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历史典故12篇

时间:2023-01-13 15:30:06  来源:网友投稿

历史典故1  典故1、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历史典故12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历史典故12篇

历史典故1

  典故1、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典故2、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又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敬。

  典故3、千里送鹅毛

  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在路上,缅伯高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只剩几根鹅毛。到长安后,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奉上了鹅毛并赋诗“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这个典故比喻礼物单薄,情意却异常浓厚。

  典故4、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其住处请他,最后才等到诸葛亮。“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著名典故。

  典故5、车胤囊萤

  车胤是晋朝人,自幼聪颖好学却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于是他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车胤囊萤”也成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典故6、王恭身无长物

  王恭是东晋时的名士。他从会稽当官后回家,同族的一个长辈去看到他坐在一张竹席上便说,你从东边回来,应该有不少这种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一张。王恭将席子送给他,自己之后却只能坐草席了。那人听说后非常惊讶,对王恭说,我本以为你还有多余的竹席。王恭则回答,我为人*日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典故7、张良拜师

  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三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席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上来给他穿上。张良照做后,老人高兴地称他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太公兵法》。张良仔细研读,终于成为一代军师。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老敬老的著名典故。

  典故8、荀巨伯舍身救友

  荀巨伯是东汉桓帝时的贤士。一次他去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围攻城。他不肯独自逃跑,甘愿用自己的性命代替朋友的性命。胡兵大受感动,率军撤回,全城得救。荀巨伯对友情的忠诚也流传千古。

  典故9、管鲍之交

  春秋时,鲍叔牙是齐桓公的谋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经在齐桓公敌人的门下做事,失败后被俘虏。齐桓公让鲍叔牙做相国,他反倒大力推荐管仲。最终管仲做了相国,鲍叔牙则成为其手下,这段友谊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典故10、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许衡是元代理学家。有一次他在盛夏时走路,十分口渴,遇到路边有一棵梨树,别人都争着摘梨吃,唯有许衡独自端坐。有人问他,他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却有主人。别人所遗失的东西,即使有丝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

  典故11、程门立雪

  宋代时,程颐的学生杨时、游酢某次一同前往程颐家求教问题,来到老师家时却发现程颐睡着了,他们不忍打搅,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时天寒大雪,当老师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程门立雪”后来成为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典故12、范式张劭交友重诚信

  东汉时,张劭和范式一同住在太学里读书,是很好的朋友。学成别离时,两人约定两年后的中秋节中午在张劭家再见。两年后中秋,张劭杀鸡备饭,正午时范式果然从数千里外赶来。两人交友诚信的典故也由此流传。

  典故13、缇萦救父

  西汉时,官吏淳于意被判肉刑被押送上京。他的小女儿淳于缇萦坚持一路随父亲进京,为救父亲向汉文帝上书,最终令汉文帝废除肉刑,成为著名的孝顺典故。

  典故14、孟母三迁

  孟子幼年时,家附近的环境不好,其母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孟母三迁”后成为父母用心良苦培育孩子的典故。

历史典故2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

  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树木砍倒。

历史典故3

  春秋时期,子路问孔子:“卫君想请你帮他理政,您将先做什么?”孔子说:“先正名分。”子路说:“老师,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么好正的?”孔子说:“你真鲁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教化不兴,教化不兴则刑罚不当,刑罚不当则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名”。后以“名正言顺”谓作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历史典故4

  屈原发米

  诗人屈原在幼年时期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时正逢连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时有沿街乞讨、啃树皮、食埃土者,幼小的屈原见之不禁伤心落泪。

  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碗瓢、布袋接米,将米背回了家。

  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现家中粮仓中的大米越来越少,他很是奇怪。

  有一天夜里,他发现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便将屈原叫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屈原把家里的米灌进了石缝里。

  父亲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官,把楚国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自此屈原勤奋治学,*后楚王得知他很有才能,便召他为官,管理国家大事。他为国、为民尽心尽力,被后世之人称颂,真正做到了由小善转为大善。

历史典故5

  1.金屋犹自赋长门——陈阿娇与汉武帝

  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姑母的女儿,武帝五六岁时曾说如能娶阿娇为妻,就建一座金屋把她藏起来。汉武帝登基,立阿娇为皇后。阿娇因妒忌卫子夫得宠,多方离间武帝与卫子夫的关系而被废黜,退居长门宫,不再得幸。阿娇想恢复昔日的专宠,就以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呈献武帝,企望复得宠幸。典出司马相如《长门赋》。

  2.花丛懒顾又几人——元稹与韦丛

  唐代诗人元稹与韦丛夫妻恩爱,妻子27岁时不幸早逝。元稹心失所爱,却难忘旧情,对女色再无眷恋之意,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和怀念。典出唐代元缜《离思》:“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泪酒倾盆长城新——孟姜女与杞梁

  孟姜女是秦代杞梁的妻子,秦始皇筑长城,把死去的杞梁埋在长城下。孟姜女送寒衣来到长城,知道丈夫已死,就对着长城大哭。十日后,长城崩塌。露出了杞梁的尸骨。典出民间传说。

  4.银汉清浅两下分——织女与牛郎

  织女是王母的外孙,牛郎是人间的一个孤儿,后两人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玉帝大怒,就把织女抓回天上,牛郎在后追赶,王母拔出金簪,画成天河,从此两人天各一方。每年乞巧节时,喜鹊搭桥让两人相会一次。典出民间传说。

  5.青衫湿遍泣孤坟——纳兰性德与卢氏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与卢氏婚后美满和谐,但好景不长,结婚三年时卢氏因难产去世。卢氏的离世给了纳兰性德极为沉重的打击,半个月后,纳兰性德写下了《青衫湿遍·悼亡》一词:“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如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表达了对亡妻的一往情深,同时也流露出难以排遣的伤痛。

  6.金石录成声声慢——李清照与赵明诚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和赵明诚婚后两情相悦,情投意合。两人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并撰写整理《金石录》一书。后金兵南侵,赵明诚在南下赴任途中不幸得病而死。李清照悲痛欲绝,怀着对丈夫的无限怀念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怎一个愁字了得!”

  7.孔雀年年东南去——刘兰芝与焦仲卿

  刘兰芝与焦仲卿真心相爱,可偏执顽固的焦母却对她百般挑剔。刘兰芝毅然请归,焦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就劝说刘兰芝暂避娘家,待日后再设法接她回来。分手时两人盟誓永不相负。谁知刘兰芝回娘家后,趋炎附势的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的儿子。焦仲卿闻讯赶来,在太守儿子迎亲当天,两人双双殉情而死。典出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8.三生石畔养花魂——林黛玉与贾宝玉

  林黛玉与贾宝玉是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小说中写林黛玉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棵绛珠仙草,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日以甘露灌溉,后来又受天地精华和雨露滋润而修成女体,心中郁结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后神瑛侍者下凡,绛珠仙子愿随他去世间走一遭,将毕生眼泪还给他。以报灌溉之恩,最后林黛玉为贾宝玉泪尽而死。

  9.扇底桃花又一春——李香君与侯方域

  明代诗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一见倾心,留赠扇子做为定情物,不久纳李香君为妾。因时局变化,侯方域远走他乡,李香君就天天手持定情扇等侯方域归来。阉党阮大钺为泻私愤,强迫李香君嫁人,香君誓死不从,头撞楼柱,血溅定情扇。友人深为李香君的贞烈品性感慨,将扇面上的血痕点染成桃花。后清军南下,侯方域降清,李香君下落不明。

  10.《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译文】您出生的时候我还未出生,我出生时您已经老了。我们年龄相差悬殊,不能谈婚论嫁,所以当我们相逢时,您遗憾我出生的太迟,而我遗憾您出生的太早。您出生的时候我还未出生,我出生时您已经老了。遗憾不是同一时期出生,年龄相差不大,可以天天与您相携手而行。您出生的时候我还未出生,我出生时您已经老了。我在天涯遥望着您,您远在海角。您出生的时候我还未出生,我出生时您已经老了。恨不能一天化为美丽的蝴蝶,夜夜歇在花草上。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这首诗是感叹两人相爱却不能长相守的无奈辛酸。我觉得诗中的无奈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差距,还有距离的远近,此诗和流传于网络的《最远的距离》有异曲同工之妙。《最远的距离》全诗如下: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出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做毫不在意。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息,却还装做毫不在意,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在你和爱你的人之间,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瞬间无处寻觅。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无法相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历史典故6

  每年农历四月间,公历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时开始。民间习惯把它作为夏季的开始。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庄稼生长渐旺,多进行棉花等作物的中耕管理。农谚:“立夏三朝遍地锄。”并以立夏日之阴晴占卜一年的丰歉。河南有“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的农谚。 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那么,关于立夏的由来有什么呢?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迎夏仪式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有关立夏的历史典故有关立夏的历史典故。

  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崔S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立夏“称人”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

  民间相传诸葛亮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吒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有关立夏的历史典故素材库。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

  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世界。

  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历史典故7

  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冯谖的人,他因为贫穷已经快活不下去了,于是他便来到当时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的门前,说自己想当他的食客。孟尝君就问他了:你有什么爱好吗?”他说没有。孟尝君又问:“你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吗?”他还是回答没有。孟尝君一听就觉得有点好笑,一个什么才能都没的人也敢来我家?当时处于自己的仁德,他还是答应了冯谖的请求。

  来到孟尝君的家里后,因为家里的办事人员认为孟尝君并不喜欢他,于是就随便给他点剩菜剩饭打发他。冯谖就三次用弹铗唱歌的方式向孟尝君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一次比一次都要过分,皱眉的人都十分厌恶并讥笑他,但孟尝君还是满足了他所提的各种无理的要求。其实冯谖做这一系列事情都是为了测试孟尝君的胸襟和眼界,现在他眼界可以肯定孟尝君却是想做大事的人。于是他此后便尽心辅佐孟尝君成就大业。

  这个故事个我们的启示是,作为一个领导人,要有宽宏的气魄和广大的胸襟,对于下属的要求应该尽量满足他们。就像孟尝君那样,对于冯谖提出的各种要求都能及时满足他。正史因为有了这样的领导,冯谖才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来帮助自己的上级,而且是忠心耿耿,丝毫不敢有懈怠。

  当然这里的冯谖也是有非凡智慧的人物,他会考察自己应该要辅佐的人是否值得自己倾尽全力来帮助他,也就是说他懂得把自己的能力用在最恰当的人和事上,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最大价值。

历史典故8

  有一年元宵节前夕,乾隆帝让每位大臣都糊一盏灯,上面写好谜语、对联或诗文送进宫来,让大家一同欣赏,共度元宵佳节。

  到了元宵节这天,各式各样的彩灯挂满了御花园。乾隆与文武百官在御花园里走动,就好像是在灯海里神游。他们每到一盏灯前,或赏诗,或猜谜,或对句,不时发出一阵阵酣畅的笑声。文武大臣众星捧月般地陪着乾隆帝来到纪晓岚献的彩灯前,只见上面挂着一副灯谜对联,上写: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即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满朝文武看了这副灯谜对联,立刻收敛了笑容,皱起眉头,他们都被难住了。

  既爱对句又喜猜谜的乾隆帝,这时也没了辙。君臣一起,搜肠刮肚,绞尽了脑汁,但猜来猜去,还是不知所云。最后,只得让纪晓岚自己揭开谜底。

  原来,谜联是打两个字,上联是“猜”,下联是“谜”。

历史典故9

  【出处】(宋代)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

  【释义】炭:木炭。在寒冷的下雪天给人送去木炭,以供取暖。比喻在别人极其困难和危急的时候,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历史典故】

  宋太宗即位后,因其深知创业的艰难,故生活非常俭朴,甚至禁止在皇宫之中使用金银做装饰品。他也很能够体会百姓的甘苦,处处为百姓、为社稷着想。

  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冷,鹅毛大雪下起来没完没了。宋太宗在屋子里,身上披着狐狸皮外套,仍然觉得浑身发冷,宫外更是天寒地冻。太宗命人端来取暖的火盆,奉上温热的美酒。他烤着火,品尝着美酒,忽然看到院中树上的枯枝随着寒风,被吹落到了地上。他心中不禁一动,暗想:这么寒冷的天气,汴梁城中的百姓,有许多缺柴少米的,他们的日子要怎么过呢?

  想到这里,他马上下令召府尹进宫,他对府尹说:“如今天寒地冻,城中那些缺衣少食的百姓如何受得了?你马上带些衣食和木炭去城中走走看看,帮助那些无法过冬的人们,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府尹领旨,带领衙役,备好衣食和木炭,给有困难的人家都留下足够的东西。受到救助的百姓感激万分,于是,便有了“雪中送炭”的佳话。

  【成长心语】

  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人们总是乐于好上加好,做那个锦上添花的人,这样既显示了自己的好,又不会有任何的危险性。相比之下,雪中送炭则有了一定的危险性。但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遭受挫折,如果*时你所做的只是锦上添花,那么当你落魄的时候,就不要指望别人会对你伸出援手。锦上添花是可有可无的,雪中送炭却如救命稻草,在你有能力的时候,以一颗体恤的心去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才是最大的善意。

历史典故10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

  【释义】蹊:小路。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出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就能感动别人。

  【历史典故】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为汉王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他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

  李广虽然身居高位,战功显赫,却从来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士兵因此都非常爱戴他,愿意在他的部下,听他的指挥。

  李广能征善战,冲锋陷阵,素有“飞将军”的美称。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北方防守,抵抗匈奴的侵略。李广行动快,箭法精,忽来忽走,敌人摸不准他的路子。因此,匈奴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飞将军”。李广做北*太守时,匈奴人害怕李广,不敢进犯。

  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成长心语】

  李广的一生可谓是奉献的一生,他虽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不善言谈,只是默默地习兵练武守边防,他用真诚、高尚、严于律己的品德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我们在感慨的同时,也要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做人最大的难题是管好自己,但是李广做到了,自律精神的光辉感染了他周围的人。自律是成功者的共同特征,如果我们能够像李广一样做到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个人也都能够获得成功。

历史典故11

  雍正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没有当过太子。整个康熙朝只有康熙的二儿子曾被两度立为太子,但最后因图谋不轨被康熙废掉了,其他人都没有当过太子。

  一、雍正即位

  说法一,修改遗诏说。在单田芳的《童林传》,梁羽生的《弹指惊雷》等作品中,都把雍正的继位写成由国舅隆科多将正大光明匾后康熙遗诏中的“传位十四皇子”改成“传位于四皇子”。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种说法在民间形成了绝对的权威。但是细细想来,这简直纯属胡编乱造。首先,繁体中“于”作“於”,以十改於具有绝对的难度。而且这里可以将纪连海推翻纪晓岚讽刺和珅家“个个草包”的故事作为佐证。有故事说,和珅建一亭子,请纪晓岚题字,纪题曰“竹苞”。于是便有了赞美纪晓岚聪明绝顶,骂和珅家个个草包(将竹苞拆开)的"传说。但是繁体个作个,竹字拆开不是字,可见两个故事一样,只是今人的主观臆断。其次,根据道光帝立储诏书“皇四子奕宁立为皇太子,皇六子奕?封为亲王.”诏书以汉满两种文字书写。所以,在清代“十四皇子”称呼不对,而应是“皇十四子”,但如果称呼皇十四子,遗诏便无从改起,更重要的是,满文的十和于没法互该。再次,据清史稿记载“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御乾清宫,密书上名,缄藏世祖所书正大光明匾额上”:“雍正十三年八月,帝崩,庄亲王允禄等启雍正元年立皇太子[即乾隆]密诏,宣诏即位。”这是最早秘密立储的记载,——将立储遗诏置于正大光明匾后始于雍正,至于是否这种做法更早始于康熙末年,没有任何文字记录。至此,可以毫无疑问的说,修改诏书说,纯属子虚乌有。

  雍正皇帝

  说法二,改诏篡位说。就是说,雍正篡改康熙遗诏,篡夺皇位。那就不合法了,这种意见也有理由,第一个理由康熙让雍亲王代他天坛祭天,不能证明把皇位让他继承啊,那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就是军事了,那他派他皇十四子做抚远大将军,按照这个逻辑那也是让继承皇位,所以这个理由不成立。第二,刚才说康熙临终前那个口谕,宣读口谕的时候,雍正没在场,因为雍正在天坛斋戒所要祭天,所以雍正没在场,但是就在这一天,雍亲王三次奉召到畅春园去见他父亲,上午八点钟左右,第一次见到他父亲。《清圣祖实录》有记载,康熙对雍亲王说,“朕病势日臻”,就是说我的病的情况逐渐见好,那这说明康熙这时候还不糊涂,还能说话,但是为什么没有告诉雍正说,你将来继我的位呀?有人说康熙保密,他跟七个儿子和尚书隆科多说了,怎么会跟继承人保密?不可能的。所以这些学者就说,康熙的这个谕旨是伪造的。

  说法三,就是刚才说那个康熙遗诏,在康熙54年的时候,康熙颁布一个诏书,很长。最后康熙说“此谕已备十年,若有遗诏,无非此言”。现在看到的这个康熙的遗诏,基本上是这个谕旨的文字。也有不同的意见。就是最后加了一句话,就是我们刚才说那句话:“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这些学者就提出来,你这个康熙遗诏应该是康熙死之前就做了,他要同意,可是康熙死的时候没有宣布。康熙13号故去了,16号才拿出来,那这中间你雍正做了手脚。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康熙的这个遗诏,漏洞百出。怀疑前头那些文字是康熙的,后头关键这句话是雍正加上去的。

  说法四,参汤弑父说。有一种说法,康熙染疾,养病畅春园,后四皇子胤禛进参汤一碗,康熙服用后,不久便驾崩。但是据记载,颇懂医术的康熙生前并不爱食人参,他曾说过,人参对南方人合适,对北方人并不适合,[见康熙《起居注》]江宁织造曹寅病重之时,苏州织造李熙曾上奏康熙代请赐药。康熙在奏折中就曾批示道:“曹寅元肯吃人参,今得此病亦是人参中来。”康熙不喜人参对于暗中关注着父皇的雍正来说.不可能不知,俗话说,送其所爱,投其所好,故参汤弑父之说也无法立足。

  说法五,年羹尧遗子说。一种说法是,雍正之母德妃入宫八月即产下雍正,因而有人怀疑年羹尧曾与德妃私通,所以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改诏的事是年羹尧干的。对于这种说法,也是后人胡编乱造的一段风流韵事。首先,当雍正还只是亲王时,就曾在信中大骂年羹尧是个恶少。试想,儿子怎会骂父亲恶少呢?更加有力的证据是在雍正《起居注》一书中曾有言“朕长于年羹尧…..”因此断言,从雍正是私生子说到年羹尧助其继位说纯属后人主观臆断。

  二、对雍正正常继位的推理

  首先,人们怀疑雍正主要是因为他继位后对兄弟和隆科多以及年羹尧的做法。他登基后,其余六个兄弟或被软禁,或被迫害,特别是十四皇子,从**前线赶回北京后,雍正直接将其囚于景陵。但这些从维护皇权角度看完全讲的通,如果不除异己,如何保住皇位?而对于年羹尧,《清史稿》记载:“羹尧才气凌厉,恃上眷遇,师出屡有功,骄傲……入觐,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跪道送迎……公卿跪接于广宁门外,年(羹尧)策马过,毫不动容;王公有下马问候者,年颔之而已。世宗前,亦箕坐无人臣礼。”《清代轶闻》作者说“年挟拥戴功,骄益盛”。且年羹尧扼守巴陕重地,实力逐步扩大,而雍正这个人本来就很挑剔,疑心病也很重,他怎能养虎为患呢?而要解释杀隆科多的原因,首先要承认,兄弟七人有过皇位之争,而且,在争斗中有过阴谋,且隆科多是每个阴谋的参与者,特别他亲自负责了对每位皇子的囚禁。但是雍正继位后,远不如预想那样,朝中许多反对派借皇子遭到囚禁滋事。于是,雍正便杀了代罪羔羊隆科多,既除了心腹大患,又*息了朝中的部分争议。

  其次,现存的康熙传位遗诏是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其中写明“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这恐怕是雍正正当继承大统最有力的证据;但有人怀疑其为雍正伪造,但是有一点,雍正在继位五年后曾经说,康熙驾崩前曾将七位皇子和隆科多诏至榻前,宣布立四皇子为新皇。而雍正五年,除两位皇子逝世外,其余尚在人间。如果雍正是将一个极其容易被拆穿的谎言公布天下,那么造成的动乱可想而知。即使他是皇帝,当他登基的前提不合法后,还可以立足吗?况且,其余皇子虽身陷囹圄,但肯定也不会少了支持者。如果雍正要这样博弈,那么他是去拿一堆黄金去赌一堆垃圾。

  再次,弘历天资聪颖,胆色过人,自少年起,就跟随在康熙左右,由康熙亲自教导,深受康熙喜爱,成为密立的储君。于是,出于让弘历顺理成章继承皇位的原因,让已上年纪的雍正登基也似乎理所应当。但是,这也只能是佐证,不可能有任何事实依据。

  经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各种版本的传说已经不攻自破,且雍正谋权篡位说证据匮乏,而其顺理成章继位的说法,史实记载清楚,而其做法亦可解释的通,故我认为雍正正常继位,传说只是后人的臆断或者当时人的栽赃。

历史典故12

  事例内容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也是楚襄王的大臣。

  一次,楚襄王听到人们议论宋玉行为不端,就把他找来说:“别人对你很不满,你应好好反省一下。”

  宋玉回答:“大王,您先不要责备我,请您听我讲一个故事:在咱们楚国国都郢城,来了一个唱歌的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这样通俗流行的曲子,随着他一起唱诵的有几千人;后来,他唱《阳阿》和《薤露》这样比较文雅的曲子,跟随他一起唱的只有几百人;而当他唱《阳春》和《白雪》这样高雅的曲子时,能够跟随他一起唱的人仅有几十人而已!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曲子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那些*庸的人怎么能够理解我宋玉的行为呢?”

  楚襄王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就不再追究了。

  解读

  成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和“曲高和寡”就是从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阳春白雪”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浅近的文艺作品。“曲高和寡”比喻知音难得,后亦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这则故事阐明了一个道理:高雅的艺术或者有个性的人,暂时不被多数人理解和接受,是常有的事,我们不应因此而简单地否定它;而对于艺术家来说,也应当植根于大众,让艺术不再“曲高和寡”,而是变成“与民同享”的文化产物。


历史典故12篇扩展阅读


历史典故12篇(扩展1)

——历史典故作文12篇

历史典故作文1

  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女邂逅,后来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历史典故作文2

  “千轴不如一书”

  北宋文人柳开年轻时,尚气自任,贪图虚名。有一年,他去参加科举考试,穿着象征士人身份的华丽衣服,把自己撰写的数千轴文章用车推着,以引起主考官的`注意。没想到,主考官读了他的文章后,觉得意境一般、文采**,远不如他的衣服华丽。而另一位应试举子张景却沉着稳重,不事张扬,仅从衣袖内拿出一篇极短文章呈给主考官。主考官读后拍案叫绝,连连称赞,立刻把张景的文章评为优等。“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一时成为文人士子趣谈。

历史典故作文3

  鸡鸣狗盗(jīmínggǒudào)

  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被扣留在秦国;他的一个门客装狗夜入秦宫;偷盗出已经献给秦王的`狐裘;送给秦王的一个爱妾;孟尝君才获得释放。又靠一个门客装鸡叫;骗开了函谷关的城门;才逃回齐国。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历史典故作文4

  春节降临,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其实,关于*的春节,以及春节的各种习俗,都有很多奇妙动人的神话故事,快要过年了,爸爸妈妈也可以给宝宝讲讲这些关于压岁钱的历史典故

  压岁钱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1、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2、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历史典故作文5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已经是尽人皆知了。这个历史故事说的是:传说在春秋时期的一场战争中,吴国打败了越国,吴军把越王勾践包围在会稽山上,致使越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忍辱求和。从那以后,越国成为吴国的臣国,并受控于吴国。越王勾践像奴隶一般在吴国宫中服役3年,后来吴王免去了勾践的罪,让他回国去了。为了不忘亡国之痛、报仇雪恨,勾践在屋顶上面吊了一个苦胆,无论是出是进、是坐是站,就连吃饭睡觉,也要尝一尝苦胆之味,用来激励自己的斗志;他还既不用床,也不用被褥,累了,便睡在硬柴堆砌的“床”上,以此锻炼自己的筋骨。越国最终灭了吴国,就是因为勾践这十多年的磨炼并实行了各种得力措施。

  闻名于天下的不仅仅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还有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号楚国贵族墓的越王勾践青铜剑。考古工作者在挖掘的时候发现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有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现代的击剑运动用的剑则与*古代的宝剑有很大区别,它比的不是剑的锋利程度,而是用剑技巧。为了满足人们对击剑的爱好和需要,又不至于伤害生命,剑身一般较短,并且是呈菱形或长方形的钝头,分为重剑,花剑和佩剑三种。运动员穿戴击剑服装和护具,在击剑场上以一手持剑互相刺击,被先击中身体有效部位的一方,为被击中一剑。

历史典故作文6

  十六国时期南燕刺史鞠仲,为了讨好皇帝慕容德,奉承道:“陛下乃中兴之圣主,跟少康、光武帝差不多。”慕容德就让左右的人赏赐鞠仲帛千匹,鞠仲感到赏赐太重,正在谦让,没想到慕容德却说:“你知道跟我开玩笑,难道我就不知道跟你开玩笑?你对我说的不是实话,我赏你的也是虚数。”鞠仲拍马屁没边没沿,被皇帝狠狠戏弄了一番。

历史典故作文7

  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

  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凌波微步

  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著,而在长兄曹丕当政以后,备受猜忌,郁郁不得志。他的《洛神赋》是一篇传诵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写洛神的步态之美云:“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足迹之态十分传神。

  后人遂以“凌波微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轻盈。

  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恐国破后,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隋灭陈后,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徐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

  后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咏絮才高

  东晋政治家谢安全家聚在一起,正值户外雪越下越大,谢安兴致勃发,就指着外面的飞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接着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大加赞赏,夸奖侄女才思不凡。谢道韫是东晋有名的才女。

  柳絮随风飞扬,壮似飞雪,用以比喻纷飞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誉妇女有诗才为“咏絮才”。

  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女邂逅,后来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秉烛夜游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趕,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

  镜花水月

  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如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

  青梅竹马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长干行》中描写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从住地长干跋涉数百里远路,到长风沙迎接丈夫。诗的开头回忆他们从小在一起亲昵的嬉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来表明天真、纯洁的`感情长远深厚。

历史典故作文8

  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马绍良的"人在朝中做官。他年轻气盛,自以为博学多才,满腹文章,经常在同僚面前卖弄自己,因此得罪不少人,皇帝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时有耳闻。

  这天,皇上把马绍良召进后殿,闲聊几句后拿出一首诗对他说:“听说爱卿才学出众,且看这首诗写得怎样?”

  马绍良不知道这是皇上的诗作,只草草看了一眼,见其中有两句是:“明月上竿叫,黄犬宿花蕊”,他不假思索地说:“这诗不通!明月怎么会上竿叫,黄犬怎么能宿在花蕊中呢?”

  “那么,以爱卿高见,这句诗改如何改呢?”皇上不露声色地问。

  马绍良说:“就改为‘明月上竿照,黄犬宿花荫’。”

  皇上听了,微微一笑,说:“爱卿才学疏浅,不配在京为官。”于是,马绍良被贬三级,发落到福建漳州做太守去了。

  马绍良自认晦气,但也满肚子不服气,无奈圣命难违,只好带着家眷到漳州去赴任。

  一天,他来到闽南一座山岭下休息,忽然看见山道旁野花团簇,争奇斗艳,便随手折了一枝花,他往花蕊中一看只见一条黄绒绒的小虫儿在花蕊中蠕动,便问身边的轿夫:“这是什么虫子?”

  轿夫一瞧,笑着说:“它叫黄犬虫,专爱往花蕊中钻。”马绍良一听,一下子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天很快黑了,马绍良心事重重,无心赶路,便找了一个小店歇了下来,回想起白天的事情,他久久不能入睡,就到窗口赏月,这天晚上,碧空如洗,只见一轮明月照着在晚风中摇曳的翠竹,缓缓升上了天,正当月儿挂在半空的时候,不断传来鸟儿悦耳的叫声,他听了好长时间,似有所悟,叫来店主,问道:“这是什么鸟在叫?”店主回答说:“这是明月鸟,这只有在月亮当空时才叫,所以人们叫它‘明月鸟’。”

  马绍良听了,心里惭愧万分,这时才明白皇上为什么把自己贬到闽南做官。

  马绍良年逾古稀后,辞官回乡,他特别后悔自己年轻时的狂妄浅薄,便时常对人们说:“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我生在北方,不知南方事,到了南方,才知天之高,地之厚,自己所知道的,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一个人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自以为是啊!”

  从此,“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便在人们中间流传开了。

历史典故作文9

  事例内容

  戴震是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戴震治学广博,见解独到,他对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的学说进行了质疑和抨击,梁启超称之为“前清学者第一人”。

  戴震十岁才会说话,但他能“过目成诵”,学习知识喜欢追根究底,敢于怀疑和批判传统的经典。他在私塾学习时,听老师讲授《大学章句》。讲完《右经一章》,老师说:“这一章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述的,下十章是曾子的话,由曾子的学生执笔记录的。”

  戴震问道:“老师,凭什么说这一章是孔子的话又由曾子记录的?又凭什么知道以下十章是曾子的话,由曾子的学生执笔记录的"?”

  老师告诉他:“这是先儒朱熹的注释里写的。”

  他又问:“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

  老师答:“南宋。”

  他追问:“孔子和曾子又是什么时代的人?”

  老师答:“东周。”

  他又追问:“周与宋相距多少时间?”

  老师答:“大约两千年吧!”

  戴震接着又问:“既然时间相距这么远,那朱熹怎么会知道两千年以前的事情呢?”

  老师无言以对。

历史典故作文10

  廉颇负荆请罪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fǒu,一种瓦器,可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

  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正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让点儿。”

  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历史典故作文11

  1、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13、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

  14、“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子牙之交。

  15、“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16、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历史典故作文12

  夸父逐日

  夸父,古代神话中的"人物。逐日:追赶太阳。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表现了古代人民决心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坚强意志。比喻决心大或自不量力。语出《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为使光明永驻人间,翻山越岭,跨河涉泽,追赶太阳。也不知走了几千几万里,他才追到禺谷(今灵宝秦岭山下),就是太阳落下的地方。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就在他面前,他被炎热炙烤得口干舌燥。于是,他就去喝水,喝干了黄河、渭河的水,还不解渴,又向北方奔去,想喝那大泽里的水。

  夸父没有到达目的地就渴死了。临死前,他把手杖扔在路边,手杖立刻变成一片桃林。死后,他的尸体化成了一座高山,后人名其曰夸父山。桃林,约当今河南灵宝以西、陕西潼关以东地区。商朝灵宝为桃林,周朝名桃林塞。夸父山位于今灵宝阳*镇东南十公里处。现夸父山下有一村庄,村前立有清代石碑一座,碑铭:夸父村。


历史典故12篇(扩展2)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 (菁选12篇)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

  管鲍之交

  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之交。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后,公子纠死,管仲被囚禁了起来。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后管仲在齐国为相掌政,助齐桓公成为霸主。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2

  楚王问鼎

  《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不得不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竟骄横地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鼎是古代国家的权利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3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他也死去。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绣针

  杜甫曾这样评论过大诗人李白写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意思是说,李白要是提笔写诗,风雨都惊动了,诗写成之后,连鬼神都感动得哭泣。

  那么,李白是不是天生就那么聪明?是不是他从小就懂得刻苦学习?都不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

  有一天,李白在学的路上,看见一位老妈妈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李白很奇怪,不明白老妈妈磨这根铁棒干什么,于是他就走上前很有礼貌地问:“老妈妈,您磨这根铁棒干什么呀?”老妈妈头也不抬,还在一个劲地磨:“我的绣花针丢了,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一听吓了一跳,说:“这可太不容易了!”老妈妈抬起头来:“铁棒磨成针是不容易,可是,时间长了就可以磨成针了”。

  从铁杵磨成针,李白想到了做学问。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做得到。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自己的学问就一定会有长进和建树。以后,李白再也不逃学了,他每天苦读诗书,终于成为*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出自:1.《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 就是说自己知道好的东西 一定要告诉大家或者身边的朋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4

  周公吐哺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他曾两次辅佐武王伐纣,武王崩,又辅佐成王摄政,制礼乐,天下大治。据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成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典范。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5

  车同轨、书同文

  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统一了*,自称“始皇帝”。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大兴土木。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6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次诸侯会盟的盟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说指齐桓公,晋襄公,楚庄公,武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7

  鸿门宴

  指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项羽在宴会上欲杀刘邦,但刘邦成功逃遁而去。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后人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8

  合纵连横

  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在纵横家苏秦的游说主张下,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结成联盟,“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则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用“连横”瓦解联盟,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9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当初到汉时不为刘邦重用,于是逃走,谋士萧何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称帝之后,以韩信谋反为由将他将为淮阴侯,后萧何与吕后设计将韩信处死。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0

  淝水之战

  十六国时期,北方前秦的君主苻坚率80万军队攻打东晋,秦晋两军夹淝水对阵。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率8万北府兵迎击。晋军要求秦军后撤,以便渡河一决胜负,秦军撤退之际,晋军渡水突击,秦军大败,连听到“风声鹤唳”也以为是晋军到了。此战直接导致前秦衰亡,东晋则此后数十年间再无外族侵略。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1

  炎黄子孙

  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二族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炎黄子孙。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2

  语句出自《周易》第二卦:坤卦。全句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整句意思是说,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承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

  古大德教人改心,现在人叫调整心态,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当以善念,当每晚省身,害人伤人之心切不可有,助人谅人之心还须思之,道家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人还是广积德,深积阴德为好,信仰“德”没亏吃的,德的能量甚大,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易经》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朱子治家格言》说“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人还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要做事就要利儿,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正所谓吃大亏得大福,不吃亏不得福。佛家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蜀先主给傻儿子阿斗留下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箴言,但阿斗不信不听,最终亡国奴一个,回归道德信仰才能根治当下芸芸众生之疾。


历史典故12篇(扩展3)

——杭州历史典故

杭州历史典故1

  做个美食家,除明白味之外,还得讲究色香,更需异悟其意境。杭州为文化之邦,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每一名菜必有历史渊源,所谓‘一菜一典,不论是来自民间百姓,还是来自乾隆皇帝。

  龙井虾仁:

  一天,乾隆微服私访,在杭州茶农家喝到一杯龙井新茶,深感清香可口,趁人不备,暗抓了些茶叶离去。后来在市内餐馆用膳,叫店伙计用此泡茶。店伙计看到乾隆内着的龙袍外露一角,急忙告诉店主。店主正值烹调虾仁,惊慌竟把店伙计手中的茶叶当作葱末撒到锅内。想不到这道茶叶虾仁色泽雅丽,滋味独特,吃得乾隆点头称好。此后,这道菜肴便成了杭州名菜而流传至令。

  西湖醋鱼:

  相传古时有宁氏兄弟,满腹文章,隐居在西子湖畔以打鱼为生。当地恶棍赵大官人见宁嫂姿色动人欲霸占,施计打死其夫。宋弟为报兄仇向官府告状,结果落得一顿棒打。宋嫂劝叔外逃,行前特意用糖、醋烧制了一条西湖里的鲲鱼为他钱行,勉励他苦甜毋忘百姓辛酸之处。后来小叔得了功名,在一次宴会上介然吃到甜中带酸的特制鱼菜,终于找到了改名陷遁的嫂嫂。于是,他就辞去了官职,重新过起捕鱼为生的渔家生活。烹制西湖醋鱼一般选用西湖鲲鱼作原料,烹制前饿养两天,使其排净肠内杂物,除去泥土气。烹制后鱼肉嫩美,带有蟹肉味。

  宋嫂鱼羹:

  宋高宗禅位后,常来西湖玩赏。一日,泊舟苏堤,偶起鲈鱼之思,即命制鱼羹品尝,果然味美,便赐银百文。消息传开,缙绅豪贵纷纷下顾,宋嫂遂成巨富。宋嫂鱼羹以鲜鲈鱼肉加火腿丝、笋丝、香菇丝、鲜嫩润滑,有赛蟹羹之说。

  东坡肉:

  苏东坡喜食猪肉,元丰三年贬官黄州时,曾逗趣写下《猪肉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元右四年,苏轼为杭州地方官时,筑堤建桥,疏通西湖。百姓为了感谢这位太守,抬猪肉,挑火酒来慰劳。苏轼叫家人把猪肉切成方块用他的烹调方法连酒一起烧制,分给民工。民工吃后都感到此肉酥香味美,就把它称为:东坡肉。


历史典故12篇(扩展4)

——成语历史典故10篇

成语历史典故1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成语历史典故2

  箕山之节

  箕山是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典出《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后因“箕山之节”谓隐居不仕的节操。

  西汉末年,小有才气的薛方一度担任郡椽祭酒,朝廷多次想起用他,他都不愿离开。

  后来,王莽用豪华大车高标准去迎接薛方。薛方客气地谢绝使者说:“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

  二竖为虐

  春秋时鲁成公十年(前581年),在位十九年的晋国国君晋景公突然得了重病。宫中的御医看到病势很凶,又吃不准是什么病,一个个束手无策,没人敢下药。晋景公的太子、后妃、文武群臣都十分着急。

  这时,大夫魏锜的儿子魏相来见景公,说:“我知道秦国有位名医名叫高缓。他是神医扁鹊的门徒,对各种疾病都很有研究,尤其擅长医治各种疑难杂症,现在是秦国的宫廷御医。要想治好大王的毛病,非此人不可,大王为什么不派人去请他呢?”

  在场的几个文武官员听了,十分惊讶,说:“现在秦晋不和,秦国成了我们的敌国,怎么会肯派良医来给大王治病呢?”

  魏相回答说:“体恤彼此间的灾患,可以改善邻国之问的关系,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睦起来。我愿意凭三寸不烂之舌,前往秦国,说服秦桓公派高缓前来为大王治病。”

  晋景公听了十分高兴,立即派魏相前往秦国,请秦桓公派高缓前来为自己治病。于是,魏相当日便收拾行装,星夜赶往秦国。

  几天后,魏相来到秦都咸阳,向秦桓公说明来意。秦桓公起初不答应,魏相便给秦桓公分析利弊,说明秦晋和好的重要性,并指出晋国派他前来求医,正表示晋国愿意和秦国和好。秦国也正可利用这一契机,和晋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秦桓公见魏相言辞恳切,句句在理,便同意了,并吩咐高缓星夜随魏相赶赴晋国。

  魏相和高缓还未到达晋国,一天晚上,晋景公突然做了一个怪梦。在梦中,他见到两个竖子(小孩)从鼻孔中跳出来,一个说:“高缓是当今最有名的医生,他用药很有一套,我俩必然会受到伤害,我们怎样才能逃过这场灾难呢?”

  另一个小孩不以为然地说:“怕什么,我们只要躲到盲的上面,膏的下面(我国古代医学把心尖瓣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育,认为这是药力无法达到之处),他就奈何不了我们了。”

  两个小孩商量了一会,又从鼻孔中钻了进去。顿时,晋景公觉得胸中一阵剧痛,不由醒了过来,但梦中的情景仍宛然在目。

  第二天,魏相带着高缓来到宫中。高缓给晋景公诊脉作了检查,说:“大王的病灶在育之上,膏之下,针灸达不到,药力不能及,没法治了,请大王谅解。”

  晋景公听了,叹了口气说:“你所诊断的情况,正和我昨夜的梦境相同,你真是名不虚传!”

  于是,晋景公下令送给高缓一笔厚礼,派人把他送回秦国。过了不久,晋景公果然不治而亡。

  后来,“二竖为虐”这一典故,用来形容病情危重,不可救治;用“二竖”来指代病魔。

  公车上书

  典出《史记·滑稽列传》。

  汉武帝时的东方朔,遍观博览,见多识广,天文地理无不通晓,而且为人幽默风趣,行为不拘礼节。武帝召他谈论古今,他旁征博引,令武帝非常满意。到了吃饭时间,武帝与他一同进餐,吃完之后他把所剩酒肉全部带走,以致弄得衣服脏污不堪。武帝赐他丝帛,他也毫不推辞地接受下来。

  东方朔用巨财娶长安美女为妻,而且不到一年就更换一个,当时人都称他为“狂人”。但东方朔说:“我是在朝廷中避世,聪明人避世于朝廷,而不必都隐居于深山之中。”东方朔以此作为自己持身处世的策略,反映了他的智慧。伴君如伴虎,帝王身边为是非之地,稍有不慎就会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罹上大祸。东方朔以“狂人”的形象处武帝之侧,表现出他对世事、形势的洞若观火,与孔子所讲的“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市”的处世哲学也相一致。

  当初,东方朔入长安以博取武帝的注意,就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方式。按照当时的规定,上书朝延要经公车(官名)转交。东方朔初 到长安上书,用了三千块奏牍(木板) ,公车派两名精壮之士才能勉强搬动,武帝连续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此举果然引起武帝的注意,并委任其为郎官。

  后来,“公车上书”这一典故,用来指向帝王上书,以求得任用。

  丹霞烧佛

  典出宋·道原《景德传灯录》。

  唐朝宪宗元和年间,天然禅师云游四方。“天然”是丹霞的法名,当初他投奔马祖时,还未参礼,便骑坐在圣僧塑像颈上,马祖说:“我子天然。”由此丹霞也称为“天然法师”。

  有一年冬天,天然法师来到了洛阳城南的龙门香山惠林寺,认识了寺里的伏牛和尚。两人一起诵经参禅,修行悟道,十分融治。

  一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丹霞和伏牛两人一起坐禅。坐禅完毕,手足都已冻僵了。

  丹霞想,天这么冷,该找点木头来烤火。

  但庙宇中没别的木头,只有木佛。于是,丹霞搬出一尊木佛来,点上火,与伏牛二人相对而坐,烤火取暖。

  庙宇的院主闻到异常的烟火味,寻找过来,见两个和尚竟在烧木佛烤火,便大声呵斥:“为什么烧我的木佛?”

  丹霞一边用小棍子拨着火,一边说:“我是在烧佛骨取舍利子呢!”

  院主说:“木佛哪来舍利子?”

  丹霞说:“既然没有舍利子,再取两尊来烧。”

  院主气得无话可说。在一般佛教徒眼里,烧木佛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但在丹霞看来,烧的只是木头,并无过错。

  高僧烧佛像,可见得道之人,不拘泥于形式。只要佛在心中,率真地依照本性行事,并不违反佛教教义。

  后来,“丹霞烧佛”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人蔑视成法,行为放纵。

  杯水车薪

  典出《孟子·告子上》。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械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从前,有个樵夫砍柴回家,天气炎热,他推了满满的一车柴草来到一家茶馆门前。在屋里刚坐下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车着火了!”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冲了出去。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烧的柴车泼去,然后再跑回去,盛了满满一杯水,想要灭火,但再跑出去时,柴草已化成灰烬。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后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无愁天子

  典出《北史·齐本纪下》。

  *古代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出了个昏庸无能、不理朝政的君主高纬。

  高纬即位以后,脑子里想的根本不是如何治理国家。他要的只是吃喝玩乐。

  高纬懂得点音乐。他在玩得愉快至极之时,亲自动手谱了首曲子,称为“无愁之曲”。

  身旁的大臣们一齐称赞。

  高纬于是更加兴奋,便命人拿来琵琶,自己亲自操着,边弹边唱。

  宫中的人都跟着合唱起来。参唱的人越来越多,竟达数百人;歌声越来越高,传遍皇宫内外。

  这一幕,在宫中反复上演。

  那时,北齐的内忧外患日趋严重,国家已经岌岌可危。而一国之君主居然还这样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自顾寻欢作乐,于是,民间讥讽高纬是“无愁天子”。

  不几年,北齐便灭亡了。

  后来,“无愁天子”这一典故,用来比喻*。

成语历史典故3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篇5: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成语历史典故4

  汉高祖之弟刘交被封为楚元王后,对穆生、申公等人十分恭敬。穆生不喝酒,元王每次设酒宴,都会专门为穆生准备甜米酒。等到其子王戊继位,开始还设甜米酒,到后来就渐渐忘了。

  穆生回到家说:“我该隐退了,不设甜酒,说明楚王对我已不在意了,我若还不离去,说不定有一天楚兵会把我抓住,腰斩于市呢。”于是就自称有病,闭门不出。申公与白生强拉他去参加酒宴,劝他说:“你难道忘记先王待我们的恩情了吗?如今楚王偶失小礼,你怎么能这样计较呢?”

  穆生说:“《周易》上说:知几是神人‘几’的意思是事物的细微变化,这是判断吉凶的先兆。君子见到‘几’,就应有行动,一天也不能拖延。先王礼遇我们三人是为了宏扬道义。如今楚王忽视我们,是因为他忘记了道义,忘记了道义的人,怎能与他久处呢?我哪里是为了一点点的小礼节?”于是借口有病而离去。

  申公、白生留了下来。后来,王戊逐渐骄横残暴。二十年之后,因同薄太后私下勾结,被削去东海薛郡,后又图谋反叛,申公、白生是二人进谏,楚王根本就不听,二人失望地离开楚王,隐逸他地去了。

成语历史典故5

  【释义】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语出】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人物】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 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成语历史典故6

  1、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2、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3、负薪读书

  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4、韦编三绝

  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 4.挟策读书

  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5、高凤流麦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6、温舒编蒲

  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7、凿壁偷光

  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8、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9、囊萤映雪

  “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映雪”、“照雪”、“窗雪”等,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

  10、悬梁刺股

  悬梁,语见《太*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成语历史典故7

  1.三顾茅庐

  【释义】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拜请诸葛亮出来辅佐自已打天下。比喻诚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语出】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人物】汉末,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刘备(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听说诸葛亮(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很有学识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他们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2.孺子可教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人物】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因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在桥上散步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黄石公,隐士)。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张良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张良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后来老人交给张良一部《太公兵法》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3.四面楚歌

  【释义】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语出】梁启超《*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释条文以持其说。”

  【人物】项羽(今江苏宿迁人)和刘邦(今属江苏丰县人)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兵少缺粮,夜里又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难道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心里已丧失了斗志,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4.老当益壮

  【释义】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人物】东汉名将马援,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市窦马村)人。从小就胸怀大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畜牧业。马援长大以后,当了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半路上,他觉得犯人怪可怜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走了,为此丢了官,逃亡到北朝郡搞起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把自己积攒的财产、牛羊,都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他常说:“做个大丈夫,总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后来,马援成了东汉有名的将领,开国功臣之一,为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战功。

  5.投笔从戎

  【释义】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

  【语出】《后汉书班超传》。

  【人物】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突然觉得很闷便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6.暴殄天物

  【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

  【语出】《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人物】三人(宝钗、李纨、探春)只是取笑之谈,说了笑了一回,便仍谈正事。探春因又接说道:“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7.暗渡陈仓

  【释义】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也比喻男女私通。多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常跟“明修栈道”连用。

  【人物】《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渡陈仓之计。”

  张良送刘邦到褒中(今陕西褒城)。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一个“明修”,一个“暗渡”,张、韩携手,珠联璧合,成为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8.嗟来之食

  【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语出】《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人物】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黔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赔礼道歉,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于路旁。

  9.怒发冲冠

  【释义】形容愤怒到极点。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人物】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壁玉。秦昭王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后派蔺相如带了和氏壁出使秦国。席上,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壁,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壁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壁取了回来。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已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壁送归赵国。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10.手不释卷

  【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语出】《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人物】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吕蒙作战勇猛,*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成语历史典故8

  七擒七纵(诸葛亮)

  [释义]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语出]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用法]联合式;作分句、状语;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例句] 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你便要一冲一撞,登时间早将你~。(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

  [成语故事]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谙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给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成语历史典故9

  【释义】

  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语出】

  《礼记 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黔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赔礼道歉,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于路旁。

成语历史典故10

  三户亡秦

  典出《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后,楚将项燕的后代项梁和他的侄子项羽也在会稽起兵伐秦。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秦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不久,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战斗失利,陈胜战死。而项梁率领的起义军在战争中势力发展很快,并逐步汇集各路起义军,屡破秦朝的城池,声威大振。

  这时,年过七旬的居鄛(今安徽省铜城)人范增也投入了项梁的起义军,成为项梁的得力谋士。范增*时深居简出,喜好研读兵书,很有计谋。他给项梁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秦朝大势已去,推翻秦朝的统治,夺取天下的日子已经不远。他对项梁说:

  “最近陈胜率领的起义军遭到大败,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不拥立楚王的后代,却自立为王,所以他的事业不能长久。当初秦国灭掉六国,楚国最无辜。自从楚怀王访问秦国被扣留客死他乡后,楚国人至今仍深深地思念他,时刻都想为他报仇雪恨。所以阴阳家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楚国人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也还是要报仇雪恨的,将来推翻秦朝的一定是楚国人。如今你在江东举起反秦义旗,楚国人蜂拥而来归附你,就是因为你们项氏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将领,能够再立楚王的后代为王,重建楚国。”

  项梁觉得范增言之有理,听从了范增的计策,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昭心。当时,昭心正在为别人放牛,项梁便拥立他为楚王,仍然称他为“楚怀王”,以顺应老百姓的愿望,借以获得其他起义军和广大民众的拥护。

  项梁死后,项羽成为这支义军的首领,自称西楚霸王,范增成为项羽的谋士,项羽称范增为“亚父”。范增为项羽出谋划策,击败了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出了大力。“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得到了应验。

  后来,“三户亡秦”这一典故,用来形容报仇雪恨、抗暴复国的坚强决心和意志。


历史典故12篇(扩展5)

——历史典故10篇

历史典故1

  【安步当车的典故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

  【安步当车的典故释义】

  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人能安于淡泊的生活而不追名逐利。

  【安步当车的历史典故】

  战国时齐国有位贤者,名叫颜蜀。齐宣王十分仰慕他,便把他召进宫来。颜蜀走进宫内,来到殿前,就停住了脚步,不再前进。齐宣王叫他上前,颜蜀不仅一步不动,还叫齐宣王下来迎接他,说:“如果是我走到大王面前,说明我羡慕大王的权势;如果是大王走过来,说明大王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的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齐宣王生气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蜀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脑袋的,就封为万户侯,赏金千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脑袋还不如一个死了的士人的坟墓呢!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是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王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齐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于是对颜蜀说:“听了您的一番高论,茅塞顿开,希望您接受我拜您为师,今后您就住在这里,有肉吃,有车乘,您的家人个个衣着华丽。”颜蜀拒绝道:“玉,产于山中,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仍宝贵,但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享有利禄,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就会遭到破坏。所以我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到点吃饭,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做乘车。*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净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颜蜀说罢,向齐宣王拜了两拜便离开了。

  【成长心语】

  在大富大贵面前,颜蜀能够安于淡泊的生活而不追名逐利。做人需要几分淡泊,只有如此才能豁达地面对人生的得失。淡泊,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有时候追求的目标因能力所限无法达到,并不能代表没有获得或距离成功很远,只要思想达到了,结果必然是一样的。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荣辱、得失、进退,其实是人生命中最为可贵的品格。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被我们渐染了内心的色彩,如果我们先把内心描绘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世界就是光明和美好的。

历史典故2

  南朝刘宋时到*来的印度高僧求那跋陀罗,他就是靠“换脑袋”来学*话的,一夜之间就学会了。对,不出你所料,这又是一个浑身散发传奇色彩的和尚,毕竟,但凡高僧,他怎么可能只会念经嘛!

  求那跋陀罗,中天竺人,婆罗门种姓,家里不信佛法,信奉外道。他小时候受到了完备的教育,通达五明,天文历算、医方咒术,凡是婆罗门该学的,他都学得很精通。后来看到了佛教小乘论典《阿毗昙心论》,顿时对佛法心有向往,就想出家。但他家里坚决不同意,于是他只能远遁他乡,出家后,刻苦学修,博通小乘三藏。之后,他又弃舍小乘,改学大乘。

  求那跋陀罗去投大乘师父的时候,师父为了试试他和大乘的缘分,就让他在诸多经匣之中随意抓取,类似小孩抓周的游戏。求那跋陀罗抓了两部经,打开一看,一部是《大品般若经》,一部是《华严经》。师父很高兴,觉得他和大乘特有缘分。后来他又写信给家里,劝服了父亲,于是全家改信佛教。

  学成后,求那跋陀罗就开始云游,有次在海上遇到风停水竭之难,他发动全船人同念观音,很快化险为夷。他的神异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刘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求那跋陀罗从广州登陆,来到了*。宋太祖把他迎请到京城建康(南京)供养,一时贵胄盈门,风光无限。在当时*义学僧们的协助下,他译出了《楞伽经》、《胜鬘经》,从学者有七百之众。丞相南谯王刘义宣也对求那跋陀罗执弟子礼,出镇荆州的时候就把求那跋陀罗带到了荆州,住在辛寺。很多高僧都曾住在这里,包括我们以前谈过的法显。求那跋陀罗在这里继续译经,译出了《央掘魔罗经》等等。

  求那跋陀罗直到那时为止也不怎么通达汉语,他译经是靠传译,然后通过往还问答、反复核对再定稿。但是刘义宣对仅仅阅读翻译过来的经典已经感到不满足了,所以他就请求那跋陀罗讲解《华严经》。请法者位高权重,这当然是一个硬性任务,不可能推诿。但求那跋陀罗并不怎么会讲汉语,单靠传译,他又觉得不能完全表达,情急之下,他就还是那招:求观音。

  有用吗?有用。

  求那跋陀罗日日夜夜地求观音菩萨加持,有一夜忽然梦见一位穿白衣、持宝剑、提着一个人头的人问他:“你在发什么愁?”求那跋陀罗就对白衣人说了苦恼。那人说,没事儿。当即提起宝剑把求那跋陀罗的脑袋砍了,再把自己提着的那个人头给按在他脖子上,说你转头试试痛不痛。求那跋陀罗试了试,不痛。第二天,他忽然就会说*话了,而且说得特别好。从那以后,他就正式开始讲经说法。

  元嘉末年,南谯王刘义宣老做怪梦,求那跋陀罗预言说,京城要出祸乱了。果然,不久文帝被太子刘劭所杀,刘劭又被兄弟刘骏所杀,刘骏即帝位,就是宋孝武帝。后来,刘义宣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忽然就要起兵造反。求那跋陀罗知道事必不成,但苦劝无果,还被刘义宣逼着跟造反的一起走。结果梁山大败,刘义宣自刎身亡。

  当大败之时,求那跋陀罗所在的战船离岸很远,他又不会水,根本逃不走。万般无奈,老办法:求观音。求那跋陀罗一边称念观音菩萨名号,一边抓起根竹竿就往江里跳。跳到水里,忽然有个小孩儿从后面出现,抓着他就走。求那跋陀罗还很奇怪,说你这个娃娃如何能救我啊!但恍惚之间,就忽然走到岸上去了。求那跋陀罗想脱下衣服赠与那孩子,那孩子却早已不见踪影。

  刘义宣战败了,但孝武帝对求那跋陀罗仍然很倾慕,客客气气地让人把他送到京城。后来求那跋陀罗和刘义宣之间十年的往来书信被发现,无一字涉及军事,证明他确实没有参与叛乱,于是更加受到孝武帝的礼遇。有一次孝武帝跟他开玩笑说:“你还想不想丞相(刘义宣)呀?”求那跋陀罗当即回答:“我受他供养十年,怎么能忘记他的恩德?希望陛下允许我为他烧香三年。”孝武帝很感动,当即恩准。求那跋陀罗这个回答,可见他是相当有政治智慧。如果他一口咬定不想了,那么孝武帝必将介意他是无情无义的墙头草。如果他张口结舌不知怎么答,孝武帝又会怀疑他顾恋旧主,并不诚心归顺。倒不如坦坦荡荡答这一番话,既显得有情有义,又显得心怀磊落,孝武帝反而深受感动。实际像这样需要急智的场合求那跋陀罗不止遇到一次,但每一次他都能和君主对答如流。

  但皇帝总是不太好伺候的。大明六年,刘宋出现了大旱,祭祀山川好几个月,一点用也没有。于是孝武帝给求那跋陀罗下了个不讲理的死命令:去求雨!要是求不下来,你就别回来见我了。求那跋陀罗也很硬气:好,求不下来我就不回来。当然,三下五除二他就把这雨给求下来了。

  求那跋陀罗的神异多了去了,比如他还会驱鬼,这对他来说不过雕虫小技。他大部分的人生都在陪伴刘宋的统治者们,为他们预言,为他们占卜,为他们摆*自然灾害,安慰帝王们的心情,活得就像一个*人传统印象中的“高僧”一样。但这些神异却多少有些掩盖了求那跋陀罗在*佛教史上真正最有意义的身份:译经师。也许只有当翻开《楞伽经》、《胜鬘经》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他是多么好的一位学问僧。

  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求那跋陀罗感到自己不行了,于是他便向王公大臣们告别。临终的那一天,求那跋陀罗久久地望着天空,他看到了天上缤纷而落的花朵和诸佛的慈颜。安然而逝的求那跋陀罗译师,终年七十五岁。

历史典故3

  古代*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一月一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后中央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线。“旦”即太阳从地*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历史典故4

  双齿冢诗

  比较而言,俞樾的“双齿冢”似乎更凄婉。61岁的俞樾开始掉牙了,他将自家落齿与珍藏多年的爱妻文玉的牙齿收存在一起,埋而葬之,并撰《双齿冢志铭》记其事:“内子姚夫人遗有堕齿一,藏之至今,十有五年矣。余去年亦堕一齿,乃合而厝之俞楼之后,文石亭之前。”又作《双齿冢诗》:

  他日好留莲颗在,

  当年同咬莱根来。

  残齿零落存无几,

  尽拟相从到右台。

  侵犯“牙权”牙齿在吃喝战线磨损受伤,是职分使然,无可避免。而因为说话受到突如其来的严重伤害,那就是极权政治侵犯“牙权”了。宋太祖在皇宫的后花园打鸟玩,兴致正浓。有几个臣子称有急事求见,但是皇上召见后,他们上奏的都是些很普通的事情。宋太祖因此很不高兴,责怪臣下何以拿了琐碎事务来打扰。一个臣子回答说:“臣以为这些事情总比打鸟更要紧吧!”宋太祖听了更加生气,顺手抄起斧子,用斧柄狠狠击打那个人的嘴,打掉了他的两颗牙齿。那个人慢慢弯下腰,把牙齿捡起来,揣到怀里。太祖叱责道:“你揣起牙齿,想保留证据告我还是怎么着?”那个臣子回答说:“臣是没法告陛下的,但是,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会把这件事情写进史书。”宋太祖闻此言,当即转怒为喜,物质奖励了那个大臣,以表抚慰。赵匡胤毕竟还算帝王里的明白人,对史官实录有所畏忌,对青史名声心存敬畏,才留下了这段关于牙齿的悲喜剧。倘若诤谏的对象是秦始皇,能允许你“打掉牙往肚里咽”就算“宽大为怀”了,弄不好会连你吃饭家伙都毁了呢!

历史典故5

  【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岳飞庙】

  朱仙镇岳飞庙是*三大岳王庙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6年)。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岳飞,为抗击金兵,由其母背剌“精早报国”四字,毅然投身于抗金战争中,岳飞智勇双全,屡建奇功,很快由一名普通士兵晋升为抗金主将。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744年)岳飞挥师北伐,在郾城大败金兵,并取得了著名的朱仙镇大捷。

  正当岳飞即将收复东京(今河南开封)时,主张卖国的皇帝和秦桧等却在一日内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其收兵,岳飞扼腕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后被赵构、秦桧等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

历史典故6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典故出自晋·苻朗《苻子·方外》,文载:“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

  今多比喻心甘情愿的落入别人的谋划。类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齐桓公的老马——迷途知返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文学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虽然其家世代为官,但他八岁丧父,十二岁丧母,家境非常贫寒。而陶渊明人穷志不短,勤奋读书。后来,他在叔父的引荐下成为彭泽(今属江西)县令。然而,陶渊明本性热爱自然,上任没几天便思念故土,想辞官归去。他觉得,出来当官只是为了糊口,可衣食无忧之后却由于所做之事违反了内心本意,非常痛苦。不久,陶渊明的妹妹在武昌(今河北鄂城)去世。他想立刻去吊唁,于是辞去了官职。就这样,陶渊明仅当了八十多天的官就又过上了田园生活。又据记载,陶渊明是因不肯屈从于郡里派来的一个盛气凌人的督邮,才交出官印,隐居田园的。陶渊明隐居后,便写下了《归去来兮辞》,也就是成语迷途知返的出处。在这篇赋的序中,他总结了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认识到过去虽已无可挽回,但未来的事还来得及弥补。意思是出来当官已错,现在归隐还来得及。自己确实迷失了道路,好在虽迷了路但还知道回来。他的许多田园诗正是在此之后创作出来的。

  赵括打仗——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今山西高*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鲁班皱眉头——别具匠心

  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也作“独具匠心”、“匠心独运”。

  [语出]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陈胜扯旗——揭竿而起。

  陈胜字涉,阳城人,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戌渔阳,与阳夏人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旗。在陈县(今淮阳)建立张楚*,声势浩大,震撼暴秦。起义失败后,被车夫庄贾杀害,部将吕臣又斩庄贾,迁葬陈胜于芒砀山。西汉以陈胜首倡反秦之功,高祖时为涉置守冢30家,免其赋税杂役,以守护墓地,东汉后渐废。

历史典故7

  风筝的历史典故

  墨子(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鲁班(也称公输班),《墨子·鲁问篇》中说,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书》上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最早的风筝并不是以纸制作,而是木制的。传说中第一个风筝为“鲁班”制作,称之为“木鸢”,《渚宫旧事》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而以《吕氏春秋·爱类》记载“公输般为高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荆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说明鲁班当时造的是“高云梯”而不是木鸢。

  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一说张良用风筝系人吹箫)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关于风筝的记载,时间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乱”,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城墙被包围。曾放风筝向外求援,据南史卷八十《侯景传》中所述,在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时,侯景作乱,叛军将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鸦,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的故事。

  相传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希腊的阿尔克达斯就发明了风筝,可惜后来失传。直到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返回欧洲后,风筝才开始在西方传播开来。

  又从其它考据证实,约第十世纪传至韩国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纪才传至欧洲。风筝是一种玩具,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是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风筝源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0**多年。相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当今,*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本质上风筝的飞行原理和现代飞机很相似,绳子的拉力,使其与空气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在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中至今还展示有*风筝,如美国国家博物馆中的一块牌

  子醒目的写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的风筝和火箭”。英国博物馆也把*的风筝称之为“*的第五大发明”。据史料记载,*的风筝大约在14世纪传入欧洲,这对后来的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十三世纪时,意大利马可·波罗自*返回欧洲后,始传到世界各地。据古*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故而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能发出声音的叫“风筝”。

  风筝的介绍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

  与风筝有关的传说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四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四是李邺说。

  但就风筝起源于*的结论,则是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

  斗笠、树叶说

  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特别在热带亚热带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象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树叶说来自于*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便用麻丝等拴树叶放着玩,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台湾的高山族、海南岛的黎族人,早些时候就是用面包树的叶子做风筝。

  帆船、帐篷说

  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多年就被用于生产,后来又有了帆船。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游乐活动。

  飞鸟说

  从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因而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筝因此而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风筝起源于*,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最早的风筝是有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据*的史料《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最早的风筝

  第四种说法是:风筝由五代时期的李邺发明的。所见文著有明代陈沂在《询刍录·风筝》中这样写道: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

历史典故8

  1、山鸡舞镜

  又叫山鸡起舞,典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三国时,曹植有一子名曹冲,年岁尚幼,已聪明无比,有*之智。一日,南方遣人送来一珍禽名“山鸡”。

  此“山鸡”喜在清澈之水旁,见水中自影而起舞。曹操无法使之在殿上表演。年仅五六岁之幼童曹冲思得一法,命人取来大镜,置于山鸡之前。

  山鸡自镜中见其美丽之身影,仿佛身临水旁,得意忘形而翩翩起舞。越舞越有劲,不肯休止,终于精疲力竭而死。

  “山鸡舞镜”原指山鸡对镜起舞。后喻顾影自怜,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常用此语。

  2、呆若木鸡

  这一成语与斗鸡有关,语出《庄子》和《列子》。

  据传,周宣王爱好斗鸡,纪子是一个有名的斗鸡专家,被命去负责饲养斗鸡。

  10天后,宣王催问道:“训练成了吗?”纪子说:“还不行,它一看见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叫,就跃跃欲试。”

  又过了10天,宣王问训练好了没有,纪子说:“还不行,心神还相当活跃,火气还没有消退。”

  再过了10天,宣王又说道:“怎么样?难道还没训练好吗?”纪子说:“现在差不多了,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虽然别的鸡叫,它也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毫无反应,不论遇见什么突然的情况它都不动、不惊,看起来真像木鸡一样。这样的斗鸡,才算训练到家了,别的斗鸡一看见它,准会转身就逃,斗也不敢斗。”

  宣王于是去看鸡的情况,果然呆若木鸡,不为外面光亮声音所动,可是它的精神凝聚在内,别的鸡都不敢和它应战,看见它就走开了。

  “呆若木鸡”本来比喻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后来“呆若木鸡”的意义演变为比喻人呆木不灵,失去知觉的样子,或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历史典故9

  *初,庄行有个小桥村,不知何年代起,被风水先生相中为“三元不败”的风水宝地.一天,有两个风水先生带了罗盘来到小桥村,都想定块“来龙秀地”.看见村头歌声嘹亮,红旗招展,翻身农民们正在大搞春耕.这两个风水先生见状,摇头叹息:“风水本无灵,不可再骗人.”说罢,将手中罗盘往桥上狠狠一摔,碎片横飞.从此,该小桥便呼为“碎盘桥”.

历史典故10

  【出处】《后汉书·酷吏传·董宣》。

  【释义】本义是强硬的颈项,借喻人性格刚强,不肯低头屈服。后以“强项令”泛指刚直不阿的官吏。

  【历史典故】

  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赋税,释放奴婢,减少官差。因此,东汉初年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却需要有效的法令。不过法令只能威慑百姓,却无法约束达官贵人。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倚仗自己的弟弟是皇帝,横行无忌,她的奴仆也不把法纪放在眼中。

  洛陽令董宣是一个耿直的人,他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湖陽公主有一个家奴仗势行凶杀了人,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董宣不能进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只等家奴出来。

  一天,湖陽公主坐着马车外出,跟随她的正是那个*的家奴。董宣得到了消息,就亲自带衙役赶来,拦住湖陽公主的车。

  湖陽公主大怒:“好大胆的洛陽令,竟敢阻拦我的马车!”

  董宣毫不畏惧,当面责备湖陽公主不该放纵家奴犯法*。他不管公主阻挠,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处决。

  湖陽公主十分生气,马上赶到宫里,向光武帝哭诉董宣怎样欺负她。光武帝听了也十分恼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内侍当着湖陽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气。

  董宣说:“先别动手,微臣有话要上奏。”

  光武帝怒气冲冲地问道:“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董宣说:“陛下是一个中兴的皇帝,应该注重法令。现在陛下让公主放纵奴仆*,还能治理天下吗?如果微臣因为维护法令而获罪,恳请以死谢天下!”说罢,他向柱子撞去。光武帝连忙吩咐内侍把他拉住,但董宣已经撞得头破血流。

  光武帝理屈,但是为了顾全湖陽公主的面子,要董宣向公主磕头赔礼。董宣宁死不磕,内侍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

  内侍回报说:“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光武帝也只好放了他。

  湖陽公主见光武帝放了董宣,并不服气,讽刺光武帝没有权威,光武帝无奈地说:“正因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民时那样肆意为之。”

  【成长心语】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古代法治思想的精华,沿用至今。董宣敢于挑战有权势之人,坚持原则不退让、宁折不弯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尊敬,他无论官品与人品皆属上乘。每个人都有一个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容忍程度不一。作为一个执法者,对自己、对他人都应该严格要求;如果是普通人,就要严于律己。敢于坚持原则,宁折不弯的坚韧精神,这些都将成为青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条件和原因。


历史典故12篇(扩展6)

——简短历史典故10篇

简短历史典故1

  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

简短历史典故2

  自惭形秽

  故事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很有风度。虽然是个提刀弄枪的军人,但*时读书论经,才学很好,在城里也颇有名声。有一年,王济的外甥卫玠母子前来投靠王济。王济一见卫玠如此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简直惊呆了。

  他对卫母说:“人家都说我相貌漂亮过人,此刻与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块与明珠宝玉放在一齐,我真是太难看了!”过了几天,王济带着卫玠,骑着马去拜见亲朋好友。走到街上。看见卫玠的人都以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争着围观,你挤我拥。几乎哄动了全城。好不容易到了亲戚家,亲友们想了解一下卫万玠以外貌漂亮,学问是否出众,便坚持要他讲解玄理。卫玠推辞不了,便讲了起来。讲的时间不长,听的人却没有一个不称赞他讲得精深透彻的。

  人们嘻笑着说:“看来,你们三王抵不上卫家的一个儿郎啊!”王济说:“是啊,和我这外甥一齐走,就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发光。

  后起之秀

  东晋时,王忱(chen)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才气,很受亲友的推祟。他的舅父范宁,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对王忱也很器重,有著名文士,他总让王忱到场接待。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张玄。舅舅要他俩交谈交谈。张玄早就听说王忱志趣不凡,很想与他谈谈。

  他年龄比王忱要大,期望王忱先给自己打招呼,就端正地坐着等候。不料,王忱见张玄这等模样,看不上眼.也默默坐着,一言不发。张玄见他这样,自己又放不下架子,对坐了一会,怏怏不乐地离去。事后,范宁责备王忱说:“张玄是吴中的优秀人才,你为什么不好好与他谈谈’’王忱傲慢地回答说:“他要是真心想和我来往,完全能够来找我谈谈嘛。”范宁听了这话,倒反而称赞起外甥来了:“你这样风流俊逸,真是之后的优秀人才。””玉忱笑着回答说:“没有您这样的舅舅,哪来我这样的外甥”

  诲人不倦

  教导人个性耐心,从不厌倦。

  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最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

  自知之明

  指了解自己的状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齐威王当上国王后整天只明白吃喝玩乐,喜欢听别人弹琴。邹忌携琴前去拜见齐威王,就是光说不弹,并把不弹琴的道理与治国联系起来,使齐威王明白治国的道理,齐威王任命邹忌为相国。邹忌以自身形象影响齐威王有自知之明。

  力不从心

  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东汉时期,班超为*定匈奴作乱,70多岁还在西域作战,他身体日渐衰弱,上书汉和帝要求回中原养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书奏请说班超老了,再有战事就力不从心了,汉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折,不断地点头,于是下诏让班超回京。

简短历史典故3

  发生在西汉时期的同姓王联合大叛乱"七国之乱"和西晋时晋朝皇室内宫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社会生活被搞得一团糟。后来人们便将这两次叛乱联系起来,构成了"乱七八糟"这句成语。

简短历史典故4

  典出《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晋王羲之,字逸少,山阴人,他很聪明,不但文章好,字也很好,十三岁时,已有名气。在拜谒周凯以后,他的名气更大了,因为当时周凯的声誉很高,士人们只要得到他称誉一句,身价就会很高。当时太尉郗鉴,有一个女儿,不但美慧而且很有才学,一时找不到适合足以匹配的世家子弟。后来,想起了王家,郗太尉就派一个门生先到王府去观察,看看是否有适当的人。那位门人到了王府,向家长王敦说明来意,王敦叫他自己到东厢去观察。王氏子弟,个个生得眉清目秀,都是一表人才,他们听说郗家遣人前来相亲,不禁都紧张起来,大家装模作样,态度都不很自然;只有一个青年,袒露着肚子,盘坐在东边的床上吃东西,意态自如,旁若无人的样子。那位相亲的门生把这情形回去告诉了郗太尉,郗太尉说:“那位毫无矫揉造作,意态自如坦腹东床的青年,正是我心目中的佳婿。”于是就把女儿许配给那个人;那位佳婿就是王羲之。

  由于郗鉴择婿的故事,后来人们凡是称谓女婿,就叫坦腹东床,也有人称“东床快婿”,这句话含赞美的意思。

简短历史典故5

  古人称天为一、地为二。所以天地相加为三,三即成为整体的代表,比如:三部曲、三省、三思、三人行等等;而对于四则称之"周全",亦有称心如意的意思,比如四大金刚、四大家、四体、四艺、四书等等。所以把"美好事物"之外的,行为不端的人统称为"不三不四"。

简短历史典故6

  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刺客牙痒,怒: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简短历史典故7

  自惭形秽

  故事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很有风度。虽然是个提刀弄枪的军人,但*时读书论经,才学很好,在城里也颇有名声。有一年,王济的外甥卫玠母子前来投靠王济。王济一见卫玠如此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简直惊呆了。

  他对卫母说:“人家都说我相貌漂亮过人,此刻与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块与明珠宝玉放在一齐,我真是太难看了!”过了几天,王济带着卫玠,骑着马去拜见亲朋好友。走到街上。看见卫玠的人都以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争着围观,你挤我拥。几乎哄动了全城。好不容易到了亲戚家,亲友们想了解一下卫万玠以外貌漂亮,学问是否出众,便坚持要他讲解玄理。卫玠推辞不了,便讲了起来。讲的时间不长,听的`人却没有一个不称赞他讲得精深透彻的。

  人们嘻笑着说:“看来,你们三王抵不上卫家的一个儿郎啊!”王济说:“是啊,和我这外甥一齐走,就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发光。

  后起之秀

  东晋时,王忱(chen)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才气,很受亲友的推祟。他的舅父范宁,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对王忱也很器重,有著名文士,他总让王忱到场接待。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张玄。舅舅要他俩交谈交谈。张玄早就听说王忱志趣不凡,很想与他谈谈。

  他年龄比王忱要大,期望王忱先给自己打招呼,就端正地坐着等候。不料,王忱见张玄这等模样,看不上眼.也默默坐着,一言不发。张玄见他这样,自己又放不下架子,对坐了一会,怏怏不乐地离去。事后,范宁责备王忱说:“张玄是吴中的优秀人才,你为什么不好好与他谈谈’’王忱傲慢地回答说:“他要是真心想和我来往,完全能够来找我谈谈嘛。”范宁听了这话,倒反而称赞起外甥来了:“你这样风流俊逸,真是之后的优秀人才。””玉忱笑着回答说:“没有您这样的舅舅,哪来我这样的外甥”

  诲人不倦

  教导人个性耐心,从不厌倦。

  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最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

  自知之明

  指了解自己的状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齐威王当上国王后整天只明白吃喝玩乐,喜欢听别人弹琴。邹忌携琴前去拜见齐威王,就是光说不弹,并把不弹琴的道理与治国联系起来,使齐威王明白治国的道理,齐威王任命邹忌为相国。邹忌以自身形象影响齐威王有自知之明。

  力不从心

  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东汉时期,班超为*定匈奴作乱,70多岁还在西域作战,他身体日渐衰弱,上书汉和帝要求回中原养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书奏请说班超老了,再有战事就力不从心了,汉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折,不断地点头,于是下诏让班超回京。

简短历史典故8

  据说,左宗棠很喜欢下围棋,而且,还是个中高手,其属僚皆非其对手。

  有一次,左宗棠微服出巡,看见有一茅舍,横梁上挂着匾额「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不服,入内与茅舍主人连弈三盘。

  主人三盘皆输,左宗棠笑道:「你可以将此匾额卸下了!」。

  随后,左宗棠自信满满,兴高采烈的走了。

  过没多久,左宗棠班师回朝,又路过此处,左宗棠又好奇的找到这间茅舍,赫然仍见「天下第一棋手」之匾额仍未拆下,左宗棠又入内,与主人再下了三盘。

  这次,左宗棠三盘皆输。

  左宗棠大感讶异,问茅舍主人何故?

  主人答:「上回,您有任务在身,要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的锐气,

  现今,您已得胜归来,我当然全力以赴,当仁不让啦」......

  世间真正的高手,是能胜,而不一定要胜,有谦让别人的胸襟;能赢,而不一定要赢,有善解人意的意愿。

简短历史典故9

  元稹和白居易均为唐代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两人友谊深厚,常以诗文互相酬和,世称“元白”。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元和四年三月出使梓潼勘察案件,时白居易在京于同月二十一日与弟白行简及知友李杓直等游慈恩寺后至李家饮洒。

  席间,白居易忽停杯道:“微之(元稹字)当已至梁州了。”随即题诗一首于壁上:“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作诗之日,元稹果恰至褒城(今属陕西,即梁州境)旅次梦与白居易、李杓直同游曲江及慈恩寺,醒后作《梁州梦》诗云:“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曲江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两人遥隔千里,但神交若合符契。后人形容知友梦魂相交,常引此佳话。

简短历史典故10

  汉明帝永*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班超便和母亲一起随哥哥来到洛阳。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

  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周围的同事们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便说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


历史典故12篇(扩展7)

——“从善如流”历史典故3篇

“从善如流”历史典故1

  “从善如流”指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自然。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

  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

  从善如流典故:

  晋栾书侵蔡,遂侵楚,获申骊。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诗》曰:‘恺悌君子,遐不作人。’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绩矣。”是行也,郑伯将会晋师,门于许东门,大获焉。声伯如莒,逆也。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


历史典故12篇(扩展8)

——围魏救赵历史典故3篇

围魏救赵历史典故1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释义】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历史典故】

  齐威王三年,魏惠王想一泄失去中山的仇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既能解旧恨又能削弱赵国,可谓一举两得。于是,魏惠王调拨五百战车,由庞涓率领,直奔赵国。

  庞涓治军有方,军队战无不胜,很快便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危急。第二年,赵国迫于无奈只得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领兵前往救援。

  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田忌本来打算领军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制止说:“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魏国的国都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军备空虚的地方,魏国国都被围困,魏王肯定会下令庞涓放弃攻打赵国而回兵自救。我们再在庞涓回师的必经之路,中途伏击他,必定可以大获全胜。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一举解救赵国之围,而且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成果。”

  田忌听取了孙膑的意见,出兵围困魏国的都城大梁,魏王果然下令庞涓回军自救。庞涓收到魏王的命令后,丢掉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撤军回国。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齐国军队大胜,赵国的危机也相应解除了。

  【成长心语】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样的定理在科学研究领域,是成立的,但它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身陷困境时,与对手发生正面的冲突,以此来解决问题,固然是一种方法,不过绝不是最聪明的方法。身处困境之中,只要我们不被自己的处境吓倒,静下心来,认真寻找对手的软肋,绕过对手的正面攻击,从其软肋下手,一样可以摆脱困境,甚至还有可能转败为胜。所以,有些时候,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围魏救赵历史典故2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折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叁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围魏救赵历史典故3

  【历史典故】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进攻赵国,围住赵都城邯郸。赵成侯知道难以抵挡,就把中山献给齐国。齐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兴兵救赵。孙膑扬言要进攻魏国襄陵,庞涓中计回兵救襄陵中了孙膑的伏击,解了赵国之危。

  【典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历史典故12篇(扩展9)

——承诺的历史典故

承诺的历史典故1

  【历史典故】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会设法办到,因此广受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项羽兵败后,季布孤身一人杀出重围,开始了他亡命天涯的生活。而当了皇帝的刘邦一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于是下令通缉季布。

  那些仰慕季布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化装后,到山东一户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去找汝?侯夏侯婴说情。在夏侯婴的劝说下,刘邦不仅撤销了对季布的通缉,还封他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季布有一个同乡曹邱生,听说季布做了大官,就马上去见季布。但季布对他有些误会,知道他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沉,话语多么难听,只是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说:“你我都是楚地人,既是同乡,便应该珍视乡情才对。我听说楚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是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皆因你是我的同乡,我才到处宣扬你啊。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与我结为朋友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对于他的误解顿时消除了,两人从此成为至交。

  【成长心语】

  诚实守信、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更是为人处世之本。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就如同失去了比千金还宝贵的东西。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世实在。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争功推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诚实守信首先是一种社会公德,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历史典故12篇(扩展10)

——破镜重圆历史典故

破镜重圆历史典故1

  破镜重圆解析

  【拼音】pò jìng chóng yuán

  【出处】唐·韦述《两京新记》卷三

  【解释】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重新团聚

  【相近词】和好如初、言归于好

  【相反词】覆水难收、一去不返

  【同韵词】洋洋万言、盛暑祁寒、斗艳争妍、一时之权、绝后光前、生齿日繁、叠岭层峦、附耳密谈、风尘之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破镜重圆典故

  “破镜重圆”形容夫妻的不离不弃,而“破镜重圆”的典故则出自唐人孟棨著《本事诗-情感第一》:南朝最末的一位皇帝陈后主陈叔宝是一位风流天子。他在南京虽然身为皇帝,却不太管理国家大事,整天醉生梦死地在宫中喝酒吟诗,过着荒唐的生活。陈叔宝有一个妹妹,被封为乐昌公主,她生得幽妍清倩且文采过人,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兼美女,声名远播,她选择夫婿也自有眼光,不恋侯门贵族,独重诗文才识,成年后,由自己做主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

  当时杨坚已建立隋朝,随时有可能南下灭陈。而陈国日益衰微,古时亡国之君及其亲族都被迁徙京城,以防死灰复燃。一天徐德言对妻子说:“一旦国破家亡,凭着你的才气容貌,一定会被掳入权贵豪门,夫妻恩爱一场,竟成永诀。倘若情缘未断,还望有相见之日,应该有信物为凭。”公主听罢,泪流满面,便从妆奁中拿出一面镜子,徐德言于是将一面铜镜破为两半,自己留一半,另一半给妻子,作为日后重见的凭证,并与妻子约定,万一两人失散,就用破镜来互相寻找,镜子重圆日,就是夫妻团圆时。徐德言说:“你以后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在市上卖这半面镜子,如果我还活着,我也在这天来找你。”

  不久后,隋文帝派遣次子杨广和大将杨素率军灭了南陈。民众亲离四散,乐昌公主和徐德言果然在战乱中失散。乐昌公主被掠入了隋朝大臣越公杨素家里,成为他的宠姬。但乐昌公主郁郁寡欢,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着徐德言。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乐昌公主便私下命老仆拿着自己一直珍藏在身边的半块铜镜沿街叫卖,行人见那老仆只卖半面镜子都十分奇怪,便问要价几何,谁知老仆的开价高得没有边际,众人都以为她神志不清,从此再无人过问。

  徐德言流离颠沛,生活困苦不堪,心情也极度失落,但揣着怀里的半面镜子,又一次次鼓起勇气去寻找不知流落到何处的妻子。光阴易过,爱妻无踪。几年后他慢慢地流浪到隋朝的京城长安。又逢正月十五这天,他来到集市上,看到有人正在高价叫卖半面镜子,徐德言将那人领到住处,不由地一番打听。徐德言拿出自己保存的半边镜子,两下一合,果然破镜重圆。一问之下,才知道妻子已沦为权倾朝野的越国公的爱妾,徐德言的心不禁冷了半截,但他还不死心,便在镜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老仆回去后诉说了事情经过,乐昌公主知是徐德言,待看到诗后,心中无限悲痛,泪水整天挂在脸上。杨素见状,觉得非常奇怪,便向乐昌公主询问缘故。乐昌公主将夫妻情事据实以告,杨素深为感动,他问乐昌公主,是不是要回到徐德言的身边,乐昌公主说:“原是一女不嫁二夫,但杨公对我不薄,不忍辜负,不过徐相公情意未改,而且依约寻来,妾也不忍离弃,还望杨公成全。”杨素就派人召见徐德言,在府上设宴款待,庆贺他们夫妻破镜重圆。此时的徐德言已是鬓生白发,憔悴落魄,恰似两世为人。夫妻重逢,恍如梦境,但乐昌公主已为他人妇,诸多言语不知从何说起,也不敢多说一句。席间,杨素也觉尴尬,便命乐昌公主做诗,公主悲喜交集,因即席赋曰:“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在座的人无不感叹嘘唏。杨素更是感动不已,索性好人做到底,第二天,便送乐昌公主回到丈夫身边,还赠送了一大笔钱财。后来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回到了江南,二人白头相守偕老。

  乐昌公主若在杨素家里,一定比回到丈夫身边的日子过得好,因为南陈已亡,公主早已成庶人,徐德言流离在外,只是文人的他,谋生不易,不可能给乐昌公主比杨素那里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她却有情有义,不爱荣利,也成就了这则人间爱情不移的佳话。“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问世间情为何物,但只教生死相许。”徐德言和乐昌公主这一段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一直为历代的才子佳人所讴歌、所赞颂。

  破镜重圆造句

  一、三个月后,夫妻二人破镜重圆。

  二、改革是有效的,但代价却是争吵不休的夫妇早早劳燕分飞,而不是让他们破镜重圆。

  三、古话说得好,破镜重圆。事实上,与其为修复缺憾的镜子而再次刺伤自己,不如就这样让它碎了。

  四、你闷闷不乐的在校园里打转,穿着松垮的运动服,吃着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就在此时,一张传单迎面而来,上面写着寻找渴望破镜重圆的失恋者。

  五、曾经以为自己会安心地追求新的生活,以为破镜重圆这样的想法极尽荒唐无聊,以为时间会冲淡一切。然而,只一个词,轻易击中死穴。

  六、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你真相信天底下有破镜重圆这件事?

  七、俗话说:破镜重圆,俗话又说:破镜难圆,信任就像一张纸,皱了,即使抚*,也恢复不了原样,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就是在珍惜我们的幸福。

  八、另外,翠娘与元宝这对欢喜冤家最终也破镜重圆.

  九、现在她前男友离婚又来找她,她的心思就活动了,恨意全消,只想着破镜重圆,她要求和我离婚。

  十、电视剧中高圆圆饰演的恨嫁女杨桃,在历经相亲、恋爱、领证、分居、破镜重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终于在梦寐以求的婚礼中喜泪收场。

  十一、如今几个月过去了,小李并未能与前妻破镜重圆,反倒是小吴异地恋谈得火热。

  十二、金庸小说里的不戒和尚年轻时,因赞美了别的女人漂亮,妻子醋意大发,抛夫弃女出走十几年,这不戒和尚从此为僧奔走天涯去找她,最终破镜重圆。

  十三、你也打了她了,从前的恩怨就算一笔勾销了,你们破镜重圆吧!

  十四、同在长安离的那样近,藕断丝连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破镜重圆,艾麦麦管不住*馋嘴,只能琢磨彻底消除高秀雯威胁。

  十五、书中的小主人公小强,是被母亲无意丢失的,倍孤寡老太太捡回扶养长大,就是他,最后将自己一家人重新团聚在一起,破镜重圆,并将呱呱老太太当做亲人和家人一起生活。

推荐访问:典故 历史 历史典故12篇 历史典故1 历史典故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