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函范文网>工作计划 >

个案工作计划,菁选3篇

时间:2023-02-26 08:3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个案工作计划优秀1  一、案例背景  案主,女,18岁,北京某高校大一新生。  案主来自偏僻的农村,从小到大都住在家里的*房,小学到高中的教学楼也不过两层高。进入大学后,案主寝室住在8层,连上课的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案工作计划,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个案工作计划,菁选3篇

个案工作计划优秀1

  一、案例背景

  案主,女,18岁,北京某高校大一新生。

  案主来自偏僻的农村,从小到大都住在家里的*房,小学到高中的教学楼也不过两层高。进入大学后,案主寝室住在8层,连上课的教学楼也有8、9层高,这时案主觉察到每当自己靠近寝室阳台往下看、在教室看到窗外的低处、上露天的楼梯时或者坐学校的透明电梯都会感到一阵眩晕、恶心。案主不敢去阳台晾衣服,不敢坐在靠窗户的位置,甚至不敢走学校的露天楼梯。对自己这种情况案主感到很恐慌,觉得这种状况严重影响自己*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忍无可忍,她鼓起勇气找到了辅导员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辅导员带着她来到了学校的社工机构寻求社工的帮助。

  二、案例分析

  1、主要问题:案主的“恐高”问题

  2、相关问题:案主由于恐高引起的不能正常适应大学正常的学习生活问题。

  三、工作目标(具体目标将与案主协商决定)

  1、第一阶段目标:使案主适应一定高度的楼梯,逐步克服对一定高度的恐惧;

  2、第二阶段目标:努力使案主克服“在高处会掉下去”的心理,使其相信高处也可以是安全的;

  3、第三阶段目标:综合训练使案主既努力克服一定高度的“高”,也能克服处于高处怕坠落的恐惧感;

  4、终极目标:改善案主恐高的现状,能够爬至学校最高楼层并不那么恐慌,促使案主良好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四、基本阶段、方法及动用的资源

  1、基本阶段及方法

  第一阶段:研究

  第一次会面:在结案过程中了解案主基本情况,确定案主的问题,并与案主一起订立目标、签订契约。通过与案主的交流,了解案主“恐高”行为的严重程度等相关基本情况,并建立基本的专业关系。

  第二阶段:诊断

  根据第一次对案主问题及期望目标的了解达成协议,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第三阶段:治疗

  步骤(1)、(第二次会面)订立此次谈话及活动的目标:通过上楼梯——放松消减案主对高度的恐惧,第一次爬楼梯爬十层爬到每一层都往下看,在案主产生焦虑的时候对其进行放松及鼓励,树立其自信。逐步努力消减案主对爬高层楼的恐惧。布置家庭作业:回去每天坚持爬两次露天楼梯(至八层),由好友监督,并协助其做放松。

  步骤(2)、(第三次会面)此次活动带案主来到一个带着倾斜落地窗户的高楼,让案主尝试趴在玻璃上向下看,当其产生焦虑或恐惧时,给他做放松,并给予其支持。慢慢达到让其减轻恐惧的目的。让案主坚持做家庭作业(改为爬至十二层)。

  步骤(3)、(第四次会面)如果上面两个步骤所示的活动还在案主的接受范围内,根据案主需要实行下一步方案——运用消防云梯车协助治疗。家庭作业继续进行(改为爬十五层楼梯)。

  步骤(4)、(第五次会面)结案评估阶段——主要是对前几次活动进行总结,与案主一起评估整个个案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则与案主协商结案并实施一些跟进计划完善整个治疗过程。

  2、动用的资源

  案主身边的朋友——主要是协助并监督案主完成家庭作业。

  五、达到目标使用的期限

  案主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以三个星期为限

  六、联系方式

  E-MAIL:447884540@

  手机:13401179706

个案工作计划优秀2

  一、案主资料

  姓名:

  性别:男

  年龄:10周岁

  性格特征:多愁善感、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瞻前顾后,性格内倾、封闭自保

  家庭职业背景:农民,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二、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心理阴影,性格转变,沉默寡言,一定的厌学情绪。

  背景材料:

  小杰家总共有三兄弟,他排老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那时姨妈家经济尚且宽裕,欣然接受,便承担起抚养小虹的责任。小虹聪明可爱,再加上得到姨妈(原为一名教师)的精心教育,一直保持着优秀的学习成绩,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表现活泼,令人喜爱。小虹在姨妈家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很喜欢姨妈家,也逐渐将姨妈当成自己的妈妈,并一直称呼姨妈为“妈妈”,自己的亲身父母会偶尔过来看望小虹,但小虹和亲身父母的亲热程度显然不如和姨妈亲昵,甚至在姨妈、亲身父母同在的场合下,小虹只是在姨妈那里撒娇,基本和父母感情疏远。为此,有不少亲戚朋友故意开玩笑似的询问小虹,比如,“小虹,你到底是谁的孩子?”,“你又不是你姨妈的亲孩子,应该和你妈更近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尽管并无恶意,但年幼的小虹无从回答,在多次受到这种问题的困扰下,小虹便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以沉默代替回答。某天,一个好事亲戚反复询问这类问题用来逗乐,小虹鼓足勇气回答了一些,后遭到亲戚的大笑,小虹当场情绪低落,终于忍不住流出眼泪,从此表现得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抚养小虹的姨妈后期因为家庭负担过重,曾要求小虹的父母将小虹带回家抚养,但由于小虹父母一直忙于在外打工(小虹的兄弟姐妹由爷爷一家照顾),事情一再耽搁,造成姨妈的一些不满与误解,因此对小虹的关爱不如从前。小虹更加情绪失落,因而导致在家和在学校

  积极性都下降了许多,成绩下降很快,逐渐有厌学情绪,整天无精打采,很少展现笑容。

  三、分析治疗理论模式

  针对小虹的这种状况,社工计划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这是因为小虹在成长过程中有未被解决的困扰,以及不好的经历压抑在内心里,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心理阴影,从而导致不合理的心理状态和处事态度。同时,心理社会治疗理论认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所持有的观念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其现实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因此了解个人早年经历对于了解其现在和将来都有很大帮助,同时,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家庭和社会角色对超我和理想自我的建立都有重要影响。小虹面对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与其早期经历的那件事情有关,并且一直被“亲妈”、“姨妈”等问题困扰,一旦能够好这些问题,将会有助于小虹的健康成长。

  四、案主需求

  由案主目前面临的困境可知,案主亟需对一些自己比较敏感的问题的解答,而且这些解答必须具有一定说服力,能够说服自己,还能够说服他人;其次,案主需要一个充满温暖与关爱的成长环境;最终需求是圆满解决两家人之间目前存在的矛盾,营造和谐的亲属关系。

  五、服务过程与计划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可按七天为一周期:

  1、建立关系(第一星期):社工开始与案主接触,并进行初次会谈。初次会谈时,工作者要全面了解案主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注意案主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运用相关技巧赢得案主的信任,可以通过与小虹玩一些小游戏,增强小虹对工作者的信任,工作者要在多种场合给予案主信心和希望,激励案主的成长动机,并制定治疗计划目标等。

  2、进行心理社会研究(第二星期):社工全面收集和案主的有关资料。需收集的资料包括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直接资料是指直接通过与案主会谈直接获得的资料,可以在与小虹进行初次和二次访谈时,可以使用宣泄治疗法,一方面让小虹不满的情绪和困惑得到宣泄,另一方面获得有用资料,但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要对宣泄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引导。间接资料是在访视案主家庭,包括案主的姨妈和自己亲身父母家。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案主的家庭情况、个人成长经历、个人的心理和生理情况、案主的内心冲突和目前的行为状况等。

  3、对案主及相关问题进行诊断(第三星期):在整理、归纳及分析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对问题的本质进行评估和推断。重点包括问题的性质、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过程;家庭环境与家庭心理动力;案主个人生活经历和行为特征等。在这一阶段,可以把握案主的喜好,尤其是案主比较关心的或比较敏感的问题,为下一阶段计划的实施做好铺垫。

  4、治疗(第四星期并持续一个月):工作者与案主进行深入接触,并对案主进行治疗。目标是减轻“人——情境”系统的功能失调,缓解案主郁闷的情绪;改善案主的社会及生活环境,增强案主的自我适应能力,促进成长。在治疗过程中,社工要重视案主的成长经历,积累起来的情绪冲突和不愉快等,努力引导案主去发现自己问题的来龙去脉,并帮助案主逐渐忘记过去不愉快的经历,比如那一件令小虹十分伤心的事情。在此可以帮小虹理清事情的过程,认清事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而亲戚们的玩笑并无恶意。

  同时,社工还要协助当事人修正不良的自我功能和超我功能,克服不良的自我防卫机制,鼓励小虹在面对问题是能够勇于回答,并且社工可以帮助小虹如何有技巧性的回答问题,通过一些情景模拟训练等来提高小虹的应变能力,和有效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社工还可以对小虹进行间接治疗,可以与小虹的姨妈及小虹的生父母进行沟通,包括给予小虹更多的关爱,多和小虹谈心,增强小虹的信心;协调好两家关系,并且尊重小虹的选择(愿意在谁家成长),还可以与小虹所在学校联系,通过改善小虹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来达到小虹不良行为的改变、人格的完善。

  六、成效评估

  主要通过观察和测量小虹的生活态度和性格变化进行评估,比如可以用一些测量表对小虹进行周期性测量,还可通过询问小虹的姨妈、生父母或老师同

  学了解小虹的近况。要对小虹的一些转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前后形成对照,吸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技巧与教训。

  七、社工反思

  由于该案例尚未实行,只是计划,因此,主要反思是如何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整套计划中,深深认识到理论知识的不足,在某些方面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但缺乏理论的储备而无法表达,因此以后需要加强理论素养。纵观整个计划,认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具有不少优点,例如效果会较明显,但可能花费的时间会更长,花费的人力物力资源会更大。

个案工作计划优秀3

  个案背景:

  案主**,男,17岁,武汉某高中高三学生,比较叛逆,厌学。

  小方小学时比较听话,成绩较好,学习生活不用父母操心。

  上初中后,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变得比较叛逆,喜欢撒谎,并且经常与同学打架。

  高中后经过同学认识了许多社会上的无业青年,经常逃学出去玩耍,渐渐喜欢抽烟喝酒,并经常出入网吧等地。还曾与校外青年一起参与过几次学校里的群架,在学校小有“名气”。

  高一结束后,由于逃学多次,并且参与打群架,被学校退学。后母亲为其安心学习,将其送到新洲的住读学校,但小方抱怨学校条件艰苦,母亲不忍儿子受苦,考虑到高考对艺术生的文化分要求比较低,小方小时候比较喜欢涂鸦,于是将其转回武汉的一所高校成为一名美术艺术生。小方则认为母亲的努力都是徒劳,自己根本不想学习,就算现在努力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绩,依然经常逃学。

  小方的父母喜欢打牌,小时候对小方的管教比较少。父亲是一名出租车晚班司机,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家庭收入以出租房屋和父亲的工资为主。小方变得叛逆后,其学习生活基本上都由母亲管教。小方的父亲在小方年幼时有出轨的经历(小方对此不知情),后来觉得愧对小方母亲,从此家中大小事务基本上都由母亲决定。

  父亲的管教也是比较顺从母亲的观点,小方对此经常无视,总是说“不要你管我”、“妈妈都没说我,你插什么手”。在小方的教育上,母亲基本上采取物质奖励和棍棒教育为主。

  初中时,在临近考试时经常会以“如果这次考到前15名,就跟你买……”之类的话激励小方学习,后来小方越来越不想学习,经常背着母亲逃学,经老师反应发现后,便威胁减少其零用钱,甚至多次与其发生肢体冲突。对于老师的电话反应小方在学校的不良行为,小方经常说老师对他不公*,就是因为自己没有给老师送礼,就处处针对自己。对于小方的这种借口母亲也比较认同,但同时认为自己的孩子也有不对。

  近期,小方与校外无业青年联系密切,参与一次抢劫,被派出所抓获,但由于情节轻微,没有参与实施,48小时候获释。

  小方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与母亲一同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

  资料收集:

  探访案主生活学习的环境,包括家人、老师、同学以及朋友,收集案主相关系统资料,做出以下评估分析。

  评估和判断:

  问题一、案主厌学,有自我放弃倾向,逐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

  表现为:初中时经常撒谎逃学,高中时与许多社会无业青年来往密切,经常参与打架,比较暴力。

  原因:父母在其小时候,长期对小方不加管教,后来母亲经常暴力教育,造成青春期的叛逆和偏差行为

  问题二、案主与其父母间亲子关系比较紧张

  表现为:小方经常无视父亲的管教,母亲从小比较满足小方的物质要求,随着孩子的叛逆程度增加,经常发生肢体冲突。

  原因:由于家庭中父亲的角色比较弱化,母亲溺爱孩子,教育方式以物质奖励和暴力为主,

  问题三、案主存在非理性信念,形成以个人为中心价值观,

  表现为:认为不顺心意的地方就是对方和自己作对,如学校里,老师对自己不公*,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表现暴力,欺负同学,成为学校的“小霸王”。

  原因:母亲从小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小方从小不愿吃苦,比较贪图享受

  服务目标:

  具体目标:帮助案主返回学校,迎接高三学习生活,逐步改掉暴力等不良习惯

  中期目标:*衡家庭中三个角色的关系,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改善亲子关系

  终极目标:协助改变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正确认识他人和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服务模式及理论基础:

  认知治疗模式中的理性情绪治疗和人本治疗模式,结合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1、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理论基础:

  (1)人天生同时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信念,情绪问题是由非理性的信念所形成的,每个人都具有改变自己思想、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2)情绪失调原因——ABC理论

  A诱发性事件

  B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

  C特定情形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治疗过程:

  (1)、心理诊断:帮助案主指出自己非理性信念是什么,认识非理性信念与自己目前行为的联系,

  (2)、领悟:承认这中非理性信念的存在性,帮助他认识造成各种情绪障碍的不合理信念及哲学根源。

  (3)、修通:采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目的是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

  (4)、再教育:改变求助者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5)、家庭作业:继续学习理性情绪治疗的模式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地对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进行分析理解和质疑,以此来巩固治疗效果。

  运用这种疗法,通过和案主辩论其非理性的想法,培养起其对自身价值观的正确认识,改变其对自我和别人的态度。

  2、人本治疗模式

  理论基础:个人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动力。

  “自我实现”是指对天赋、能力、潜能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

  通过该模式,使案主重新认识自我,积极开拓自己的能力。

  引导案主自我发觉自己的"潜能。

  3、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理论基础:

  1、家庭系统,家庭成员是家庭系统的组成部分

  2、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中存在的次系统、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及权力架构。

  3、病态的家庭结构,不良的家庭结构是造成家庭成员问题的真正原因。

  不良的家庭结构主要表现在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等方面。

  本案例中家庭结构呈现联合的倒三角结构。

  通过家庭会谈的形式,帮助家庭成员意识到目前不正常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后果,改变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干预技巧:

  在整个个案干预的过程中需要给予案主充分的理解支持、真诚、接纳、尊重等,保持良好的倾听。

  适时的自我坦露,给予案主回馈及肯定。

  在整个个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站到案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他的特殊生活环境,学会转换角色

  2、对于案主的非理性的想法和行为的产生不是一天的产物,所以在处理与争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要采用循序渐进的工作方式。

  3、充分的发动案主身边的网络支持系统和资源,从多个角度去协助案主的自我发展

  4、处理好与案主的关系不可以使其对我产生依赖的情绪,要做到助人自助。

  5、在个案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包括与案主,与案主家人以及与案主学校老师的关系。

  具体实施计划(预计每次会谈时间间隔一周):

  初次会谈(已完成):了解案主的心理特征,以及基本的情况。

  主要目标:熟悉案主,掌握背景资料,和案主之间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

  第一次会谈正式介入、了解情况

  主要内容:

  1、进一步具体的了解案主的心理状况,背景资料,以及在生活其他方面的状况。

  2、与案主一起明确问题和需求。

  3、征求案主的意见,一起制定目标以及改善目前的情况。

  第二次会谈总结过去、发现自我

  主要内容:

  1、帮助案主指出自己非理性信念,认识非理性信念与自己目前行为的联系,

  2、通过回忆帮助案主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上的优势,从而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

  作业:案主思考自己小时候学习的长处,曾经如何努力学习,并尝试按照这些做

  第三次会谈重新定义家庭结构、实现转变

  主要内容:父母参与家庭会谈,重新定义,认识家庭角色职责分工与权力,*衡三者关系,缓和亲子关系

  作业:父母反思从前由于夫妻关系导致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强化父亲的职责,父母与案主共同努力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

  第四次会谈:树立正确价值观,反思受到的不良影响

  主要内容:帮助案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作业:主动疏离与社会不良朋友的接触,逐步改变不良行为,不再欺负学校同学,不再以暴力解决问题

  第五次会谈:悦纳现在的自我,积极的生活

  主要内容:现在案主主动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所做作为,需要支持和鼓励。

  所以这次的任务定为积极的适应生活,接纳现在的自我。

  作业:通过每次时间的记录,体会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相信自己有改变的潜能

  第六次会谈: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

  主要内容:在上次辅导的基础上,改变其非理性的想法。

  正确的认识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如老师对自己的管教

  作业:每当老师批评自己时,先反思自己,老师是否有道理,公正

  第七次会谈: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主要内容:在前几次的基础上,规划自己的生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

  作业:写一份自己今后应该保持的好习惯,避免出现的一些变差行为,规划高三的学习目标

  第八次会谈:回顾过去,鼓励其取得的进步,并巩固个案的成果

  主要内容:回顾这几次的会谈内容,想想自己取得的成绩,并鼓励其巩固已有的成绩。

  结案:

  对本次个案进行评估,并且对于个案过程中出现问题和解决方法。

  评估方法:

  1、工作者观察,利用原来制订的计划表进行评估。

  2、案主的自述、认同感,对服务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

  3、督导老师的检测

  方案评估:

  本案例的案主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不正确的家庭教育,造成案主价值观认知偏差,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由于案主正处在叛逆期,来自社会会上许多不良的影响导致了案主的偏差行为,如暴力等。

  最后由于长期逃学,而厌学,重返学校时已经对自己失去信心。

  可见,案主的问题是由家庭和案主自身长期的共同影响所造成的。

  于是本计划书采用理性情绪治疗、人本治疗和家庭治疗结合的方式展开。

  首先帮助案主认识到自己的偏差价值观,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影响案主,帮助案主消除各种非理性信念,效果比较明显,见效快。

  但也存在工作者为了追求辅导效果,可能忽视案主的自我感受,使得案主处于消极被动地位。

  同时可能会由于工作者过快的介入案主价值观,导致案主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接下来的工作展开。

  然后结合家庭治疗改善案主成长的环境,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案主成长环境,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成长。

  但同时这种方法要求介入家庭层次比较深,针对本案例,案主父亲曾有出轨行为,而案主不知情的特殊情况,要彻底改善家庭成员关系难度大。

  最后在前几次已经取得的成绩之上,通过对案主进行人本治疗,帮助案主建立自信心,重返学校,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三学习。

  这种方法以案主为中心,帮助其发觉自身潜力,促成发展。

  但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前几次会谈后,案主内心变化成效要求较高。

推荐访问:个案 工作计划 菁选 个案工作计划 菁选3篇 个案工作计划优秀1 个案工作计划优秀100字 个案工作计划优秀1000字 个案工作计划优秀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