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作业管理基本规定

时间:2021-10-18 11:31:45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学生作业管理基本规定

 一、作业布置要有章可循、科学规范。

 1. 建立作业审批制度。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经过备课组成员集体讨论,教研组长把关。作业布置的内容要在作业备课本上体现。

 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科目及作业数量应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英语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 1 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对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做到作业量要适中,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所选作业题目要具有代表性、发展性、基础性、层次性,作业的难易应适当,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程度和数量的作业。布置的作业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创新,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作业要做到“三不布置”“一杜绝”。不布置学生已经会做的和机械重复、大量抄写的作业,不布置与课堂内容脱节的作业,不布置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做出的作业,杜绝惩罚性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实施有效作业,精选作业内容,确保作业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严禁教师通过手机微信群、QQ 群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2. 作业布置的常规检查 学校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及批改,每月 20 号,组内自查,25 日学

 校教导处检查。学期末举行全校的备课作业检查。对检查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研组长和任课老师,问题整改一周左右。每月检查后,教导处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发现备课组和教师在提高作业效能、减轻作业负担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加以推广,使作业轻负高效。

 3. 规范作业批改。

 重视过程批改,要求学生对出错的题目要改在作业本上,坚决杜绝突击布置和批改,坚决杜绝学生到办公室批改作业的现象,包挂领导要对作业进行抽查,确保作业批改的真实,批改日期、批改评语要全面。

 4. 建立教师完成“下水作业”。

 凡是要求学生做的题目,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文,教师必须先做一篇。教师在下水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群体,这样才能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 5. 研究性作业评价注重过程。

 对那些需要学生自学、实践、思考的探究性、开放性、创新性的需时较长、一时交不上来的作业,如社会调查、长篇名著阅读、实验性作业、研究性学习等,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相应内容应根据科学的评价标准评出相应的等次,使这些作业由“软"变“硬",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6. 作业收发要及时。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做作业,教师又没及时发现或没有采取补做措施,追究该教师的责任。

 二、作业内容要切合实际,重视创新。

 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认真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1. 重视基础和技能的训练。作业内容要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切实摒弃那些好高鸯远,脱离学生实际的做法。

 2. 重视作业的层次性和趣味性。要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归类,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突出作业的针对性。要打破传统作业单一的练习形式,作业题型设计要灵活多样、富有情趣。

 3. 讲究作业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倡导教师提出作业建议,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和形式,也可放手让学生设计或选择作业,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创造空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因素,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4. 重视实践,突出创新。要重视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作业形式应着眼学情、灵活多样。

 作业形式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除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书面作业外,应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情趣性,有利于激疑激趣,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1. 口语表达型。即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如讲故事、表演课本剧或让学生在家人、教师、同学面前讲述学校、社会的新鲜事情等。教师、家长听孩子讲演,随时对孩子加以指导点拨,形成学生与教师、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观察积累型。结合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让学生回家观察禽畜的生活习性,蔬菜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家用电器的式样及功能,去公共场所作专题观察,并完成一定数量的观察笔记。

 3. 动手操作型。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制作、小研究、小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搜集整理型。引导学生搜集邮票、图片、名人名言、书籍等与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信息资料,扩充课程资源,并根据内容写一些作品简介,不定期的组织师生开展交流,共同分享。

 5. 发现探究型。为学生设置探究的情景,建立探究的氛围,或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探究材料,引出猜想,推理验证,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

 6. 劳动服务型。要求学生回家学做一些家务活,或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享受助人为乐的喜悦,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四、 作业要求要明确清晰、落实到位。

 作业是教师及时掌握教情、学情的反馈表,是使学生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巩

 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做到要求明确,任务清楚,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规范,独立完成。教师要教给学生做作业的方法,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良好行为习惯:及时抄记作业内容;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认真检查,做作业精力集中,不一心二用,不抄袭作业。作业中所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讲评。

 五、 作业批改要突出过程、及时反馈。

 1. 批改原则严格遵循“有布置必有批改”的原则,实行全员批阅与重点面批相结合,等级制评价与激励性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共性问题全班讲评,个性问题个别指导。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认真的批改作业,了解学生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过程,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必须在下一次作业前改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面批面改。

 2. 批改过程突出过程批改。关注学生作业中的生成资源,包括良好的、不良的行为习惯,正确的、错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批改字迹要工整、规范,批语要通顺、具体、明确,富有人性化和激励性,批改要有鲜明、统一的符号,要标明批改日期,作文批改要有眉批和总批。作业中激励性批语至少为三分之一的学生。作业本上的作文在一周内改好。批改时既要检查作业结果,又要检查解题过程。

 3. 分析反馈批改要有记录,对好坏两方面的情况及时记录在作业批改记录本上,要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进行记录和分析,有点有面,有个别有一般。确保作业讲评的针对性。作业要及时发还,

 督促学生阅看并及时更正作业中的错误,对作业讲评要及时,以便迅速纠正所发现的问题,矫正反馈要有针对性,要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修改。

 六、作业评价 1.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形成学生作业过程性发展足迹。

 2. 学校要对教师的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记录分析进行评价,形成过程性评价。

 告家长通知书

 尊敬的学生家长: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的系列要求,根据教育局的安排部署,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特向家长提出以下要求,请家长知晓有关规定并遵照执行。

 1、家长不应给小学生配备手机,严禁将手机带到学校。如遇特殊情况,需和老师进行沟通的,请拨打老师手机或办公室电话。

 2、各班级老师不再通过手机向班级群发送作业内容,家长不允许学生通过手机查询作业和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家长要督促孩子把布置的作业内容抄写在本子上。

 3、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 10 小时,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 21:20,家长加强对孩子睡眠管理的督促。

 4、学校实行分层、科学布置作业。如遇特殊情况孩子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任务的,家长应督促孩子停止作业,按时就寝。并把情况汇报给老师。

 5、自 6 月 2 日起,执行下列作息时间:

 • 上午: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 8:00。上午 8:20 上课,放学时间:一年级 10:40;二至六年级 10:50 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错时离校。

 • 下午:学生到校时间 2:50,放学时间 5:30,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错时离校。

 请家长做好学生的作息时间管理,严格按照到校、离校时间送接孩子。

 6、中午不布置家庭作业,保证孩子的午休时间。如遇老师布置作业的情况,学生可以拒做。

 7、不给孩子报文化课补习班,家长不擅自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家庭作业负担,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培养孩子的艺体发展。

 8、教师本人不会擅自向学生推荐购买课外读物书目,需向学生推荐的读物,是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并且由学校学生课外读物指导审查委员会,依据上级有关规定审核把关。

 9、统筹用好学生课余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Xx 小学 2021 年 5 月 31 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家长签字

 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

 为加强学校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区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让中小学生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保护视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

 件精神和省教厅、市教育局相关通知要求,结合我区教育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健全我区各中小学学生手机管理制度,规范手机管理工作,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成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工作措施 (一)家校协同、正面引导。一是各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相关要求通过公众号、微信群、QQ 群、LED 大屏幕、《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家长会等渠道做好面向家长的宣传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加强对学生在家庭中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要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沟通,培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课余爱好,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协作机制,共同做好手机管理工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二是各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朝(晨)会、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宣讲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做好校内宣传,教育学生科学理性看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各校要集中开展手机使用、管理专题教育,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一是各中小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省教厅、市教育局相关工作精神,制定手机管理工作制度(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结合实际完善校内学生手机管理具体办法,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二是各中小学校要按照“有限带入、家长同意、提前申请、统一保管”的要求,明确手机进入校园的程序和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三是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学生在校期间学生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各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等沟通热线,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

 (三)细化措施、规范使用。各学校要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措施,规范日常手机使用。一是要统一管理带入校园的手机,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确保教学秩序。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关注学生返校、午休、课后休息等重点时段,做到合理管控,平稳施策。二是要加大留守儿童少年、困境儿童少年等关爱力度,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三是要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禁上课期间接打电话,严禁用手机向家长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和要求家长批发作业等违规行为。

 (四)强化督查、保障落实。一是区教育局把学校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管理范围,加强对学校工作的指导,推动各中小学校尽快落实规范手机管理的各项要求。二是加强过程监管,建立通报整改制度。定期开展排查整顿,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维护良好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工作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2021 年 3 月)。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制定完善手机管理工作制度(方案),落实工作责任。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形成良好教育氛围。

 (各学校将本校师生手机管理制度于 4月 3日前交教育股备案。)

 (二)集中治理阶段(2021 年 4 至 5 月)。各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省教厅、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市区教育局加强中

 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和学校手机管理制度(方案),严格落实各项管理规定,加强治理过程中各类问题的分析整改,全面规范中小学生手机使用,力求取得实效。(各学校要将宣传动员和集中治理阶段好的经验做法形成工作总结,于 5 月 20 日前交教育股。)

 (三)督导检查阶段(2021 年 6 至 7 月)。区教育局将学校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组织开展各中小学全覆盖的手机管理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整改,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巩固提升阶段(长期)。各中小学校要认真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手机管理长效机制,将学生手机管理作为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长期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巩固管理成效。

推荐访问:作业 小学 学生


[小学学生作业管理基本规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