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于城乡融合讨论论文设计

时间:2021-10-30 10:01:47  来源:网友投稿

  I 内容提要

  城乡融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这种融合是要在城乡之间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生态、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融合,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城乡能够在政治上同盟、经济上协调、文化上共享、技术上转让、生态上共存、各种差距缩小的和谐的城乡社会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为重塑城乡关系、牢牢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正确方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新世纪以来,随着“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提出,城乡关系有了新的战略定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相互配合。新时代以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仍然需要新型城镇化的助力。

 乡村的振兴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充分发展是城乡之间融合发展的基础因素和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继承和总结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为此进行了重大决策部署。两大战略方针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问题,为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三农”问题

  II Abstract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and that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s to bring about political, economy, culture, population, ecological, social security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fusion,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reach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political union, economic coordination, cultural sharing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ecological coexistence, the harmonious urban and rural social relations of various kinds of gap. New urbaniz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reshap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keep to the right direction of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we need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and make coordinated efforts to promote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 of "two tre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a new strategic positio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cialist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people-oriented new urbanization mutually cooperate. Since the new era, with the change of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gap and promoting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still need the help of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and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rural undertakings are the basic factors and important measures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Since the 16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inherited and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socialist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two strategic guidelin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ssue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the priority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pointing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Key words: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 New urbanization;Problems concerning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目

 录

 内容提要...................................................................... I Abstract ...................................................................... II

  绪 论 ........................................................................ I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一)研究背景 ....................................................... 1 (二)研究意义 ....................................................... 1 二、学术研究评述 ......................................................... 1 (一)国外研究评述 ................................................... 2 (二)国内研究评述 ................................................... 2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3 四、研究方法 ............................................................. 3 (一)历史研究法 ..................................................... 3 (二)归纳概括法 ..................................................... 3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5 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其总要求 ................................... 5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5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5 二、城乡融合相关概念 ..................................................... 7 (一)城乡融合的含义 ................................................. 7 (二)乡村振兴战略丰富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7 第二章 我国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 ................................................ 9 一、乡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 ............................................... 9 (一)乡村二三产业陷入低谷 ........................................... 9 (二)农业结构性矛盾 ................................................. 9 (三)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 ............................................ 10 (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滞后 .......................................... 10 二、乡村基层发展的现实问题 .............................................. 10 (一)乡村经济发展不足与村民自治之间的不协调 ........................ 10 (二)“乡政”与“村治”之间的不平衡 ................................ 11 三、乡村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 .............................................. 11 (一)乡村文化传统的失序 ............................................ 11 (二)村庄“空心化” ................................................ 11 四、乡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 .............................................. 11 (一)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平衡 ............................ 11 (二)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明显 ...................................... 12 (三)乡村公共需求的利益表达途径不顺畅 .............................. 13 五、乡村生态环境发展的现实问题 .......................................... 13 (一)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 13 (二)农村资源整合欠缺 .............................................. 14 第三章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15 一、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 15 (一)

 美国乡村发展的政策特征 ....................................... 15

  (二)日本推行乡村振兴运动的经验 .................................... 16 二、国外城乡融合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17 (一)美国乡村振兴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17 (二)日本推行乡村振兴运动对我国的启示 .............................. 18 第四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 21 一、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 .......................... 21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 23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 ........................ 23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中的重点、难点和基点 ...................... 28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 31 结 语 ...................................................................... 33 参考文献.................................................................... 35 致 谢 ...................................................................... 37

  1

 绪

 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十九大提出的,是我国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不平衡发展难题,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进行了不断的摸索,从毛泽东提出“工农并举”、“城乡兼顾”到邓小平“乡镇企业”、“体制改革”,再到***“乡村振兴”、“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等,目标都是为了构建社主义和谐城乡关系,但是因为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城乡关系长期发生分离——缓和——分离的反复转变,亦反映了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和乡村经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波动状态发展,这既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又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安定。想要打破这种失衡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首先要构建稳定的城乡关系,还要把统筹规划城乡资源要素到城乡建设中来。

 中国乡村振兴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完全依赖强大财政供给或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的转型发展道路,同时也应避免陷入城市贫困与农村衰败并存、社会矛盾凸显的“陷阱”局面。因此,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乡村实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二)研究意义 本选题具有理论意义。“三农”问题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报告中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问题摆在了突出位置,体现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是应对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客观选择。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的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从理论上厘清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内涵、现状和问题,加深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二者关系的理解,而且可以从理论上加深对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的认识,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思路,丰富对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的理论研究。

 本选题具有实践意义。当前“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乡村现代化日益受阻,进而影响到现代化大局,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党中央站在新的高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从而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和人民的生活富裕,有助于促进城乡融合。

 二、学术研究评述

  2

 (一)国外研究评述

 最先使用“二元结构”这一概念研究社会结构的是伯克,[1] 以此为基础,“以乡促城”和“以城带乡”概念被提出。[2] “以城带乡”中农业向工业的结构转换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关键,“二元结构”之所以难以回避,究其根本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工业。[3] “以乡促城”容易产生“城市偏向”,政策偏向被城市人利用,导致过多的社会资源被占用,有碍乡村的发展。“城市偏向”会加大城乡差距。

 “以乡促城”、“以城带乡”和“城乡融合”是国外研究城乡关系三大范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指出“城乡融合”可以促进全体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4]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城和乡的关系不再针锋相对,阶级差别不复存在,农业和工业的从业者不再是不同阶级。[5] 尽管我国的城乡问题与国外不同,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不能照搬国外发展经验,但是国外的城乡发展思想却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由于过度剥削农业和长期以来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体制,强化了中国经济社会的二元化特性。城乡发展思想、发展战略和实践路径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与时代特征,但归根到底,都是在不断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二)国内研究评述

 学者孙子铎认为,过去我们国家实行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战略,虽然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凝固、城镇化进程缓慢等诸多重大不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6] 学者陈吉元认为长期推行的重城轻乡的战略使国民收入倾斜于工业和城市,加上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不够,是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7] 50 年代以来,围绕城乡一体化思想的“新农村建设”思想命题多次被聚焦,最初是 1957 年邓子恢在《论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和正确处理矛盾的方针办法》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80 年代后期,我国学者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依据中国特殊的国情,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一个整体问题提出,形成“三农”的概念表述并被学界认可。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陆学艺从国家长期以来对城市的政策倾斜方面,阐释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固化的根源,他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中指出,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时,农民、农村需向城市做出统购一类的常规贡献,国民经济发展困难时,国家通过各种城市偏向型政策调整来确保城市和国家工业正常发展,农民、农村需要配合政策调整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8] 随着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城乡互动显著加强,联系日益密切,但仍处于非良性循环之中,影响国民经济积极发展。[9]

  3

 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刘奇、王飞从城乡融合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重要保证的角度出发,在《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指出,我国农村具有人口比例大、经营分散的特点,这种小农大国的现实条件要求我们必须协调好工业和农业的发展;[10] 刘彦随对中国农村农业问题的战略布局以及中国城乡发展在新世纪新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索;[11] 郑风田、刘守英指出新时代的中国城乡发展应从单向城市化转为城乡交流互动式发展,并梳理了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12] 张强、张怀超、刘占芳指出新时代以来中国乡村的复兴之路;[13]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本文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的讨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评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相关概念的界定,首先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总要求。其次解释城乡融合的含义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丰富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所谓治病要治根,对症才能下药,只有认清我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接下来的讨论才有意义;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适当借鉴国外经验有时候能让我们少走弯路;第五部分:提出我国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从新型城镇化道路和乡村振兴两个方面,给出一条我国新时代城乡融合正确且有效的路径。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就是通过翻阅资料,从历史变化、发展的角度对社会现象和客观事物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本文查阅了大量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资料,参考其他国家乡村发展的资料,翻阅中国政府新时期的文件等文本,对核心期刊、学位论文、电子文献进行查询,对前人的见解进行总结,进而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和观点进行整理。

 (二)归纳概括法

 归纳概括法主要是指通过对大量的事实的观察和研究,归纳出其中的共同属性或特征,以证明研究主体所持观点。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比较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来研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4

  5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其总要求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深刻的体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关系,其目的便是为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源于实践,并不断在实践中发展,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掘乡村内生动力,激活农村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整体上提升乡土文化、乡村治理、社会民生、环境生态等发展水平,构建新型乡村。乡村振兴战略是以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为依托,借鉴多年来的农业农村建设的理论经验,科学的理论联系当今农业农村的实际问题,实事求是,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要对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就应对乡村振兴战略之前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农业现代化问题和农村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的历史性课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不断进行着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农村发展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思想中。如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新特征,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字面上乡村经济的振兴,还是乡村政治、乡村文化、乡村社会、乡村生态环境的全方位的振兴。我们要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把握其中丰富的内涵。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1.产业兴旺 我国农业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不足,对此特别提出了“生产发展”的要求。以我国乡村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出发,农村一、二、三产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低,乡村产业的发展贡献较小,大多数农村的产业也较单一。所以对产业兴旺的理解,不能单单理解为乡村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户口在城市的落户,是对乡村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是对乡村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理解产业兴旺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我国部分进口粮食不断扩大的同时,国内部分品种粮库存过多,粮食供给结构不平衡,产业兴旺要加速升级粮食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的多样需求。

 2.生态宜居

 2005 年前后,我国农业仍处于增产导向的时段,对于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关注不够,没有列为主要矛盾,农业也不富裕,也没有底气来治理农村环境问题,

  6

 牲生态环境来获取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暴露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现在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如今,农民的物质生活好于从前,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也更加紧迫。“生态宜居”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部要求,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生态环境优于农村,二者存在一定差距,“生态宜居”就是补上农村绿色环境这块短板,缩小城乡生态环境差距,对促进社会公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有推进作用。只有“生态宜居”了,村民对于乡村才能更有归属感,才能留下“乡愁”,乡村才能可持续发展。

 3.乡风文明

 乡村美,文化美,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文化的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村民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承担的人情消费负担,空巢村留下了“993861”部队,封建陋习等。“乡风文明”要求乡村物质与乡村精神的有效衔接,乡村应发觉本土文化品牌,以乡土文化为依托,要结合新时代来创新发展;传承农耕文明,兴盛乡村文化路。

 4.治理有效

 2005 年,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刚刚步入正轨,农民还需要负担农村基础设施的部分费用,农村补贴制度也不成熟,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还不完善,与农村农民密切相关的事物都需要紧密部署。当时,“管理民主”从实际出发,从农村自治的角度出发,尊重了农民的民主权利。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外来资本的进入,人口的不断流动,“管理民主”不再适应农村社会环境的变化,紧靠村民自治原则来规范农村事务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用法治来协调农村各种利益矛盾。“治理有效”要求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形成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创新型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核心作用,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础组织,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乡贤处理农村事务的积极性。法治是“治理有效”的保障,依法办事,推动干群形成信法、学法、用法的行为自觉,强化法治的权威地位。发挥法治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德治的重要作用,树立乡村好人的模范作用,抵制歪风邪气,改造封建陋习,使农村更加和谐,使乡村秩序更加稳定。

 5.生活富裕 2005 年左右,我国恩格尔系数为 46%,属于小康范围内,总体上刚刚温饱有余。当时,农村就业很不充分,新农合制度刚刚建立,低保制度还没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还没有实行全面免费。把“生活宽裕”作为对农村未来目标的期待是适当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把生活富裕放在最后,体现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的趋势,体现了我国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高要求。根据联合国

  7

 恩格尔系数对农民富裕程度的评判标准,2016 年,我国恩格尔系数是 32.2%,未来将会跨出联合国规定的 30%--40%相对富裕标准,所以乡村振兴战略制定的“生活富裕”这一要求是符合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当农民手中有了购买力,农民的米袋子,菜篮子丰盛了,吃穿住行改善了,乡村振兴战略才算是真正的成功了。生活富裕除了要使人民达到真脱贫外,也要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村民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二、城乡融合相关概念

 (一)城乡融合的含义

 城乡融合即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关系,是一个兼具历史、社会和经济的概念。恩格斯曾说:“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的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14] 这也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下城乡应该是一种“融合”关系,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将这种融合变为可能。

 城乡融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这种融合是要在城乡之间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生态、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融合,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城乡能够在政治上同盟、经济上协调、文化上共享、技术上转让、生态上共存、各种差距缩小的和谐的城乡社会关系。

 (二)乡村振兴战略丰富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乡村振兴战略最基本的内涵是解决“三农”问题,在城乡协调互动的关系下,乡村在经济、民生、基层治理等方面实现自给与繁荣,在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形势下通过乡村重构换发乡村的生命力,扭转乡村日渐凋敝的局面,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促进城乡双向流动政策,保持乡村稳定和活力的基础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其丰富内涵可以简要通过农业发展主体、客体、推进方式和最终指向四个方面概述。

 首先,农村常住人口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既是战略实施的动力主体也是发展成果的享有主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经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力量,政治建设是统领力量,文化建设是稳定力量,社会建设是检验成功与否的决定力量,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力量。其次,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方式来看,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总体原则。

  8

  9

  第二章

 我国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

  一、乡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乡村二三产业陷入低谷

 第一,乡村产业融合的程度低。农民利益链接机制不完善。订单农业是大部分农业地区的主要利益链接方式,但这种方式违约风险较大,股份合作制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占有比例较少。乡村第三产业的项目挖掘不充分。大部分乡村多以度假村的形式呈现,但乡土文化、历史传承等特色项目开发较少,大部分项目存在无序竞争,破坏市场规则。

 第二,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管理僵化和政策缺失。首先,管理僵化。财政、国土、消防、农业旅游、质检、工商等部门过于对本部门管理规范化,没有对产业融合的实际需要进行思考,下证难、用地难,乡村新型产业要花大量的精力在各部门之间,不能一站式解决问题等情况阻碍了乡村产业的融合。其次,政策规划的缺失。政府生产导向过多,消费导向不足。各地政策中对农业生产方面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没有对乡村产业融合按照市场需求的角度进行合理的扶持,忽视了加工和流通环节。

 第三,产业融合受要素资源和经营主体的限制。产业融合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如人才要素、资金要素、土地要素等等。如用地方面,国土资源部规定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划用地的指标进行土地建设,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用地情况,阻碍了农村产业融合项目的实施。部分合作社“名不副实”,家庭农场规模小,粗放型生产较多。

 (二)农业结构性矛盾 第一,农业国际竞争力变弱。我国存在国内粮食总产量与国外粮食进口量同时增加的现象,这与我国粮食品种结构不合理是有关联的。我国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由于农村人工成本不断升高,土地越来越少,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国外粮食价格相对国内较低,时间长了,国内粮食就会出现过剩的现象。

 第二,农产品供求不对等。我国的农产品供给体系明显没有贴合市场需求的变化,优质农产品和专用农产品较缺乏,这也导致大量进口国外农产品,使之恶性循环。

 第三,农业保护政策薄弱。为了提升粮食产量,鼓励广大农民种植粮食。国家对许多农作物进行了低价回收政策,并对玉米这一农作物进行了临时收购储存。2007 年至 2014 年,农产品的国内收购价上涨,进口需求减少,又导致国内

  10

 价格再次上涨,农产品的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国农产品的国内库存量不断上升,显示出我国的农业保护政策十分薄弱。

 (三)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

 第一,我国农村的土地利用率较低,土地资源规划不完善,偏重对土地的总体规划,轻视对土地的详细规划。这也导致了部门分工不明确,不能对土地进行详细的规划。在执行的过程中,专项规划不具有强制性,就会被忽视,也导致了土地规划与管理不同步。相关土地管理的法律也比较滞后,对未批先建等违规建筑只进行了罚款或拆除警告,相当于间接的默认了违规占用土地的合理性。

 第二,小块土地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均田制”导致农民劳动成本增加。农户会进城务工,为了节省时间,会对土地会进行粗放式经营,极大地影响了农作物产出的效率。土地分配上也存在弊端,死亡人口等流动人口都属于土地承包地的一员,承包地不会随着人口的流动而流动,这就会使土地分配不公平。

 第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失。其一,产权不明确。许多农民与村集体签定合同,约定农民对一定土地进行承包,相当于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有限承包权,导致模糊和不稳固的土地经营权。政府也对土地拥有部分的所有权,为了完成粮食安全的目标,对农业过度安排,对农民土地的经营权造成了一定的剥夺。其二,产权转让的残缺。

 (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滞后

 第一,金融服务机制、政策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农民金融需求存在矛盾,存在贷款条件、额度、期限与小农生产方式不符,使农户由于缺乏抵押品得不到有效的贷款,造成农村资金的严重流失。非正规金融机构形成较晚,关于其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很容易形成非法集资、放高利贷等现象,易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四大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利用资金拆借、购买国债等形式,最终使大量资金从农村撤走,大量资金流向城市,这些造成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迟缓。

 第二,农村金融创新不足。大部分农村机构缺少客户至上,金融危机的紧迫感,思想观念滞后,不会“上门服务”,只是“等客上门”,没有金融创新与服务意识。导致开发农村市场滞后,营销手段低级等等。我国农村需求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农村金融机构不能只有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必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经营。

 二、乡村基层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乡村经济发展不足与村民自治之间的不协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一,农村经济的落后,农村中的年轻劳动力多数去往城市,降低了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其二,我国税费改革施行后,乡镇的经费

  11

 收支由财政安排,虽然有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作为保障,但还是很难维持村集体的正常运转,农村自治组织缺乏经费的支持,使本来就有债务压力的村集体压力更大。一些公共事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村民自掏腰包解决,导致村民产生抵触情绪,降低农村自治组织的凝聚力。

 (二)“乡政”与“村治”之间的不平衡

 第一,乡村自治制度不健全,法律监督不到位。其一,农民自治的法律不健全,没有规定乡镇的具体的职能范围,也没有当村民利益受到侵害时,做出的监督机制。其二,“乡政”与“村治”权力错位。乡镇管理权是以国家权力为背景,而村委会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当“乡政”的政策与“村治”的意见冲突时,“村委会就陷入被动的境地。二者的权力来源也不同,“乡政”为了完成上级指令,会顾忌不到村民的利益。不利于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

 第二,农村宗族势力与黑势力抬头,乡村自治异化。中国农村社会是一张传统的人情关系网,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现象严重,在选举中因为面子问题,不得不选熟人。宗族势力依靠本族人多势众抵抗国家政策,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势力。目前,对农村黑势力进入农村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的对策只治本不治标。这两种不正常的势力采用非正当方式控制村委会的选举,破坏了基层政权。

 三、乡村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乡村文化传统的失序

 第一,对乡村文化“扶贫”的重视不够。当前,我国对乡村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远远没有放在经济建设那样的高度,只停留在文件上,没有很好的落实,使原本的文化资源流失。对于文化这种需要长期的投入才能见效果的项目,地方官员不注重,只关注时间短,见效快的实体项目,对于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第二,乡村文化建设缺乏人才。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和文化队伍的缺失。部分乡村地区文化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不专业,就会导致文化活动开展困难。一些文化建设人员也不愿意去偏远乡村工作,因为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工资低,条件艰苦,也造成了人才流失的局面。

 (二)村庄“空心化”

 城镇化的发展,年轻的劳动力都去了城市打工,发展较好的年轻人会迁出农村,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农民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松散,村约民规被淡化,城市的吸引力使村民不再留恋家乡。农村“空心化”的现象就会很明显,乡村里流传上千年的文化技艺就无人继承,传统村落文化断层,对乡村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紧迫。

 四、乡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平衡

  12

 第一,设施布局机制不完善。研究发现,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如图书活动室等公共设施分布不均匀,出现公共设施过剩的现象,导致资源的浪费。而地区偏僻的农村地区,公共设施分布少,分布的地方比较挤,村民无法正常使用该设施。

 第二,乡村公共财政制度不健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将大量的经济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反而疏忽了公共服务投入,因此财政资金缺少对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具有社会性质的公共支出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

 第三,不对等的城乡户籍制度。伴随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延续了50 年的户籍制度日渐显露出其弊端:首先,法律上的不公平。尽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生活中,当生命权利受到损害时,拥有城市户口和拥有农村户口的居民赔偿标准大不相同,“同命不同价”的悲剧就会上演。其次,阻滞城乡要素流转,影响城市化发展。户籍制度使农村劳动者的福利待遇不受保障,例如同工不同酬现象的出现,间接加剧了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这种户籍制度的存在也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二)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明显

 第一,城乡居民的公共教育差距。其一,城乡师资力量有差距。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大量农村人口迁徙进城,他们的子女就面临进城上学的问题,城镇学校为应对大规模的学生上学情况,就需要大量的师资力量,就需要在社会中招聘优秀教师,导致部分农村教师流失。农村教师变少,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相对城市教学就凸显了差距。其二,城乡教学水平悬殊。农村己有的教学设备老化严重,报废率高,质量差。农村师资队伍老龄化严重,对于新的知识消化慢,对新技术的更新反应迟钝。

 第二,城乡居民的公共医疗卫生差距。首先,每千人城乡居民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存在差距。2015 年,我国城市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是农村的 2.61倍,可以看出城市与农公共医疗方面的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其二,每千人城乡居民的差距也体现在医疗卫生方面。2015 年,城市居民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分别是农村的 2.23 倍。[15]

 第三,城乡居民的劳动就业保障差距。随着城市失业人口的增多,农民就业也就越难,地方政府为了城市的稳定性,制定了一些排斥农村人就业的政策。农村劳动力由于本身工作能力有限,大多从事脏活、累活,获得的报酬低,农村劳动力成为了弱势群体。农民劳动力由于户籍原因,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高于城市居民,一系列的高成本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其次,城乡劳动力的就业范围也有差距,城市的劳动力主要在国企,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私企、个体。

  13

 第四,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差距。城市开创了养老保险制度,城市劳动者与国家共同缴纳养老保险金,退休之后每月领取退休金。而农村的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相当于农民的自我储蓄,且保障水平有限。多数农村养老保险福利性缺失,许多集体很难为村民提供保险补助,实际上的农村养老保险是变相的强制储蓄,更类似于商业保险。

 (三)乡村公共需求的利益表达途径不顺畅 第一,农民诉求的效率低,缺乏协商机制,农民的发声意识逐步减弱。农民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加上居住的位置分散,对公共需求的意见不能完全统一,导致对乡村公共需求的利益表达效率低下。农民的思想不开化,农民更不愿意浪费自己的时间跟政府提出公共诉求。

 第二,农民与政府之间表达、诉求的通道不顺畅。农民只能通过村委会和人大代表来传递公共诉求。村委会为了完成上级任务,为了自身利益,有时不能成为很好的传声筒。而人大代表中代表农民自身的人数少,也不能实现上传下达。多元的决策支持不足,导致决策结果偏离村民的预期。建成的基本公共服务,利用率不高,服务持续性不足。

 五、乡村生态环境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第一,农村地区的生产建设污染。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农民土地资源有限,为了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化肥农药更是超标使用。例如农业秸秆,被雨水冲刷后会污染土地,如果燃烧处理就会污染空气。我国“大棚”中使用的地膜,不易降解,存留在土地中,有害物质污染土地,使土地次生盐渍化并加快了土地的退化。农村养殖业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散养为主,畜禽类的粪便暴漏在空气中,污染了空气。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 30 亿吨,有 30%直接排入了地表的水体表面[16] ,使湖泊富营养化,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被污染的水源渗透到地下,带有病菌的地下水被人们饮用,引发健康问题。

 第二,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染。我国农村财的政投入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农村的街道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垃圾到处堆,长期无人打扫,“垃圾靠风刮”。特别是夏天,垃圾与苍蝇齐飞,变味的垃圾污染空气,农村的旱厕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受小农思想的束缚,农民的公共环保意识差,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情况严重,农民较多注重个人的经济收入,对环境污染的意识不深刻。

 第三,农村地区的工业污染。乡镇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一些在城市遭淘汰的乡镇企业在农村死灰复燃。首先,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缺失。对于城市企业污水的治理提供了很多的补贴政策,而对于农村企业的治理却没有优惠政策。其二,我国农业环境治理机制薄弱。农村缺少对污染环境的个人或法人的惩戒措施,

  14

 乡镇政府为了“财政税源”,对排污水,不治理的企业假装看不见,乡镇企业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落后的处理技术使水源污染,土地盐渍化。我国司法中没有生态环境公诉制度,导致受损害的单位个人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而生态环境污染的企业个人没有受到有效的法律追究。

 (二)农村资源整合欠缺

 农村地区资源环境遭到破坏,资源结构单一,农村能源开发技术单一,对于循环经济的投入较少,缺乏对农村资源的整合。

 第一,农村资源人为破坏的程度大。其一,农村土地资源受损。化学物质、地膜等对农地的滥用;建设用地的增多,占用耕地,地上植被被砍伐;农村工业排放的废弃物等都对农地造成了深度的伤害。由于城镇化,一些村民进城务工,土地几年没人耕种,对有限的土地也是一种浪费。其次,由于土地本身降解能力有限,就会导致农地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农作物吸收土地中的重金属,也会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其次,农村水资源匮乏,利用率低。

 第二,农村能源循环利用率差。农民生活中主要的燃烧能源是秸杆、柴火。大量秸秆使用完后没有进行循环利。其中,国家对农村循环经济的投入资金少。我国对农村循环技术的投入少,农村科技队伍逐年弱化,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缓慢,因农科站缺少科研人员成了空架子。村干部对农村能源循环利用的思想认识不够,看不到农村循环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

  15

  第三章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城乡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因此不能照搬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的道路和发展模式,而应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但是,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成功的处理城乡关系和促进城乡融合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应该认真研究,适当汲取,对于推进我国城乡融合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美国乡村发展的政策特征

 1.重视乡村规制机构的职能完善 19 世纪 20 年代美国首次出现乡村管理机构。1862 年林肯总统批准组建美国农业部(USDA)。此后,根据实际需要逐渐增设或重组相关职能部门,1996 年才形成现有美国农业部的组织机构。随着机构设置的演变,美国农业部职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按照美国乡村发展的管理框架,美国农业部下辖的乡村发展署通过三个事务性机构予以执行,即乡村住宅服务局、乡村商业合作服务局、乡村公用事业局,对这三个部门赋予不同的管理职能目标。

 美国对乡村规划实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制度,明确划分土地使用类别,通常用道路、景观区和绿化带分隔农业产生区、乡村居住区、商业功能区等不同功能区。

 2.大力采取激励性措施激活乡村经济 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刺激乡村经济复兴,包括四大类计划措施:商业与产业类发展计划(商业与产业信贷担保计划等)、专门性计划(循环贷款计划、乡村小型企业支持计划、乡村商业公司授信计划、乡村经济发展贷款计划等)、合作性计划(增加值生产授信计划、乡村合作发展授信计划、弱势群体生产授信计划、1890 土地授信制度创新发起、乡村经济影响合作研究计划等)、乡村能源计划(生物质提取信贷支持计划、高级生物燃料计划、再生动力支持计划、乡村可再生能源计划等)。这些刺激性举措以确保美国乡村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乡村商业繁荣及可持续能源供给等,受益群体包括乡村居民个体、乡村公司、合伙人、公共个体、非营利公司、印第安土著、私人企业等等。业功能区等不同功能区。

 3.政府注重乡村公共性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效果

 政府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方面,建立了三大领域支持投资计划,即面向乡村电力计划、乡村通信和宽带计划、水资源和环境支持计划。2009—2016 财政年度美国财政资助乡村发展的各类项目达 138.94 万个,资助金额为 2534.34

  16

 亿美元。在具体的行业领域方面,如 2016 财政年度美国在乡村可再生能源领域资助了 1900 个项目,资助额达 3.09 亿美元;在乡村电力系统升级改造领域资助额达 39 亿美元,受益 547 万家农户。农业生产方面的公益服务包括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咨询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等。

 4.财政支农政策纳入立法,创新税收措施激励乡村发展

 从 1933 年《农业调整法》到 2014 年农业法案,美国先后出台 20 余部农业基本法和 100 多部专项法,已形成完整的农业法律支持体系。在美国财政支农2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财政支农的规模、力度和范围不断强化。美国一直重视创新税收制度激励乡村发展措施,如针对小于 5 个雇员的乡村小型企业初创或扩大经营活动的投资需求,美国各州可制订相应的投资税收信贷细则,税收信贷额度可达小型企业投资额度的 30%。蒙大拿州制订了针对乡村退休人员的收入税收激励措施,鼓励向乡村社区捐赠个人资产用于乡村社区的公共性事业发展,过去5 年已向乡村社区捐赠 7400 万美元。[17]

 (二)日本推行乡村振兴运动的经验

 1.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立法建设

 1961 年,日本出台了《农业基本法》,1961~2000 年又相继出台了“地区振兴五法”〔《离岛振兴法》(1961 年修订)、《山村振兴法》(1965 年)、《半岛振兴法》(1985 年)、《促进特定农 山村地区农林业发展基础整备法》(1993 年)和《过疏地区自立促进法》(2000 年)〕,对《农业基本法》进行修订和补充。在《农业基本法》的基础上这些法律政 策规定了不同特殊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具体目标与措施,实现了促进特定乡村区域发展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目标。上述法律法规通过搭建框架、完善内容和 推动实施等步骤,使得日本乡村振兴有了法律保障,确保了政策推行的良性延续。加强立法,明确发展目标是促进日本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经验,为日本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扎实的法律制度保障。

 2.建立机制,统筹政策资源

 建立机制,统筹政策资源促发展,由上至下建立了推动乡村振兴计划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各方统一聚 焦与农业农村的发展。(1)成立了乡村振兴联席会议机制,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乡村振兴具体工作规划,保证自上而下的乡村振兴计划有序进行。(2)为了进一步提高政策资源利用率和加强横向交流,日本政府在农林水产省的基础上增设了乡村振兴局,其主要工作内容为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各具体政策,并组织开展相关项目。(3)成立了农业振兴科,旨在协调农民、地方团体、农协组织、林协组织和渔协组织等农村合作组织之间的工作,鼓励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计划,加强中央和地方的有机政策衔接。

  17

 3.重农爱农,发挥农协作用

 在乡村振兴运动过程中,日本农民自发组织了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并逐渐发展成了由中央农协、县级农协以及基础农协组成的三级结构。这些农协组织利用联合农户的方式,为农户提供及时全面的精准服务,形成了集农业、农村、农户“三位一体”的综合社区组织,有效促进了生产和市场的有机衔接。...

推荐访问:城乡 振兴 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于城乡融合讨论论文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