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7篇

时间:2022-11-20 08:55:05  来源:网友投稿

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7篇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关于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  略  摘要:初中是一个锻炼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培养高标准的道德观念的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7篇,供大家参考。

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7篇

篇一: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关于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

  略

  摘要:初中是一个锻炼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培养高标准的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是建立并完善“三观”的关键期。初中生,刚脱离了熟悉的小学环境,来到了在家时间少,在校时间多的中学阶段,学生还沉浸在脱离家长束缚的喜悦或者苦闷于面对独立生活的处境中。这是一个新的阶段,自然也就有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课程的安排还是学习任务的繁重,都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更大的挑战。“立德树人”进入课堂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给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一个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前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并且他们所处的时代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信息量,这些信息自然是有好有坏,在这种多元文化和庞大信息量的冲击下,初中生还未完全建立起来的“三观”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在这一阶段,学校增设了“道德与法治”课程,这就有利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健康且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杜威说过:“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道德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累积的传统美德以及教育的必然要求。一。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重视程度不足目前,初级中学都普遍重视参加中考的科目,虽然“道德与法治”也纳入了中考考试科目,但纳入的时间短,而老师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纳入中考后是否要改变教学模式,如何改变,这些都还在探索之中。但较之之前的教学模式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对比来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没有试验,没有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相较数理化来讲也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教学任务轻,所以得不到老师的特别重视,也得不到校领导的特别关注。大家也都是把眼光和精力着重放在重难点科目上,因而这门课得不到学生和老师的重视。任课老师也会觉得这个科目只要背一背就会了,注重考试结果,忽略了教学过程。并且初中生也没有“挂科”一说,没有那么大的任课负担,所以就会降低重视程度。随着老师重视程度的降低,学生也将降低对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甚至将这些觉得简单的课程当成休息时间,自动减轻学习压力,课堂比较放松。(二)学生参与度不足初中只有三年,相比小学来说短了很多,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就更重,面临着求学路上的一个重要抉择,学生在学习上也就有了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科目。那么相对于这些学习科目来说,学生就很容易忽视文科的重要性。那么在这种文科课堂,即便老师很有教学热情,学生也比较低迷,配合度比较低。在有课堂活动和课堂回答时,学生的配合度比较低,就会影响老师的教学情绪,老师的教学情绪低,课堂效果就会不好,如此循环往复。(三)课程教授方面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大多都是以课本上有趣的事例来带入所要教学的内容,但是内容比较枯燥,形式也主要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进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少,学习效果差。在教学形式上,主要以文本教学为主,在这一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要进步,要鼓励老师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将多媒体应用与文字授课相结合,多加入声色影视类教学资料,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门课。二、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教学的策略?

  (一)挖掘材料资源将立德树人纳入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已经势在必行。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德”排第一,可见品德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无论是以后的人际关系,还是当下的学习要求,都对品德有很高的要求,而学校,本来就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在学校这个大环境范围内,我们都要做一个文明人,立德树人要从小事做起,从榜样做起。道德与法治的课本主要以道德与法治为主,但整个知识框架偏理论化,这还需要在进行改善,将这些大道理融于小故事,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从小故事讲大道理,告诉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怎么做。深度挖掘教学材料,从社会上的各个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剖析。从社会新闻、娱乐、体育、等学生们容易关注的社会问题挖掘材料,将课堂与实际联系起来,将立德树人融于小事,形成一个潜移默化的存在。(二)改善评价体系初中的评价体系是以考试为主,虽然各个省市有自己的制度,但大体上都逃不掉“应试教育”这个怪圈,大家都冲着考试成绩向前奔赴,忽略了一些对自己很重要,但又不是中考科目中的难点学科。改善评价体系也能很大程度的增加老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但如何改,怎么改,改了有没有用,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每个学科的安排都有他的道理,都应该得到重视。再者是要让老师改变上课的形式,普通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要增加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最后是学校以及其他教学部门,要将眼光放长远,不能只盯着考试的重难点科目,不能一味的盲目追求升学率。(三)创新教学理念和手段以往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理念就是普及知识,科普法律,主要的教学手段就是课堂教学,对于当代社会来讲,这些理念与手段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生,社会的飞速发展让学生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们的知识面广,已经很难对枯燥的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观看影片、体验VR参与、角色扮演、实际探索,这都是新时代的新方法,作为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当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扮演,对课本上的故事进行演绎,让学生自己加以发挥,即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也能让他们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与此同时,还能让学生对学习提起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加上现在小视频比较大众化且非常流行,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故事演绎将课本内容自编自演,几人一组,拍成小视频放在网络上。这样在学生关注的潮流下进行学习,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而老师和家长也都能看见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发掘一些其他方面的天赋。结语:立德树人一直都是学校不可推脱的责任,将立德树人纳入课堂,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将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虽然目前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上有一些发展空间,但是在实践中,老师和学生都在不断的调整,最终将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参考文献:[1]叶德元.初中历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策略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9.[2]韩丹.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3]姚进.思想政治课智慧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篇二: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策

  略

  摘要:对于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这个时期,正处于正确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与此同时,也是其思想品德观念得以正确形成的关键。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初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渗透,让学生能够在教材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有一个新的认知,新的学习、新的观念形成。本文主要是根据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的渗透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策略

  引言

  之所以要强化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价值观念,始终以人为本的教学发展思想,始终跟着党的领导和方针政策进行相关活动的开展。在对立德树人内容讲述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的运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而在此基础之上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一、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力度

  (一)重视对教材内容的学习

  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生自身的成长需要各种关系的发展,比如说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紧扣当前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根据立德相关的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关注社会中的一些热点,对于生活中的道德知识和一些相关事件进行了解。就理想信念方面的教学内容拓展的过程中,可以去学习中国梦的相关知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相关内容,充分的去吸收和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对这些内容学习的过程中,作为政治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吸收和学习,在充分掌握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知识的拓展和信息的分享。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定要进行分析,强化学生自身道德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能够对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确思想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

  (二)合理利用教材栏目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制度这本教材来说在,整个栏目中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除了教材的主体部分,还有诸多的附件素材,比如说序言、引文等。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教材中的一些基本的情况和每个知识点板块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理清,进而在充分分析这些板块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正文的阅读和浏览。通过不断的加工和重组,进而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去应用于实践,凸显当前教材的设置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解答。在学习《友谊的天空》这一板块中,教师就可以去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案件,对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对同伴之间的深厚友谊进行思考,强化对友好同伴关系的初步认识。在这基础之上去引申师生情等,进而强化学生对该板块的阅读感悟。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阅读技巧方面的分析和指导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渗入,比如说设问的方式、复述的方式、批注的方式等。总而言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层层推入,对教材中的理解能力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发现自己》这一课时为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自己的闪光点有哪些?如何去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如何找到自信。通过这种方式的提问,让学生能够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强化学生道德学习能力[1]。

  二、重视知行合一

  (一)优化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学习的知识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更加直观和全

  面的认识,教师在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再次加工,再次优化,进而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调动感觉器官,然后主动去感悟去分析[2]。在《少年有梦》这一小节里,教师在进行讲述的过程中,可以在上课之前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访问,然后在上课期间给学生播放有关黄旭华的相关视频资料,黄旭华不贪图名利,一心钻研,为中国的核潜艇研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进行生产实验期间,虽然年过九旬,但是仍然奋战奋斗在一线。大多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的时候会联想到自己,进而从心底里有为祖国做贡献的强烈心情,通过优秀人物事迹的视频引入,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理想信念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无形之中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3]。

  (三)活学活用

  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说,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去应对考场上的试题,而是让学生通过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而在实践生活中去进行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对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吸收和分析,另一方面,也要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进而在具体的活动中能够实现育人的目的和要求,教师也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选择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进行开展。通过日常教学工作的渗透,尽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提升。

  (三)多方融合

  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内容讲述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中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根据相应的教学目的和目标进行设置,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网络设备、板书设计等方式的引导,进而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吸收。通过正确价值思想观念的深入发展,能够为相关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石,与此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思想情感得到发展。无论是学校的负责人还是代课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去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而在这基础之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总结,通过具体的人物事迹进行分析,进而在无形之中实现当前的教学目标[4]。

  三、结束语

  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容讲述的过程中,作为初中教师,首先自身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其次,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进而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能够对一些潜在的学习疑问进行合理有效的解答。主动承担立德树人的教学,使命,针对当前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渗透和普及。进而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做出铺垫。

  参考文献

  [1]杨言香.“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9,17(22):147-147.

  [2]陈木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文化精神[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2):19-20.

  [3]唐月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敬畏生命》一课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6):220-223.

  [4]黄毅菁.小课堂大文化强自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5):149-151.

  

  

篇三: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

  探究

  作者:杨宁来源:《家长·中》2021年第02期

  【摘要】我国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应当重新修订人才培育目标与学科发展战略,将立德树人设置为课堂教学与基础性技能训练活动的首要目标,以塑造初中学生群体的道德观与世界观为核心任务,鼓励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必要性,并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渗透路径与教学方案。

  【关键词】德育;道德与法治教育;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5-0040-02

  【Abstract】Moralityandruleoflaweducationinjuniorhighschoolsinmycountryshouldrevisethegoaloftalentcultivationanddisciplinedevelopmentstrategy,setLideShurenastheprimarygoalofclassroomteachingandbasicskillstrainingactivities,andshapethemoralandworldoutlookofjuniorhighschoolstudentsasthecoretask,Encouragestudentstopracticethecorevaluesofsocialism.Thisarticlemainlyanalyzesthenecessityofimplementingtheconceptofmoralityandcultivatingpeopleinmoralandlegaleducation,andsummarizeseffectivepenetrationpathsandteachingprograms.

  【Keywords】Moraleducation;Moralandruleoflaweducation;Penetrationpath

  一、以立德树人为纲领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在初中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中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能够强化课堂教育活动的激励效果与道德价值观塑造效果,以富有正能量的阳光教育来引导当代初中学生群体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从不同方面减轻当代初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与学习负担。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科任课教师深入挖掘我国社会的道德文化传统,整合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德育资源,创设以文化理念感召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极大地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与道德品质培育效率。全新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可从不同途径持续提高初中学生群体的道德素养与学科实践能力发展水平,任课教师能够在学生的道德观初步养成的初中阶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上指导与规训,对初中学生群体道德认知方式的转变、道德理念的形成施加正面的影响,保障初中学生群体树立健康、积极的个人生活价值取向与职业理想。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纲领开展高水平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促进初中学生群体在自我控制能力与认知能力等不同方面的发展与成熟,初中学生群体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与干涉下学会主动控制自身的不良情绪,并对生活環境中发生的复杂事件做出精准有效的判断,接受创新型德育的初中学生群体有能力结合现阶段的社会背景分析、研究教材中各类知识点的应用意义,结合自身所参加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课下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学科基础性原理的思想内涵,并体会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之间存在的内在客观联系。全新的德育模式可为我国当代初中学生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体验,将社会主流的行业道德准则内化为初中学生群体设计自身日常行为活动的基本原则。

  二、重构道德与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秉承的教育准则分析

  (一)鼓励初中学生进行反思

  为完成道德价值取向培育、训练任务,任课教师应当帮助初中学生群体立足于过去的学习活动,总结个人化的独特学习经验与教训,对曾经犯过的错误做出深刻的反思,并通过比较自身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表现与能力进步程度,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任课教师必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扮演诱导初中学生进行持续性反思的引导者角色,使初中学生群体在课上空闲时间或课后定期进行自主性反思与自我批评,并每天撰写学习日记,记录学生自身在不同时期的学习状态与所秉承的思想观点,任课教师应审阅初中学生所撰写的日志或学习笔记,并通过做出批注引导初中学生对基础性的学科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深度思考与研究,在潜移默化的德育过程中引导初中学生建立新时代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道德价值观,使初中学生群体掌握自我规划与自我观察的基本技巧与策略,促进初中学生群体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蕴含的道德理念产生认同感与信任感。

  (二)引入多层次的课堂主题活动形式

  在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中,任课教师必须将复杂深奥的课本理论知识打散到各类趣味性的主题活动中进行讲解,避免集中讲解过多的脱离社会实践的课本知识。持续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从持续演变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汲取富有教育价值与道德理念塑造效果的教学素材,并结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开展有一定实践指导效果与思想深度的课堂教学。任课教师应当选取拥有较高探究价值、可激发多数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特殊活动主题与游戏形式,使初中学生群体在多样性的动态课堂环境变化中深入体会尊老爱幼、无私奉献等道德品质的社会价值。

  (三)为学生树立可模仿的道德榜样

  任课教师必须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我国现代初中学生群体做出值得仿效的道德榜样,在课上以不同形式的激励手段与策略鼓励初中学生群体模仿、学习切身可见的道德品质榜样,以此使初中学生群体获得良好的仿效性课堂学习体验,高效率地提高初中学生群体的道德素养水

  平,初中学生群体可在模仿任课教师、社会劳动模范、同班的其他优秀学生的过程中感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必要性。为初中学生提供道德领域的可模仿榜样,有助于促进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以道德模范的榜样形象影响初中学生道德价值观发展的具体方向。

  三、践行立德树人思想、强化德育效果的可行措施研究

  (一)进行贴近真实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

  任课教师应当转变教育思想,选择全新的以社会实践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与能力培育方案,通过挖掘、利用社会化的德育资源为初中学生群体创设更为真实的生活化能力训练情境,激励初中学生群体在集体化实践活动中努力践行课本中的道德理念与行为准则。任课教师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组织资源,动员学生参加富有道德感召力与影响力的无偿志愿者服务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有计划地在多种类型的生活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初中学生群体在活动中认识到自身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指导教师在讲解《守护生命》这一部分的学科内容时,可在向学生讲解浅显的保护身体、维护心理健康的技巧与知识后,组织多数初中学生前往学校附近的医院进行观摩,并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教育与训导,学习各类保护自身身体健康与安全的自救自护方法,使學生认识到爱护生命的重要性。这一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可保证具体的教学效果,使初中学生群体对学科基础知识与内在原理有所感悟。

  (二)改进现有的教学策略与课堂指导方法

  任课教师应当根据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方式选定具备价值引领效果的教学形式与指导路径,在德育教育活动中锻炼、培育初中学生群体的道德思辨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使初中学生群体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复杂的道德问题,教师必须为初中学生群体提供拥有较强启发效果的道德文化教育,使初中学生在不断思考学科基础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明确、坚实的道德价值理念与持续遵守的正确行为准则。例如在详细讲解《亲情之爱》这一单元的德育知识时,任课教师应当在课前向学生提出“家庭关系有哪些类型?”“家的道德内涵与文化内涵是什么?”等问题,并鼓励初中学生群体在初步阅读完教材课文之后告知任课教师自身是怎样理解家庭关系的,以此拓展初中学生群体分析、思考学科主要内容的路径。这一问答型的教学模式可引导初中学生群体按部就班地逐步分析德育的思想内涵,使初中学生群体学会怎样处理自我与家庭、集体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

  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应当顺应教育改革潮流,结合社会实践开展能够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与能力均衡进步的课堂教育,在教学活动中重点贯彻以立德树人思想的为基准的教育理念,将各个领域能够用于德育的素材与案例进行系统性整合与编辑,创设富有教育意义与启发性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此促进我国当代初中学生群体道德意识与文明素养的发展与不断提升,使初中学生养成正确的集体观念与思考问题的习惯。

  参考文献:[1]赵洪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J].文教资料,2019(11).[2]卢明家.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9(19).[3]黄富强.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责编侯芳)

  

  

篇四: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

  制”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摘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制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科目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素养。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研究道德与法制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策略,这样才能更好的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道德与法制课堂中。基于此,本文针对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中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身心发展的快速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于事物有了基于自身的认知和思考,正是帮助学生塑造品格,培养正确行为的重要阶段。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到道德与法制课程中,不仅能够丰富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认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多数教师未能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价值,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文化课程知识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固然含有大量的法制内容和思想文化知识,需要进行教育考试,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教师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制课程的育人功能及价值,才能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其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未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模式僵化,没有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自然难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内化,无法以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进而导致课程教学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2、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中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制课程中蕴含较多的理论知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则会对学生留下枯燥无味的印象,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对道德与法制课程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当将理论与实际进行联系,在此基础上创设良好的情境,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课程教学的含义,并且,体会到课程教学对自身的价值,这样学生才能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深入学习。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走进青春”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通过播放青春励志影视剧让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结合课程教学对影视剧中的内容进行探讨,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理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学习成长和需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烦恼,因此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进行学习。另外,当前大多数初中生家庭条件较为优越,受到过多的溺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以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少年有梦”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

  人生态度,体会自己的个人梦想与时代的脉搏,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基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选取了《感动中国》相关案例,让学生以这些人物为榜样,学习其思想,进而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成为一个“有梦想的少年”。

  (3)教师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在道德与法制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在教师的师德感染下向教师学习。为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这样的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师的教育。例如在学习“走近老师”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和自己角色互换,让学生体会一次做老师的感觉,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换位思考,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不易,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尊重教师的工作以教师为榜样促进自身的学习和成长,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不断研究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活动适应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谭增丹.立德树人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东西南北,2020(08):303.

  

  

篇五: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学中的探究

  摘要:教育之旨当在立德树人,教育之功亦在立德树人。尤其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而言,“立德树人”理念更是不可更改的初衷和准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的每一章每一节,都在向学生努力传输一种正确的认识世界、看待社会的视角和态度。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继续深化课本教材的这种正向引导功能,并且以此为根基不断去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将学生培养成德行兼备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念;初中教学探究;道德与法治

  引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往往要承担更多的德育责任,然而不少教师已经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丢失了这样的教育本心。他们错误地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看成了一门简单的知识教育课程,而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所需完成的德育任务和应当承担的德育功能。所以,这些教师往往会把课程讲授变成以成绩为追求的知识圈点,一些本应展开论述的重要德育内容也只能变成划上重点标注符号的枯燥理论。

  一、课堂教学融入德育,灌输价值观道德观

  初中德育与法治课堂上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其实就是最好的德育素材,但是很多教师却错误地将这些德育素材只当做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的武器。如此一来,学生的德行成长就可能会和社会期望之间形成脱节。所以,教师必须要去主动围绕课本知识体系进行延伸和拓展,在每一节课中都主动向学生灌输健康积极的思想和三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

  例如,七年级上学期的几单元内容都是围绕学生的思想塑造所展开。其中既包含着对学生学习观的引导和对自我认知的引导,也有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友谊和师生情谊的内容,更有对生命意义的考问和对生命价值的强调。教师可以在这一

  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按照课本的顺序逐一向学生展开讲解自我认知的方法和对待他人情感的态度等内容,并且营造出可以激发学生的德育情境,带领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去感知生命、认识自我、强化情感联系。

  二、法治教学敲响警钟,划明行为规范红线

  法律对于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并不止于对错误行为的纠正和处罚,更在于对人们作出某些行为之前所形成的警示和提醒。而针对学生所开展的一些法治教育也可以起到类似的警醒作用,提示和告诫学生哪些行为不被允许甚至严禁触碰。所以,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也需要用严肃的法律制度去警示学生,给学生的脑海中树立起一门警钟,让这门警钟时刻提醒学生,从而预防学生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

  例如,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课本中,就明确指出了“法不可违”这一重要内容。在讲述这一课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投影设备带领学生一起观看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犯罪案例,用真实的案例向学生展示违反法律的严重后果。教师所选的案例可以是一些青少年犯罪被判刑的案例,也可以是一些典型的争吵斗殴致人死亡的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学生可能触碰到的行为底线,预先就在学生心中敲响了警钟,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一些偏激思想和错误观念。

  三、讲述道德模范故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共情能力可以让我们无需多言就能从一些故事中体会到思想情感,也可以感染我们向着榜样学习和前进。在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道路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当积极发挥共情能力的作用,用一些道德模范值得赞颂的故事去营造德育感染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增强崇敬之情,甚至是在学生心中扎下学习和追寻之根。教师可以从课本中的模范先锋入手,将这些人身上的故事详细讲述给学生,以此引领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

  例如,课本中提到了陆之方、陆兰廷、陆兰军父子三人代代传承、坚守岗哨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陆之方父子三人向学生展示了什么是坚守、什么是奉献,而且也将扎根于国人心底的爱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向学生们生动讲述这父子三人在坚守岗哨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故事,以这些故事来进一步深化

  这父子三人身上的优良道德品质。而这样的故事讲述也能够营造出德育氛围和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改造学生的思想。

  四、加强家校共育联合,营造家校德育环境

  家长是思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初中教师想要塑造学生的思德品行时,也需发挥出家校联合的重要作用,通过家校共创来营造出对学生全方位覆盖的德育教育环境。教师可以与家长之间保持着定期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并且由家长和教师共同劝导以防止学生误入思想歧途。同时,在开展一些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和家长积极联合,由家长来向学生讲述一些生理或者心理方面的知识。

  例如,不少初中学生都可能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青春期,青春期带来的身体变化还会引发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动荡。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负责在思想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但是受限于场合和性别等方面的因素,教师却可能并不适合对学生进行生理方面疑惑的解答。此时,教师就要积极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请求家长代替教师去告诉学生一些应该知晓的青春期知识,让家长以包容和鼓励的态度去和学生相处,从而抹平学生在青春期的心理动荡以及不安情绪。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若想完成立德树人目标,就要在课本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持续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三观,而且还要以严肃的法治教学内容去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与思想,以德育的引导功能和法治的劝诫功能去塑造学生的德行思想。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树立起应当学习和参照的榜样,让学生能够以榜样人物为目标去完善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且在家校共育的联合防线中促进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宝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4):119-120.

  [2]张金月.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助力“拔节孕穗”时期——“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巧妙渗透[J].学苑教育,2021(21):13-14.

  

  

篇六: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

  用

  摘要:在初中的学科体系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初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之中渗透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基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现状,阐述了以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以德树人;道德与法治学科;应用策略

  引言

  立德树人理念作为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理念之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老师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要结合生活实际,渗透以德树人的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减少学生犯错误的几率,帮助学生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重视对于课本死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于道德观念的渗透。由于初中的阶段教学任务比较紧张,同时,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老师在课上给学生渗透的知识是非常浓缩的。老师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给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有一部分老师总是认为道德观念这部分知识不需要在课上过多的给学生渗透,学生会在日常生活当中慢慢的去感受,但是这样的教学观念是错误的,学生的领悟能力还远远达不到成年人的水平。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以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也日新月异地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通常我们不用出门就能知道“天下有趣的新闻”。但是,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了解生活中的情节时,网络上也充斥着很多坏消息。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青春期阶段,网络信息认知度不足,网上不良信息容易对初中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辨别事物的好坏。在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中,新事物不仅被旧事物替代,而且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方面,在过去的发展中留下和继承对新事物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这是道德和法治教师在教育中应注意的,利用唯物辩证主义否定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又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现代化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毕竟是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的落实和发展。道德和法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首先要巩固初中学生的理想信念,厚重爱国主义感情,让学生以高志锻炼奋斗精神,使人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要加强学生道德修养。教育要从学生自身开始,从点滴开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修饰道德,成为爱大德、爱大德的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以德树人教育理念的策略

  (一)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要想在初中德育与法治课程中对立德树人理念进行一个充分的表达,首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必须要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实现课程价值表达的基础,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一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自身对于立德树人理念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那么课程价值必然难以得到一个有效的表达,两者之间是一个因与果的关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现课程价值表达时,自身要先对立德

  树人的思想理念进行理解,对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立德树人理念得到一个良好的表达。

  (二)从课本出发,分析教材案例

  学生阅读课本可以发现每一个单元结束之后都会有相关的社会案例,这些社会案例都是生活当中真实出现过的,非常有借鉴意义,也非常值得学生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教师在讲解完课本理论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社会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学生要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和老师同学进行密切交流,抒发自己对于不同案例的观点和看法,老师在听取完学生意见和建议之后,要对学生想法进行评价,侧面渗透一些道德理念,帮助学生不断成长。

  树立学习榜样,培育学生的道德观念

  道德和法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用语言教学,潜在地影响学生。教师以身作则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首先,在日常生活中的服装,教师每天盯着几十个人的眼睛,最先看到的就是教师的服装。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要穿奇装异服,服装要整洁,根据自己的职业,用朴素高雅整齐的服装训练学生。其次是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充分发挥典范作用,教师不迟到,不乱扔垃圾,不吐痰,对学生的教育态度谦逊,自然而庄严。这种言行深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构成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发展的动力。“人民有信心,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爱国主义电影,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美好生活的到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法治观念的人。为此,教师应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树立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明辨是非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郭金海.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好家长,2018(15).

  [2]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黄好福.新校园(中旬)2016(06)

  [3]郑翠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改革的特色和应用[J].文学教育,2017,0(18)

  

  

篇七: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

  究

  摘要:初中教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意识的关键时期。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更好的带领学生进步,规范学生的言行。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之下,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改进,彰显出立德树人教育准则之后,不断地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教师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引领学生进步和成长。不断的打造适用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体系之下,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重要力量和实际价值。最终,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引领全方位的保证初中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前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教师遵循立德树人教学理念。不断的升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综合素养入手,教师不断的释放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相应魅力和色彩。在有效的激活课堂教学内容之下,能够有效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学准则,教师不断的释放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能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增添亮丽的光彩。教师以全面整合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冲击力的过程中,拥有自我良好规划和成长空间。所以,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一、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能够彰显出重要意义和价值。学生会提高学习的兴趣,感受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魅力和乐趣。同时,教师通过合理性的案例引导,让学生对所学习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另外,还可以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成长空间,带领学生进步和发展。总之,会更好的释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力量,全面促进学生成长。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落实生本教育思想,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树立生本教育思想,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理念实施中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的一个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也会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学习之中。在理解课堂学习内容之下领略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案例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并进行积极思考。

  比如,教师在进行《珍视生命》这一课堂教学时,可以列举生活之中的案例,很多人因为一些原因放弃自己生命。呈现出这些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关注这些案例,并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树立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内涵。教师让学生拥有正确的生命观,也将其有效的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

  (二)完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为主。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网络教学等形式,打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找寻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更好的带领学生学习进步。教师转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中更好的理解所学习内容。比如,针对《维护公平正义》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公平正义的相应故事视频。然后,带领学生共同解读视频的内容,学生可以从典型的案例之中分析并了解公平正义的作用,加强学生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也让学生在今后生活之中规范自身的言行。这样的情况下,也全面的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更好的让学生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之中。

  (三)走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性比较强,这让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扎实,也会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立德树人理念贯彻落实之中,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还应该联系实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以实际生活作为教学的突破点,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然后,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有效的落实学生发展。在《我与社会》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带出班级,组织游学活动,让学生观察,记录自己在观察中的所闻所感。让学生能够对自己准确定位,充分的发挥

  出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紧紧立足于“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学生发挥出自己主人翁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相应的努力。这不仅符合立德树人教育要求,也对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产生很大的推动价值。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教师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时,要拥有良好的教育规划,以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为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作为重要的引领,让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和相应的色彩。教师不断的整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为学生带来良好学习体验之下,也让学生逐渐的感受到知识的实际价值。最终,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有效实施之中,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全面和高效。

  参考文献:

  [1]袁长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方法分享[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98.

  [2]王元清.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宪法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法制博览,2020(22):225-226.

  [3]周华选.基于情景教学法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价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68.

  

  

推荐访问: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树人 法治 学科


[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