江苏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方案》要求,现提出推进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意见,请遵照执行。

2020 年 8 月 14 日,《响水县农村治理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要求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改善响水县水环境质量,保障本县水生态安全,维护水生态系统功能,实施本工程可以全面提高本县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旧貌。

是废黄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需要

水环境状况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已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颁布了一系

列法律和法规。

盐城市滨海县响水县废黄河东坎(运河)已于 2018 年 12 月 11 日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水源地,废黄河是响水县的重要河流之一,本项目的建设也能配合废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保证流域地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具体举措。不但可以有效地降解水污染物、减轻河道富营养化程度,改善废黄河水质,增加废黄河的过流量,而且可以恢复废黄河的自然生态。同时,对于提升湖区的经济运行质量、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废黄河流域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促进响水县乡镇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需 要。

目前,响水县大部分乡镇镇区的绝大部分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使得城市地表水及贯穿城区的河流污染严重。尤其是镇区内的坑塘、沟渠等水体变黑发臭,成为巨型蓄污池,影响了镇区居民健康。地下水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各乡镇环境、提高镇民生活水平与身体健康水平,而且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发展。从城镇发展上来看,保护水资源对应乡镇及周边地区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污水处理、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积极响应。

如果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污水管网收集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而就近排入排水沟渠或雨水管网,最终排放至附近河流中,将严重影响当地的环境。今后随着乡镇地块的开发建设和工业园区等区域的发展,人口规模会快速扩张,所排放的污水量越来越大,河流的污染减排任务将会越来越紧迫,所以提高污染物

减排效果,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决贯彻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理政策, 已是迫在眉睫。

环境建设需求

水体的严重污染,导致水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生活,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河道沿线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构建水清岸绿的优美环境, 可以获得显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本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适宜的亲水空间,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城乡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必须加快水环境的全面整治。

综上所述,南河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是必要的和紧迫的。

第四章 方案论证

排水体制

经调查,目前区域大部分居民住宅污水直接排河或者就近散排,雨水则漫流散排。

由于污水收集系统并未建立,村民生活、生产污废水直排的现象没有得到改变,污染现象依然非常严重,严重影响着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村中部分低洼于长期作为污水滞留带,杂草丛生,夏季臭味弥漫、蚊蝇滋生,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另外污水下渗,经地下水汇入附近河流,对南河镇的水环境造成间接污染。只有建立健全流域内山村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系统,才能根本解决现场环境污染和南河镇河流间接污染的问题,彻底改善区域内村民的居住环境,为保护南河镇的水质做出基本的贡献。

项目区内大部分土地都是裸露在空气中,雨水可以通过土壤的渗透作用渗入到地下。农村农作物较多,雨水的自由渗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土壤的肥沃。

因此,本次工程采用分流制及合流制并存的方式。

在流域敏感区集中居住有条件实施的村里采用雨污分流体制。污水通过专用污水管道进行收集处理,处理达标的污水有条件时回用灌溉农田或林地,无需用灌溉时就近排入外河。

在流域非敏感区或因地形条件限制的地区采用雨污合流体制,建设截污管渠,将合流污水一起输送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灌溉。

排水系统布局论证

排水系统的布局主要应符合以下规定:

应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集中与分散、排放与利用的关系;

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

因地制宜。

根据上位规划、结合行政村的地理位置、考虑经济情况、确定该行政村的污水方案是接管镇区污水处理厂还是建污水处理站处理。

目前,较为成熟的农村污水的处理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集中式、分散式。在项目实施及运营阶段,各种模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型,选用时当因地制宜,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论证。

集中式污水处理是指通过庞大的污水管网,将较大范围内的污水统一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模式。

分散式污水处理是指将相对较小的区域范围内污水进行分别收集、就地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的污水处理模式。

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

污水的集中处理具有不可取代的优越性,其不仅能保证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降低处理能耗,而且能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难度。在世界范围内, 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应用极为广泛。

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的优点

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能对水厂或污水处理厂进行可靠且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既有利于用户,也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为同一区域提供同样的服务时, 大型污水处理厂在单位水量投资和运行费方面较小型污水处理厂有明显的优势。从国内外大众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历史和经验表明,大型集中污水处理厂在治理水环境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的缺点

首先,集中式污水处理需要较大的工程费用来建立复杂的污水管网。在人口密度低、用户分散的地区,这项投资将比整个污水处理厂的总投资高出很多。特

PAGE

PAGE 20

别是在农村地区,居住群比较分散,这项费用将更高;其次,集中式污水处理可以有效解决短期或者一定范围内的污水处理问题,但是从长远和全局角度看,必然会造成能量和物质损耗,即使是最有效的污水处理厂,也存在超过 20%的氮、5%的磷以及超过 90%的钾流失;再次,各种废水和雨水的混合导致污染物种类十分复杂,污染物质成分和浓度波动很大,有效去除污染物会变得比较困难。同时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污染很严重,多与致病生物、家用化学物、药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混杂,要转化为有用产品困难较大。

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

一般来讲,同一类型的排水工程,水量越小,单位水量的工程造价越大。所以,规划应考虑大范围或区域集中处理。但建设集中式的污水处理厂涉及到相当数量的管道和泵站,建设周期长,造价高,一般难以承受。可以适当缩小系统规模,可以争取有限的资金建成初步系统。

分散式污水处理的优点

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不依赖复杂的基础设施建设,受外界影响小;系统自主建设,选址容易,建设方式较灵活,单个处理单元维护管理简单;污水就地处理回用,回用投资少。因地制宜局部村庄单独或局部联合独立处理。分散处理, 近期投资少,可操作性强。

分散式污水处理的缺点

污水厂数量多,总的运行成本偏高。总的占地面积较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分散的污水厂有些设在居民区附近,人口稠密,卫生条件较差,各自为政,容易引起环境问题纠纷,尤其是在上下游之间的镇区。不利于彻底解决水体污染问题。

排水系统模式

本项目涉及区域均为农村区域。项目组经过前期现场勘查,根据不同行政村的自然地理情况,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根据行政村所在位

置,是否流域范围内敏感区,等情况,最终确定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国家对于农村污水因地制宜、差别化治理的目标要求。

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相结合的模式,也完全符合《响水县建制镇污水排水专项规划》(2019-2030)对项目提出来的因地制宜的基本要求。在项目方案定稿和具体策划中结合响水县城镇及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 PPP 项目实施的各种经验,做出各自然村的最终系统布局。

工程规模与处理程度

居民污水量预测

污水量指标

根据《江苏省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适宜技术及建设指南 》,苏中、苏北地区农村居民污水排放量较小,约为 40~50L/(人*d),本次设计取 50L/(人*d)。

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地下水入渗系数收 10%。

生活污水量预测方式

本次工程污水量预测方法采用人均指标法,生活污水量预测方式如下: 综合生活污水量=居民集中用地(宅基地)总人数×生活污水量标准

设计生活污水量=综合生活污水量+地下水渗入量(综合生活污水量的 10%)

生活污水量预测结果

根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污水处理实用技术汇编》,一般苏南地区每人每天排水量 70 升左右、苏中和苏北地区每人每天排水量 50 升左右。

本工程取每人每天排水量 50 升,地下水入渗量取 10%,各行政村污水量预测如下表所示:

污水量预测表

行政村

人口数

污水量(m3/d)

常住人口数

节假日人口数

昌盛

1800

2205

122

上王

2700

3423

189

平建

3000

4150

229

兴南

2500

3521

194

处理程度

根据现场调查,同时参照《江苏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典型适用技术》(2014 年 04 月)中各种污染物的取值范围,建议本次年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的进水指标如下: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表

水质指标

CODCr

TN

NH3-N

TP

农村污水水质指标(mg/L)

200

40

40

5

尾水水质标准执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 3462—2020 标准:

出水排入GB 3838 地表水 III 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或GB3097 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应执行一级标准。其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日处理能力≥50 m3,应执行一级标准 A 标准;设计日处理能力

<50 m3,应执行一级标准B 标准。

出水排入 GB 3838 地表水IV、V 类功能水域或GB3097 海水三、四类功能水域,应执行二级标准。

出水排入其他水环境功能未明确水域,当处理设施设计日处理能力 ≥50 m3,应执行二级标准;当处理设施设计日处理能力<50 m3,应执行三级标准。

污水处理站址选择

污水处理站选择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基建投资、管理费用和环境效益等。污水处理站站址选择,应符合相关规划的要求。

本次污水处理站站址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处于污水管网末端,位于整个受水区于较低位置,保证污水重力流入污水处理站且管网埋深合理,污水处理站排水进入附近现状或新建湿地,对水体上下游水源及周边环境影响最小。新建氧化塘污水回用农田或林地灌溉。

使污水再生回用及安全排放。

使污泥集中处理与处置。

选在对周围居民点的环境质量影响最小的方位,一般在城镇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建设场地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土质、地基承载力和地下水位等因素。

可为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节省造价提供有利条件。

少拆迁,少占农田,根据环评要求,应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应兼顾规划扩建的需要,并考虑不可预见的远期再扩建的可能。

污水站地形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防洪标准不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交通、运输方便,供水供电条件具备。

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技术路线

本项目各污水厂主要分布于乡镇地区,主要收集的是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 包括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这些用水分散,污水中含

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有氮、磷等无机盐类。因此,针对这些特点在污水处理厂设计选择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时,应注重以下一些原则:

根据乡村所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人口规模、集聚程度、排水特点及排放去向、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来确定污水工艺路线和处理目标。充分利用农村地形地势、可利用的水塘及闲置地,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积极采取工程或非工程措施加强生活污水的源头削减和尾水的回收利用。

按照适用性、最佳性、符合性和前瞻性原则,兼顾实用性、经济性、可靠性,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技术水平、水体环境容量和经济条件的工艺,优先选用工程造价低、运行费用少、运行维护简单方便、出水水质稳定达标、适合农村特点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符合新农村总体规划和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整治规划等规划相关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有关规定。

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所选工艺必须技术先进、成熟, 对水质变化适应能力强,运行稳定,能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性、污染物构成应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在水质成分复杂或特殊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污水处理工艺。

所选工艺应易于操作、运行灵活且便于管理。根据进水水质水量,应能对工艺运行参数和操作进行适当调整,所选工艺应减少运行费用和降低能耗。

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应按项目总规模,可作出分期建设的安排,综合考虑现状水量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合理确定工艺线路。分期建设宜考虑工艺的连续性,各阶段宜采用同一种工艺。

针对乡村地区污水厂处理规模较小的特征,所选择的工艺应尽可能设计成

“组合式”构筑物,可节省占地面积和节约工程基建投资。

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应与污泥处理和处置的方式结合起来考虑。污水处理排出的污泥应易于处理和处置。

所选择的工艺应尽可能减少臭气和噪声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对出水指标有较高的要求,应采用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工艺、新技术,贯彻节能减排的设计理念,以满足工程建设目标。

污水可生化性分析

污水生物处理是以污水中所含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染物被降解,污水得以净化。因此对污水成分的分析以及判断污水能否采用生物处理是设计污水生物处理工程的前提。

污水可生化性是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改变污染 物的化学结构,从而改变污染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对污水进行可生化性研究只研究可否采用生物处理,并不研究分解成什么产物,即使有机污染物被生物污泥吸附而去除也是可以的。事实上,生物处理并不要求将有机物全部分解成CO2、H2O 和硝酸盐等,而只要求将水中污染物去除到环境所允许的程度。

BOD5/CODCr:BOD5和CODCr是污水生物处理工程中常用的两个水质指标,用BOD5/CODCr值评价污水的可生化性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最为简易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BOD5/CODCr值越大,说明污水可生物处理性越好,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参照下表所列的数据来评价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能。

污水可生化性评价参考数据

BOD5/CODcr

>0.45

0.3~0.45

0.2~0.3

<0.2

可生化性

较好

较难

不宜

BOD5/TN:该指标是鉴别能否采用生物脱氮的主要指标,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在不投加外来碳源条件下,污水中必须有足够的有机物(碳源),才能保证反硝化的顺利进行,一般认为,BOD5/TN

>3~5,即可认为污水碳源可供反硝化菌利用。

BOD5/TP:该指标是鉴别能否采用生物除磷的主要指标。较高的BOD5负荷可以取得较好的除磷效果,进行生物除磷的低限是BOD5/TP=20,有机基质不同对除磷也有影响。一般低分子易降解的有机物诱导磷释放的能力较强,高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诱导磷释放的能力较弱。而磷释放得越充分,其摄取量也就越大, 本项目可采用生物除磷工艺。

污水中污染物去除原理

各乡镇污水主要的污染物有三类:第一类是悬浮物SS,第二类为有机污染物BOD5 和COD,第三类为无机营养盐N 和P。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如下:

进水悬浮物(SS)的去除

进厂污水中的SS的去除主要靠沉淀作用。污水中的无机颗粒和大粒径的有机颗粒靠自然沉淀作用可去除,小粒径的有机颗粒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而小粒径的无机颗粒(包括尺度大小在胶体和亚胶体范围内的无机颗粒)则要靠活性污泥絮体的吸附、网络作用,与活性污泥絮体同时沉淀被去除。

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悬浮物浓度不仅涉及到出水SS指标,且与出水的BOD5、CODcr等指标也有关。因为组成出水悬浮物的主要活性污泥絮体,其本身的有机成份就很高,因此较高的出水悬浮物含量会使得出水的BOD5、CODcr增加。所以控制污水厂出水的SS指标是必须的。

为降低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应在工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采用适当的污泥负荷以保持活性污泥的凝聚及沉降性能,采用较小的沉淀池表面负荷,采用较低的出水堰负荷,充分利用活性污泥悬浮层的吸附网络作用等。在普通二级出水中,若工艺参数取值适当、并在单体设计优化的条件下,完全能够使出水SS 指标达到20mg/L以下。

进水BOD5的去除

污水中BOD5的去除主要是靠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代谢作用,然至对污泥与水进行分离来完成。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用于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最终产物是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在这种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如低分子有机酸等易降解有机物)直接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而非溶解性有机物则首先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酶水解后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微生物的好氧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非溶解性有机物都起作用,并且代谢产物是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可以使处理后污水中的残余BOD5浓度很低。BOD5 在设计合理的活性污泥系统中,均能被很好的去除。

随着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不断发展,BOD5作为反硝化碳源和厌氧释磷的有机底物,已经不能单纯的被作为污染物来简单去除。尤其在原污水碳氮比不足的情况下,如果能有效利用原水中的碳源,不仅有利于减少曝气池中降解有机物需要消耗的能量,而且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厌氧环境来实现有效的磷释放,为好氧吸收磷,达到良好的生物除磷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利用原水中碳源进行反硝化的效率,可以强化脱氮效果;可以减少外碳源的投加,降低由此带来的碳源费用及后续因为投加碳源产生的污泥的处理费用。对于原水中的碳源的资源化利用, 可以有效实现污水处理中的节能降耗。这一点,对于污水中碳源不足,以及出水中规定较严格的氮、磷排放标准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进水COD的去除及污水可生化性分析

进厂污水中COD去除的原理与BOD5去除原理基本相同。污水中COD可分为可生物降解COD(BCOD)与不可生物降解COD(UBCOD)以及微生物细胞COD

(XB)三部分,而微生物细胞COD所占比例很小,常忽略。可生物降解COD

(BCOD)又分为易降解COD(Ss)、慢速降解COD(Xs);不可生物降解COD

(UBCOD)分为溶解性不可降解COD(SI)和颗粒性不可降解COD(XI),有些学者指出在生物强化除磷系统中还必须将Ss分为可发酵COD(SF)和短链脂肪酸(SA)。城市污水COD的各种细分方法见图。

污水 COD 组分划分图

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剩余CODCr,即CODCr的去除效果,取决于原污水的可生化性,它与各乡镇污水的成分有关。

在二级处理阶段,对于那些主要以生活污水,及其成分与生活污水相近的工业废水组成的乡镇污水,这种城市污水的BOD5/CODCr比值往往接近0.5甚至大于0.5,其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无需进行特殊处理、设置单独处理构筑物,其出水CODCr值即可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而成分主要以工业废水为主的乡镇污水,或BOD5/CODCr比值较小的城市污水,其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处理后污水中剩余的CODCr会较高,要满足出水CODCr≤40mg/Ll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类乡镇污水,建议对COD组分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判断其可生物降解的部分所占份额。因此,对于工业废水比例较高的乡镇污水,采用适当的前处理,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对于有效降低COD是必要的。BOD5/COD值是鉴定污水可生化的最简便易

行和最常用的方法,一般认为BOD5/COD>0.45可生化性较好,BOD5/COD<0.3 较难生化,BOD5/COD<0.25不易生化。

污水脱氮除磷可供选择的处理方法通常有生物处理法及物理化学法两大类。我国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研究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八十年代后期逐步实现工业化流程,目前,国内新建及改扩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大多数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生物脱氮基本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过程的脱氮除磷技术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逐渐发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磷可以通过生物法去除,同时也可以通过化学法去除,即通过投加药剂生成含磷污泥沉淀排出系统。对于水中的氮元素而言,由于含氮的化合物一般都是分子态,分子量较小,目前生物法去除大规模水中的氮是唯一经济可取的方法。

硝化

氨氮的去除主要有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法处理两大类,在市政污水处理中, 生物法由于去除氨氮费用低,已成为比较经济和实用的方法。

硝化过程通常被认为有两个过程构成:氨氮氧化成亚硝酸态氮以及亚硝态氮继续氧化生成硝态氮。以上两个过程是由两类性质截然不同的好氧自养菌完成的。氨氮氧化为亚硝态氮通常认为是由Nitrosomonas完成,而亚硝酸盐氧化生成硝酸盐是由Nitrobacter完成的。

在硝化系统设计过程中,氮负荷、进水有机物浓度、碱度、温度以及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等都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硝化反应适合的最优pH范围是7.5~ 8.0之间,通常采用7.0~7.2;当原水中碱度不足时,需要投加碱度以维持所需的pH。

在20℃条件下,报道的硝化菌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在0.25~0.77gVSS/gVSS。在10℃条件下典型的污泥停留时间是10~20天,而在20℃条件下为4~7天。

PAGE

PAGE 30

反硝化

生物脱氮工艺包括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两部分。反硝化过程是指通过生物转化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生成氧化一氮、一氧化二氮和氮气的过程。

反硝化过程中,有机物为电子供体,而硝酸盐或者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缺氧条件下或者溶解氧浓度很低的情况下,硝酸盐还原酶在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中被诱发,协助把氢和电子传递到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硝酸盐。在反硝化脱氮过程中,电子供体通常来自以下三种途径:原污水中的可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内源分解产生的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外投加有机碳源。

溶解氧浓度通过抑制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抑制硝酸盐还原。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反硝化能够在很低的溶解氧浓度条件下进行。

同时硝化反硝化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硝化和反硝化可在同一反应器中同时发生,许多实际运行中的曝气池中也常常发现远远超过同化作用可以产生的总氮损失,这一现象被称为同时硝化反硝化(SND)。

虽然SND现象最近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这一现象却早在上个世纪70 年代就被发现了。Drews在1973年报道了在迅速切换好氧/缺氧环境的Orbal氧化沟中的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Charles S.等人报道了在氧化沟污水处理厂中的91%的总氮去除现象。

目前,对于SND现象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解释,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物理学解释和生物学解释。SND是一种物理现象,是由于曝气方式,反应器构型等造成的宏观缺氧环境;或者受微生物种群结构、基质分布和生物代谢反应的不均匀性,以及物质传递变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缺氧(或厌氧)段可以在活性污泥菌胶团内部形成微观缺氧环境。

下图说明了活性污泥絮体内部缺氧区是如何形成的,即使在液相中的溶解氧浓度达到相当高的条件下。在接近絮体边缘的部分,存在一定浓度的溶解氧并且

发生好氧反应;在接近絮体中心部分的过程中,溶解氧逐渐被耗尽,这时发生了反硝化反应。BOD和氨氮浓度在接近絮体中心部分的过程中,随着微生物的好氧作用不断被消耗,浓度不断降低,氨氮浓度至絮体中心部分浓度的小幅度上升是由于细胞裂解等作用产生的;进入絮体扩散区后,由于硝化作用,硝态氮浓度不断升高,随着接近絮体中心部分溶解氧浓度不断降低,硝化作用不断削弱直至停止,反硝化作用不断增强,硝态氮浓度随之降低。

而上述的硝化/反硝化反应能够同时发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液相中的溶解氧必须足够高以达到实现硝化的目的;第二,溶解氧的浓度又不能过高,以满足絮体内部形成缺氧区的要求;第三,普通异养菌,反硝化菌以及硝化菌都必须存在于系统中。

微生物絮体内部反应区和基质浓度分布

同时硝化反硝化同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过程相比,具有很多显著的优点:较低的需氧量;较小的反应器容积;以及简化的流程等。

内源反硝化

通过在好氧池后设置后缺氧反硝化首先是由Wuhrmann(1964)提出的,这种做法的最好实例就是Bardenpho工艺。在硝化之后,有机底物几乎耗尽,造成硝酸盐还原所需要的电子供体主要由活性污泥内源呼吸供给。在工程中观察到0.01~0.04gNO3-N/gMLVSS,内源的氧当量利用率,在缺氧条件下已知约为好氧条件下50%左右。氧化1克VSS可以消耗1.42(此数为经验数据)克O2,1克NOx 相当于2.86克O2。换句话说:氧化1克VSS可以消耗(1.42/2.86)0.5克NOx。在内源反硝化过程中是利用VSS为电子供体,NOx为电子受体。

 其中VSS的氧化速率就是Kd(衰减系数),那么NOx的消耗速率就等于0.5Kd。但是不是所有的VSS 都可以利用NOx代替O2作电子受体。η是指可以利用NOx代替O2作为电子受体的微生物占VSS的比例数。

 所以内源反硝化速率SDNR=0.5×Kd×η。

可用于NO3-利用的微生物,随污泥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作为SRT的函数, 反硝化速率可以用经验公式计算。SDNRMLVSS=0.12(SRT)-0.706

硝化系统一般控制的工艺参数:

DO≥2mg/l,对于溶解氧的控制范围,目前存在争议,尤其是在发生SND现象脱氮的体系中,不宜控制过高的溶解氧

泥龄>10d

BOD5负荷<0.18KgBOD5/KgMLSS·d d.足够的碱度

反硝化控制一般控制的工艺参数:

DO不大于 0.3~0.5mg/l

足够碳源BOD5/TN至少>3.0 c.存在NO3-

根据我公司多年来总结和积累的设计经验,结合大量不同污水厂的实际运行数据发现,在不同活性污泥工艺的曝气池内,均发生了显著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脱

氮现象。经过不断总结和分析,我公司掌握了一套氧化沟曝气池内同时进行脱氮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将这些珍贵的经验也融入了本工程的曝气池设计中。

生物除磷基本原理

污水除磷主要有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两大类。城市污水处理厂多采用生物除磷,必要时辅以化学除磷为补充,以确保出水磷浓度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并尽可能减少加药量,降低处理成本。

化学除磷

化学除磷主要是向污水中投加化学药剂,使药剂与水中溶解性磷酸盐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物,然至固液分离达到除磷目的。按照有关资料,当要求出水含磷≤0.5mg/l时,一般去除1Kg磷所需要投加2.7Kg铁和1.3Kg铝。对特定的污水,金属盐投加量须通过试验确定。化学除磷方法的产泥量将增加,仅由沉淀剂与磷酸根结合生成的干泥量为2.3KgTs/KgFe或3.6KgTs/KgAl,此外,还须考虑附带的沉淀物。因此实际应用中每Kg用铁量产生2.5Kg污泥或每Kg用铝量产生4.0Kg污泥来计算产泥量。化学除磷的优点是工艺简单,出水水质保证率高;缺点是药剂消耗量大,剩余污泥量增加、浓度降低、体积增大,污泥处理难度增加,同时还要消耗水中碱度,影响氨氮硝化。

生物除磷

生物除磷是污水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受到压抑而释放出体内的磷酸盐,产生能量用以吸收降解有机物,并转化为PHB储存起来。当这些聚磷菌进入好氧条件下时就降解体内储存的PHB产生能量,用于细胞的合成和吸

推荐访问:开发区 响水县 研究报告 可行性 响水县南河镇开发区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