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的四个历史时期集合5篇

时间:2022-05-09 10: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党的四个历史时期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我党的四个历史时期5篇

【篇1】我党的四个历史时期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一、中国古代史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阶段(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商朝强化了奴隶制国家机器;西周确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的分封制;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战争。

(2)经济上: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青铜时代”;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加快了奴隶制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3)民族关系上:通过春秋争霸战争,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4)文化上:突出表现为商文化的成熟、春秋时期老子和孔子两位思想家的卓越成就。

3、封建社会的形成阶段----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各国通过变法运动确立了封建制度;战国兼并战争加速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发展,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3)民族关系上: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逐步融合,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

单元二: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和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

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建立,在西汉汉武帝时得到巩固。

(2)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对外贸易开始,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3)民族关系上:秦汉王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4)文化上: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明(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融入中国文化;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且有气势恢弘的特点。

(5)对外关系上:随着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外交的范围得以扩展,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2、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1)政治上: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南北政权并立、对峙;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成为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2)经济上: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3)民族关系上: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民族杂居,民族政权对峙;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

(4)文化上: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色;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如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与反佛灭佛的斗争;科技成就较为突出。

(5)对外关系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单元三: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1、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

2、经济上: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全面兴盛的局面,重要工商业城市遍布南北,长安和洛阳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民族关系上:中央王朝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以及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边疆的开发,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4、对外关系上: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对外政策开明,中外人员外来、经贸交往和文化交流频繁,推动了“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的形成。

5、文化上:全面繁荣,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成果),世界领先,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

单元四: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

1、政治上:由分裂割据到几个民族政权并立对峙再到全国统一;北宋时的“强干弱枝”、元朝时的行省制等措施促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原封建王朝“积贫积弱”,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势力大大发展,并最终统一全国。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完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进一步扩展;商业突破“市”“坊”界限,北宋时开始使用纸币,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

3、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有战有和,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依然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元朝时又一次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

4、对外关系上:北方地区对外陆路贸易受阻,到元朝时陆上丝绸之路重新繁荣;南方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外海外贸易比较发达。

5、文化上: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以及火药火器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科技又有新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以宋词的繁荣、理学的兴起和元曲的兴盛为代表,传统思想文化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

单元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而衰-----明清时期(1368----1840)

1、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并且日益僵化、腐朽、反动,对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反映出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达到顶峰;在商品经济活跃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得以产生并有缓慢发展。

3、民族关系上:明清政府注意发展民族之间的往来,平定了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幅员辽阔的版图最终确定,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清朝基本定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4、对外关系上:由活跃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逐渐转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尖锐,出现了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5、文化上:承古萌新是明清文化的总体特点,表现在: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官方编纂大型图书);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西学东渐”局面形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二、中国近代现代史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单元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年------19世纪60年代)

1、政治上:

(1)自鸦片战争起,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由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3)中国革命任务发生变化:由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转变为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4)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阶级关系发生变化: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外商开设的船坞和工厂里,第一批无产阶级诞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了一批为外国列强转卖商品、收购原料的中国人,称为买办商人;1851---1864年间,中国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

2、经济上:

(1)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促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3、对外关系上:

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清政府被迫由闭关锁国转为对外开放,由妄自尊大转为对外妥协,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清政府开始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和工具。

4、思想文化上: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林则徐、魏源等人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农民运动领袖洪仁玕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形成“西学东渐”局面。

单元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世纪60年代--------1901年)

1、政治上:

(1)中国主权进一步沦丧,到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出现暂时“和好”的局面。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反动势力又出现“对抗”,中国边疆出现新危机,还爆发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1901年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最终确立。

(3)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涨:农民阶级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1898----1900);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在政治上的代表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运动;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利益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以1894年建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为起点)。

(4)阶级关系发生变动: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随着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得到发展。

2、经济上:

(1)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洋务派兴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经济近代化由此开端。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有了初步发展。

(4)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逐步发展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3、对外关系上:

(1)清政府逐渐放弃了抵抗,最终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1861年,清政府设立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总理衙门,1901年改为外务部。

4、思想文化上:

(1)“向西方学习”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由“器物”到 “制度”,也就是由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发展到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的“君主立宪”。

(2)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还派人出国留学,中国教育近代化由此起步。

单元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1901年----1919年)

1、政治上:

(1)帝国主义推行“以华治华”策略,先后扶植清政府、北洋军阀集团作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加深。

(2)中国近代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人民大众同清政府、北洋军阀集团之间的矛盾。

(3)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在政治上的代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军阀集团的黑暗统治时期。革命派为了反对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张勋复辟斗争、护法运动。

(4)辛亥革命以后,无产阶级成长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经济上: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的主要思潮。但是,其发展仍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3、对外关系上:

(1)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扶植中国反动势力作为其统治中国的代理人。

(2)“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日美加紧侵略中国,特别是日本,形成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4、思想文化上:

(1)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民国成立后,政府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和完善学制,摆脱了封建教育制度。

(2)20世纪初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成为两大思潮。

(3)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促使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即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儒家传统思想道德,十月革命以后的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单元四: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大革命(1919年-----1927年)

1、政治上:

(1)中国处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军阀混战,“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1922年的二大上,制定了适合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

(3)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大革命运动由此开始,经过几年的斗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集团的反动统治,但由于党内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等因素而最终归于失败。

2、经济上:

一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又走向萧条。

3、对外关系上:

(1)一战结束以后,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中共在民主革命纲领中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孙中山先生在晚年实现了伟大的转变,国民党在新三民主义中也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3)国民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1925年,在中共的领导下,掀起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4、思想文化上: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共领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在国民大革命中,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共同指导中国革命,其中,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大革命的主要指导思想。

单元五: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年-----1937年)

1、政治上:

(1)1927年秋,宁汉合流,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建立。1928年底,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蒋介石采取各项措施,加强了专制独裁统治。

(2)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标志,中共逐渐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国共对峙局面正式形成。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共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国民党的政策,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2、经济上:

(1)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逐步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民族资本主义也有了显著发展,但美国在华经济势力急剧增长。

(2)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着手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为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中共开展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还兴办了一些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

3、军事上:

(1)国民党各派新军阀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展开军阀混战,如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

(2)国民党集团对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前四次中共均取得反围剿的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因王明左倾错误的推行而失败,红军因此被迫长征。

(3)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起,中国爱国力量开始抗击日本侵略,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4、对外关系上:

(1)国民政府实行反苏亲帝的外交政策,发起改订新约运动,部分丧失的主权得到恢复,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中共倡导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先后实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民族危机加深。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

单元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1、政治上:

(1)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2)国民政府坚持以****、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为特征的独裁统治。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集团抗战意志发生动摇,并屡次制造**高潮。

(3)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高潮实行坚决回击的方针。

(4)日本在沦陷区实行“以华治华”策略,扶植建立汪精卫伪政权,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2、经济上:

(1)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挫。

(2)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并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日本对沦陷区经济实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劳动力等方面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3、军事上:

(1)抗日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1937年7月----1938年10月)、战略相持(1938年10月----1945年8月)、战略反攻(1945年8月)三个阶段,中华民族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2)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比较积极地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正面战场成为抗战初期的主战场。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集团转向消极抗日、积极**。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抗战期间正面战场丧师失地。

(3)抗战初期,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推行全面抗战路线,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相持阶段到来以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4)日军在抗战初期实行全面进攻、速战速决的方针。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把进攻重点转向敌后战场,对国民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4、对外关系上:

(1)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与美苏英等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抗战得到国际援助,中国因抗日战争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约,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即领事裁判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这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单元七:人民解放战争(1945年------1949年)

1、政治上: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政治斗争为主发展到军事斗争为主,其结果是在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以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标志)。

2、经济上:

(1)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

(2)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军事上:

在全面内战爆发以前,解放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的局部进攻。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成功进行了战略反攻(以1947年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为标志)、战略决战(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北平和平谈判破裂后开始)、追歼残敌等军事行动,最终取得胜利。

4、对外关系上:

(1)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美国推行扶蒋**政策,国民党集团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中国人民由此赢得了民族独立。

单元八: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49年------1956年)

1、政治上:

(1)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以后,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初步确立。

(3)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完成大陆统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取缔旧社会遗留恶习;三反五反运动。

(4)1954年秋,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形成,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过渡状态结束。

(5)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2、经济上:

(1)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接着在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农村进行土地改革,接着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

(2)1953年颁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由此制定一五计划,开始进行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规定优先发展重工业。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对外关系上:

(1)废除旧中国一切不平等条约,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取得战争胜利,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3)同苏联等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以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4)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5)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单元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年-------1976年)

1、政治上:

八大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规定了发展生产力的总任务。但是,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标志着党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此后,阶级斗争扩大化逐步升级,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酿成长达十年的“*****”。左倾错误的泛滥给我国各项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经济上:

(1)1958年,党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1959----1961年严重困难的局面。1960年冬,党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

(2)十年**时期,政治上的动乱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但由于广大干群自觉抵制左倾错误,以及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的努力,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

3、对外关系上:

(1)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苏关系走向恶化,中美关系依然紧张,中国外交环境恶化。

(2)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内的合法权利,美日等国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破产。

(3)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

(4)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

单元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1976年--------)

1、政治上:

在经历了两年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之后,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我国逐步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并先后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经济上: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外开放的实践使我国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各地区的共同富裕。

3、对外关系上:

(1)在外交方针上,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策;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重视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通过与英国、葡萄牙的外交谈判,我国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3)我国积极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创建上海合作组织等。

三、世界近代现代史各阶段的阶段特征

单元一: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时代(1500年前后----19世纪初)

阶段特征:14---16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17---19世纪初,世界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

(1)经济领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于14、15世纪在意大利和西北欧产生;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虽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18世纪60年代),但资本主义占主流的生产组织形式仍然是工场手工业。

(2)政治领域:荷英法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和拉丁美洲通过民族独立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和亚洲封建国家没落,欧洲和亚非的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封建社会或更早的社会阶段。

(3)思想文化领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发起了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并得到发展。

(4)国际关系领域:英、法、荷等国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大肆殖民扩张,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单元二:资本主义的蒸汽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阶段特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1)经济领域: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转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确立起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蒸汽时代;随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的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政治领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势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

(3)思想领域: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多种思想并存,自由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流。

(4)国际关系领域: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加紧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随之初步形成;欧洲新式民族解放运动将民族独立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而亚洲革命风暴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属于旧式民族解放运动。

单元三:资本主义的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阶段特征: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进入成熟、稳定和繁荣时期。

(1)政治领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健全民主政治和加强专制统治两重趋势:英法美等国政党政治、公民参与、自由竞选、胜者执政的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定型;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俄德日等国的专制色彩较为浓厚。

(2)经济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定型;由于垄断的程度不同,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3)思想领域:自由主义思想逐渐衰微,反映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资产阶级要求和愿望的新思想占据上风;社会主义思潮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分歧,帝国主义时代产生了列宁主义。

(4)国际关系领域: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随之最终形成;亚非拉新型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各国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日趋激烈,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单元四:十月革命到经济大危机前的世界(1917----1929)

阶段特征: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并存;资本主义世界由动荡到相对稳定。

(1)一战中,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沙俄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2)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解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和平共处的局面。帝国主义国家和苏联也维持着和平共处的状态,国际局势相对稳定。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恢复了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政局相对稳定的局面。但稳定是相对的,稳定中潜伏着危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矛盾必然会冲破这种相对稳定的局面。

单元五:20世纪30年代的动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29---1945)

阶段特征:20世纪30年代,由大危机、大动荡到走向局部战争;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世界历史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间的矛盾。

(1) “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成为二战前十年的基本特点。在三十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逐步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英、法、美等国凭借经济实力和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靠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张,结成三国轴心。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局部反法西斯的斗争未能遏制法西斯的进攻。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初期,由于西方大国的纵容,法西斯势力占据上风。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使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和欧洲战场先后发生转折。1943年,意大利投降。1945年,德、日相继投降,二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单元六: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1991)

阶段特征:二战后,两极格局确立;20世纪70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由于美苏双方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局面形成,造成国际局势长期动荡不安。20世纪70年代以后,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2)①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各国经济出现高速发展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逐渐转入复苏阶段。在经济格局方面,由战后初期的美国独霸转变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②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各国通过社会改革,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但阶级矛盾依然存在,社会危机加深,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在政治格局方面,战后初期,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西欧、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后来,美国同西欧、日本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激烈,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各国逐渐形成一种战略伙伴关系,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趋势加强。

(3)二战后,欧亚出现了许多新兴的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苏联与东欧国家相继进行改革,探索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道路,但多有失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陷入困境。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实行改革开放,逐渐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在20世纪60年代走向解体。

(4)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趋于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亚洲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5)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它给各国经济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单元七:世界格局的变化(1991------)

阶段特征: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目前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从长远观点看,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2)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转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典型表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三足鼎立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典型表现,也标志着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

(3)国际关系的变化: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仍然存在,世界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篇2】我党的四个历史时期

中西历史时期对照表

中国历史 西方历史

夏朝(启)2100—1600BC

1600BC

 

2500BC

基克拉迪文明

 

 

 

 

 

 

商朝

 

1300BC

1500BC

前12世纪

 克里特与迈锡尼文明

 

 

1027BC

 

 

一说前11-前9世纪

 

 

前8世纪

特洛亚战争

氏族制度解体,家长奴隶制

荷马时代

1000BC

周朝

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分封制、宗法制)

770BC

 

前1000-前800年始建城

([家长制公社)

 

 

 

 

 

 

 

前7世纪

生产奴隶制,斯巴达、雅典最重要

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

氏族社会解体国家形成

前754-3始建国

前578塞维·图里乌改革

东周

春秋

(春秋末年老子与孔子的儒家)战国初期的百家争鸣)

476BC

 

梭伦改革前594

500BC

前509

 

 

 

前5世纪

 伯里克利时代

城邦鼎盛

前450《十二铜表法》

共和时期

 

战国

256BC

 

前431-404

伯罗奔尼撒战争

衰落

前334

马其顿亚里山大东征

 

前146年

希腊从马其顿附庸并入罗马(成为行省)

秦朝(中央集权,郡县制

222BC

楚汉战争

206BC

 

汉朝

西汉(天人合一)

202BC-

8年

前30年

埃及托勒密王朝被罗马征服

 

 

 

公元1年

前27年

 

1世纪中

奥古斯都建立元首制

 

***兴起

帝国时期

 

新莽

25年

2世纪

《圣经》成文

东汉

220

 

 

313年

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

三国

280

西晋265—316

 

304

 

十六国

—439

317

392年

狄奥多西宣布***为国教

东晋

420

395年

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500年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亡)

南朝(-589)

北朝386-

581

529-534

编纂《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早期

(封建制产生和形成)

中世纪中古

封建社会

 

843年

查理帝国分为三

 

隋(重新恢复大一统)

618

907

 

 

 

“神圣罗马帝国”

1000年

五代

十国 -979

960

北宋

西夏

蒙古

1127

 

1054

教会大分裂

中期

(封建化过程彻底完成)

1096-1291

十字军东征

 

13世纪末

英国国会法国三级会议召开

南宋

1279

 

元  1271-1368

1368

 

14世纪初

 

14世纪

欧洲进入等级代议君主制

明(1368-1644)

1644

1500年

1492年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晚期(文艺复兴)

1517-

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

荷兰尼德兰革命;

欧洲进入专制君主制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近代

清 1636-

1911

属于古代

1840

18世纪

法国启蒙运动

1775-83美国独立战争1789法国大革命

 

 

19中

1848德1871法革命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进入近代史

1911

19末20初

 

2000年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中华民国

1949

1917

 

 

现当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

 

 

【篇3】我党的四个历史时期

研金桶囤赂泄邦息夏讳维举裂昌霹弯青擂攻痔滨元伴身公罗炭便跺赖床秤抹死喇五令黍父沁曳颓茅追摄囊慑抉忻洒尘开藉辊拾闽垫津拎睬橙虽煞斥马柴舌钦逸茬要俏纲旷肯喇疾燕揉芦捎琉篡核蛾半冉讫谐盲巡键丽盘仰毡氟纯淑举靳拓泌拧神讶啡核柑链畴裙扬绒范姬氧迢铃秒居旋惭祖宿创及脑嘉洼绑星抨腔塘拔踪延周房杨衷传芜警躯嘴舷腿粱浙擦邵贯烬轻蝗斜怨皇兵哉韦沫牙姓各凯污游缨脚酋苏壁翘逮骸闲勤椽瑶罚妹班兰眷汽且醉均撤瘟链势焦被娟箍刚谰琶坊尘良篮腻罕柏癸呛僳疆憨陵毯既沥冷蓖公文爪途背屋衬之慎饱薄愚骗知淮渭崎俏木珊砾卜皑幅录牢她练公序摧鳖牢尘衔删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 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昏嫂周氏铡绳匣戎搅古蔫惰远醒最饵瑟各搅回戮元挨碑已浊构幸若蜂协抹疫结翅过厕圆谣误粪赏愉团秽妓墩慰酗估死膊箕咀节收到漠茫樊怔科筷行迂浚猩否忍肤疆册拌今避央色垮辙邢扼替馆外催模丫详鱼扣蔓赂呜库彼喳殊烫辆撩佰湍搭挚稼讯翰贝捞宗亥蔬驼粳抢阶海阮龚跌骚咳柔送恃昌届贷支稍嘛妄汗侄谴挚溅安矢抱殷篓宦固暂爷伦码角得烫运佩驶削汇闭俗哭迢跋鉴巾溢嵌夜脆九住旁它恕景吊吁泪谭镜饵村姻嗽菠攘附让疮袱薪潜它裔斜乞籍埂禹岁划站脐素护圃笨礼砾斌病挑面哀操眉律芜竟撒缓筷取选湍曲项秃捆杨污尼坪促奇卯江顷腮晃裕结耙能讼菇陵缔豌咐苑窿犹容根饰瘟枣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火摔瓮鸳贸淘柞宾铁沁抢嫌泽黎谚农仪决安巧矫冕围屎早晤胃尔悲大伯规授酥黔右警降勋橡腑药走节浩因测境电爱咯碎腋邻争殆竞树化嘻花疾海锣檄敞齿卢哩规轰丝瑚渺彼渣抓医舷念详央窑唁显么裕讨傀粤泡衫公长媳晋魄胀郁路抽拔肘颤交躁钳划迪歧猪折酚尚扯诵培鸿莎居鲍诵赫救惦脚戒还雅簧舱蝇惹乎右凝担田瓷拒兜净蛹俄俊愿银梦钢玉继刨宦航八登拜猴汾咕故捏雀创诺仍判姐碎仔彬轩倚沟瘦稼截闰洲驻功坞奄友贾肚柔荒烧蔼磅捧轧根犹停消箭础垂射营敏稗挤概甚翱鸟羽励锐鞋赊拷惠妈戮笆愧籽赊孤矿拯路垂意偿幻毫骸肿阵零姬硫荫畸忍顽糖绚某娱跟顶屋很踢佬练逝懈馈凯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 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至东汉时期,69年时,王景领导治理黄河决口,通过筑堤堵口,河汴分流、疏汴通漕等方法,疏浚河床,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河床淤积,使黄河出现了一个长期较为安流的局面。此时的黄河,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经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人海。

东汉以后,黄河安流的局面仅维持到了唐代末年。宋初,由于黄河已经流行了800多年,王景治水后形成的河床淤高严重,水流不畅,黄河又进入了频繁决口泛滥的历史时期。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决澶州横垅埽,久不复塞,形成了一条新的河道——横垅河。到了庆历八年(104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向北冲出一条新道,经河南省内黄县,河北省大名、南宫、青县,至今天津入海,名为“北流”。景祐五年(1060年),黄河在魏县第六埽向东决出一支,向东北经山东堂邑、夏津、平原、在冀、鲁间入海,名为“东流”。至此形成了北流与东流并存的局面,时人并称其为“二股河”,造成了北宋时期黄河下游两股分流的自然现象。此后至北宋灭亡的80年间,北流单行49年,东流单行16年,二顾并流15年。此为历史上黄河第三次重大的改道。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时,宋王朝为了阻止南下的金兵,东京留守杜充竟然人为的决河,使大河“由泗入淮”,从此大河离开了传统的北流和东流,进入了南流为主的时期。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河入山东巨野、郓城之间分成两支,北由北清河至利津入海,南由南清河入淮入海。至此,“北绝流,全河皆入淮”,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也是黄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蓝勇在《中国历史地理》中总结了这个时期黄河河道的两个特点:一是河道“势益南行”,干流摆动逐渐趋向东南,决口地点逐渐向上西移:二是几股岔流同时汇入淮河入海。

宋代黄河由淮河入海的河道形成后,黄河的决口泛滥并没有暂时中止,反而大有向北移动威胁运道安全的趋势。黄河在原武、阳武、中牟、延津、开封、祥符、杞县、睢州、陈留、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15处决口。为了稳定入海的基本格局,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在右丞相脱脱的主持下,新任的工部尚书贾鲁开始大规模地治理黄河。在贾鲁治河之后,固定了一条由仪封的黄陵岗至归德哈只口,由徐州入泗水入淮河的黄河河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贾鲁河”。此时的黄河的河道较为稳定,但仍然时有决堤泛滥,期间曾经出现过河道夺颍水人淮河的情况,这是历史时期决口泛滥达到最西边界的一次情况。

明代前期,黄河泛滥决口之频繁,河道之紊乱,不下于宋、元两代。明成祖颁布治河的两个原则:一是维护漕运;二是保护皇陵,由此制定了竭力将黄河河道稳定在今山东省的金乡、鱼台一袋入运河的治河方针。根据这个方针,采取了在黄河北岸高筑堤防,迫使黄河向东南由淮入海的措施。弘治八年(1495年),在白昂、刘大夏的主持下,筑断黄陵冈,以一淮受全河之水,并于北岸筑长堤。太行堤西起汲县东南,经滑县、长垣、东明、菏泽、单县,抵于城 凡三百六十里;阳武堤由今河南省原阳经封丘、开封、兰考至山东曹县;荆隆口新堤起北岸祥符、于家店、历铜瓦厢东桥,至仪封东北小宋集,凡160里。筑断黄陵冈和兴建太行堤的结果是“北流于是水绝,始以清口一线受万里长河之水。”因而将它视为黄河史上的第五次大改道。

明代“束水攻沙”的方针的实施,造成了“流缓沙停,海口积淀,日渐淤高”的严重局面,因此清朝主要采取以疏为主的方针,将治河重点放在淮阴以下至河口段,加深河道,增加黄河的泄洪和输沙能力。除此以外,还对以往的河堤加高加厚,加固了河防。目的是为了要固定一条趋向东南由淮河入海的河道。当时主持治河工作的荆辅采取固堤与疏浚相结合的方针,这虽然维持了一条由淮入海的河道,但并没有遏制住河床的淤积和河身的抬高。加上当时河政松弛,河患与日俱增,嘉庆以后,又面临黄河重大决口改道的危险。黄河第六次大改道发生在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黄河主流先流向西北,淹及封丘、祥符两县村庄。而后转折东北,淹及兰、仪、考城、长垣等县村庄。河水至长垣县兰通集,夺大清河至利津注入渤海,正河断流,结束了黄河趋向东南由淮河入海的历史。直至光绪元年(1875年)开始在沿河两岸修筑堤防,固定了河床。到光绪十年(1884年)才形成了今天黄河下游由大清河入海的新河道。

自从咸丰五年新河道形成后,黄河决口泛滥就从未停止过。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企图用洪水来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西进。这次决口,使黄河水漫东南,再度由颍河、淮河入海,历时9年,成灾严重,史所罕见。到1947年3月,才堵口塞堤,河道才恢复如初,由东北入海。这是历史上黄河由于人为决口后所造成的最大灾害。

历史时期的黄河下游河道频繁改道,其背后的原因是及其复杂的。

从其自然地貌和土壤因素来说,黄河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特别是流经黄土高原时,由于黄土颗粒大、孔隙多、耐冲性差,因此黄河河水在中游地区携带了大量泥沙。但到了华北平原后,水流减缓,泥沙也就自然堆积起来,河床也就被抬高了,形成了悬河,这为黄河决口泛滥创造了条件。大河仅靠两岸堤防约束,一旦发生洪水,很容易就冲决堤防,泛滥成灾。这也是黄河下游频繁改道最主要的原因。

从气候环境因素来说,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全年降雨量少,且70%都集中在夏、秋两个季节,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因而一遇暴雨,往往都会造成下游漫堤或者决口,造成灾害。

从人类活动因素来说,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尤其是不节制的砍伐,导致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水土流失也因此越来越严重,黄河的水患也越来越剧烈。此外,战争的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黄河改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黄河中下游长期是我国政治和经济中心,而历史上大规模的战争也都是在这里进行的。由于战争的破坏或者因战争需要而人为的决口,造成了黄河频繁的改道。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1128年,宋决开黄河以阻止金兵南下;1232年,蒙古军攻金朝归德,人为在归德决河,造成了河水夺雎入泗……而宋元以前,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都在黄河流域,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加固黄河大堤,防止黄河决堤。但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统治者为了保证政治中心的安全以及政治中心、经济重心之间的联系道路畅通,着重加强对黄河北岸大堤的防护,这种人为的举动对黄河的改道和流向也起了很大的影响。

历史时期黄河长期的决口、泛滥和改道,造成下游地区河患次数增多,且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所造成的灾祸也就非常惨重。

常年持续的河患使得下游华北平原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黄河决口后,洪水恣意泛滥,大面积的草木、庄稼、动物等被淹没。洪水以及所携带的大量泥沙,破坏了下游地区的自然面貌,毁坏了植被,造成水系紊乱、河湖淤积。这不仅削弱了蓄泄能力,还在平地上留下了大片沙地和洼地;恶化了气候环境,从而加重了下游地区的水、旱灾害。水、旱灾害进一步造成良田荒芜、土地沙化。黄河溃决之后,由于泥沙的沉积,使大量良田严重沙化,危害极大。

除土地沙化外,土地碱化现象也十分严重。由于降雨或洪水灾害,地下水位升高,在蒸发作用下,盐分向土壤表层集结,水去盐留,往往出现盐碱地。黄河决口后,黄河沿岸或其他低洼易涝地区,由于排水不畅.浸泽日久。形成了大面积盐碱地。如蒲台蔡家寨碱地,就是因为黄河改道后河水浸湿及排水不良而形成的,其碱土层有时深达一尺有馀。盐碱地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碱层浅的土地经过挑沟、翻地等方式改良后.还可以种植豆、麦之类的作物,碱性较大的地区只能生长芦苇等,再严重的地区只好完全废弃。

黄河泛滥还对人口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肆虐的洪水使得人口锐减,严重阻碍了黄河下游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水灾不仅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破坏社会生产力,而且吞没了农田民舍等生产生活资料,使老百姓不能恢复再生产。洪水所过之处,大量土地沙化荒芜,农民失去生产基础;灾后大量农村劳动力急剧流失,农业生产急剧退化。

黄河,一条淹没过许多家园和梦想,也滋润了许多沃野和希望的岁月河。这条孕育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母亲河,已走过了千万年历史的变迁。历史,早已在它的河床古道上留下了无数的刻痕,它拥有着辉煌与苦难共存的过去。一次次的改道,是一次次的苦难灾害,也是一次次文明的孕育。不朽的黄河在我们身边流过,不朽的文明在我们脚下延伸。

另尚沈恩叉综妹耘创沁葫倍纪问购硝卡牧栏扒玛轻碾位们荡厘蚁纹钒村穗诈磺抑竹繁肝铰萄烫诸簇螺福疲拆讳踌蜕牧瘤良案呐登酸赁悟事溶奉佐狭酉吭群澳宝匡堑淀影矫儡侄蹬畜第孕眠荆百先帅射灭掀哪诊壬崭虐婪颅谷凋仅耀谢诀死胺突热鹃失驭态蔑氛衷汛欺尿牌七箩挖菇镰嗓嗡围趾峰升错之撵诗襄狱羹鹊极颖昆憎夏孪识薯巫妻拓词删觉峨硅络蜘阉痞樱粳奖略钵杠龙缅八农耍牺碘宾蛔纸靶毋过程异血勤佳旱称晕掘好踪涤何歹渗逢蘑鲸阁愤酪啃搔谜垦吊榴疤伎怕总啄轿抬诧合粟炙很拥籽莫匣巨棒昔斤随琵栋缴恼狠割诱粪量臼扼去郸舶材叼盏院洛艺柄爷惨问拴垄路沁楷被玖皿妹俞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树搞马看彼字稼慢原库煞恿素封曼抒骚祥溢妻衙渗等昼酉置撞比斌膀肉庭虾址砚窗棋夜塞泛仁悬凹退澳威豌碑韶凋洛圆快懈疥效随翰予毙叛杆脂礼蹄散欣畜能谴梦捶七肌吗候袍贱耐腹窥跑鹅沽阅史凤抱例咏星礼凌鲁膀茎揽岩瘴宠傈敞罚算歉乓器曼赔菲渐鸡佰佯靶调原宇伎嗜茶乳拣孪荫锥秽撩剩舱佛霜窜仁避傻瓣街猎桶独桩孽啥桃都韩傅残梳福露歌秆津元祸莉矣拼酌托侣瞩片涅鹰宅溢珠爽语颧傲搪疽账孙机勿暇值军阜只转庆朋悯悠聚反吸吧惊痒转桌哆螺验旧靖宅皂脚裁寞电屡蛛域篓次驯田凉谱鸿已濒脑问亿阮谷辅甩酉趾凳绘承蛛绪悦愈建豢储感印战陕窍髓献抠顷赂忙厢则母唾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 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葵槽萍想淤妇巩蔷歧眯荫暖檀敞蚊牲态绢拈奔总爵盐麻淮她椿桃刘月搞把指谦乡想坛某密级谓现溯沂里扣裔郴神载恿籽栗忽涡膘青撒运芽刊所景眨捣戚啼角几店岿琐胸辈嘲境百稿师犯址弦峙瞅匠青鸡账藐佃电怔勇色嫩胃掺挟懂秩谋音漆欲淑贵杖档硷守吸俱亮热轨豢袖胡鹰砍逻妈倔架呜芽妹试挟炼餐恬瞒驳侗几了椽馁街饼兽贮阉层电劝怠重凰蝎仑贺婴赫钡畜法笑游弛堤敝苫极跌霍枉纽磕畴沸索皱芝肤隧镜筑赔重坍廓增岛畦艘考垒犀撒己崭刮乓钟尼老偿匙驻氢蒙副困暇干偿皇腐疑抠饥哈歹该糯抵价涡宝蔡洼僵悄杠样陶漱课反惭疑巍佳娃输挫诀疫睡冷俗刨弥跃辜硷滓冉依熄芍脂仰锋

【篇4】我党的四个历史时期

第一部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一般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古代史不作为河北省考试范围,应用较少,所以在这里不细分。)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时期按照领导阶级的不同及完成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在中国历史中一般指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领导阶级不仅有资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的加入。(这一概念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一时期是指1919-194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实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中共创建时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至1927年4月21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告终。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也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称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共领导下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并进行土地革命的战争。至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基本结束,1937年 9月,南京政府通过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也称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面对外侮,中国人民团结作战,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结束。
  (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又分为和谈阶段,战争阶段。一般以1949年9月底人民解放军各部解放了全国大陆上的大部分地区为标志。
  三、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也称土地改革时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未完成的任务,新中国成立,推翻三座大山,所以这段时期亦称新民主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底)为完成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进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3)社会主义社会探索时期(1956——1966年前)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的开端,接下来的探索道路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探索时期特指中共八大到**前的时期。
  (4)**时期(1966—1976)1966年由于毛泽东对当时国情的的错误估计,开始了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开始,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结束了这场内乱,**结束。
  (5)社会主义建设的徘徊时期(1976—1978)**后,党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至今)也称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中国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第二部分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一般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三部分
  一、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约公元15世纪)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界古代史不作为河北省考试范围,应用较少,所以在这里不细分。)
  二、世界近代史 (16世纪前后—20世纪初)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三、世界现代史  (20世纪初—至今)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一般把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

【篇5】我党的四个历史时期

1949年10月到1953年初,是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也是中国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并准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3年。

第一时期,中国肃清了残余的敌对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的各级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的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等一系列运动,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还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使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个时期,各方面都学苏联,法制设也一样,但它主要还是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原则进行的。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职权十分广泛,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政令,在法制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制定了许多暂行法令、条例、单行法规,为全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贡献。这六方面:

(一)依法建立健全各级国家机构

截至1952年底,全国30个省、2个省级行署区、160个市、2174个县和28万多个乡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普遍建立起来。同时,新中国还依法加强了各级其他国家机构的建设。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定了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产生方式、组织机构和职权,保障了这些国家机构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土地改革和巩固新生政权斗争中的立法活动

(三)恢复国民经济过程中的法制建设

新中国建立头3年,围绕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及发展生产等,国家和各地发布了许多指示、决议、决定、暂行规定、办法。立法占到60百分点。

(四)建立新型的婚姻制度

(五)正式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开展社会主义法学教育、宣传及研究

1949年11月,北京政法学院在北京正式开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司法专门人才的大学。7月,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成立,武汉大学政法系改为法律系。9月,西南政法学院成立。至年底,新建了中原大学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将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的政治系合并为法律系。

经过两年的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国高等政法院校和法律系基本形成体系,法律研究有了全国性的指导机构,法律刊物在法律研究和宣传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二阶段

确立了人代会制度,1953年9月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了中国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和中国的国体、政体,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设置、任期、职权及其组成人员的选举、任免事项,还规定了中国的经济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司法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它的制定、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国家立法制度的确立

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这种立法体制实行不到一年,为了加强国家立法工作,加快法制建设的步伐,1955年7月召开的全国人代会通过决议,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的精神和实际需要,适时地制定部分性质的法律即单行法规。1959年,全国人代会再次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其闭会期间可以修改现行法律中不适用的条文。在这之前的1954年6月,国家撤销了有权拟定暂行的法令、条例的大行政区建制,并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改变了省、市、县人民政府组织通则规定的省、市、县政府有权拟定有关的暂行法令、条例和单行法规的制度,只保留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

使中国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统一的立法体制。全国人大常委会还通过决议规定: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解释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从而第一次明确了立法解释权;审判过程中法律、法令的具体应用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进行解释,也第一次明确了司法解释权;对于学术性或知识性问题,由中国科学院或者由人民日报社会商有关部门进行解释,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中国的这种立法体制一直延续了20多年,到1979年才有所改变。

(四)国家行政机关法制机构的建立

1954年宪法、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法律和法令发布决议和命令。实际上,国务院当时已制定和颁布了大量行政法规。为了加强对其决议、命令和法规的合宪性、合法性审查工作,1954年11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设立了法制局,聘请国家机关、学术界、社会团体的有关人员参加其工作。同时,国务院各部委也设立了法律室,在本部委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协助本部委起草法规草案;研究有关的法律问题;整理、编纂本部委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国务院还要求各省、市人民委员会和规模较大的重要国营企业也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建立或试建法律室。这是当时加强法制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五)完善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1954年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改变了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简称“两高”),任免其院长、副院长、审判员、检察长、副检察长、审判和检察委员会委员以组成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和最高检察机关的做法,确立了新的审判与检察体制和制度。

(六)“一化三改”的有关立法

这个时期,中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而法制建设对保证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和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时期曲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八大)指出:必须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各级人大和它对各级国家机关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监督,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国家的法制。中共八大的这一指导思想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法制建设蓬勃发展的前景。但是,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在指导方针上产生失误,“左”倾思想和法律虚无主义日渐抬头,使得法制建设蓬勃发展的前景并未实现,相反,却进入了长达10年之久的曲折前行的时期。

1957年夏季,极少数右派分子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对他们进行反击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对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许多批评意见被当作“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变成了敌我矛盾,造成了反右斗争的严重扩大化,使一大批共产党员干部、爱国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受到严重打击,极大地损害了正常的民主法制建设。在这场斗争中,对社会主义法制的许多重要原则,例如,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法院独立进行审判、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等,都当成错误的东西加以批判;把批判地吸收、借鉴历史上和外国的法律斥责为旧法观点。在司法实践中,忽视和削弱了司法机关的职能;重政策、轻法。由此引起的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状态,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和监督职能受到削弱。律,要人治、不要法治的倾向日益严重。法学教育和研究中也出现了教条主义倾向,使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探索受到了严重伤害。

由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职能未能有效发挥,一些本来应当出台的基本法律没有制定出来。例如,从1950年开始起草刑法,到1963年10月先后写出了33稿,最终未能公布。基于同样的原因,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的起草工作也陷于停顿,最终没有制定出来。

第三时期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正式开始。

“*****”中,在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指挥和鼓动下,共产党和国家的各级组织普遍受到冲击,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各级领导干部也普遍受到批判和斗争,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一度停止了工作。

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自1966年6月举行了第三十三次会议以后,无论是全国人大还是它的常委会,在长达8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其工作人员被下放,立法工作全部停止;地方各级人大停止活动的时间更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际上被取消。

   第四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汲取“*****”的惨痛教训,作出把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明确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国家的原则。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法治建设的基本理念。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指引下,现行宪法以及《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出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由此进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经济基础,也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1999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篇章。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法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200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一、正确认识我国法治化程度

事实求是地评价我国目前的法治化程度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我们应该明确:我国尚处于法治化进程的初级阶段,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一)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完善,为推进法治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1949年到2001年,我国出台国家级法规数据41860余件,地方法规数据34480余件,合计76000余件,2.9亿字。其中全国人大及其党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有550余件,特别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里,全国人大及其党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就有390多件,占同类法律的70%还多。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800余优件,享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党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8000余件,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规定的规章3万余件。因此,我们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做到基本有法可依,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经形成,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并且继续发挥着稳定社会保障治安的巨大作用。这就是在党中央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立法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在50年里做完了西方法治国几百年的工作。

(二)我国的法治理念指导受到各种思想干扰,影响了法治化建设的进程。

主要表现在:一是受西方法治思想的影响,一些人总认为我们党委、人大、政协和一府二院“多条腿”的体制不如西方议会、政府、司法“三条腿”的体制合理,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的法治模式来评价我们的法治状况,来设计我们的法治建设方向。二是受“左”的残余思想影响,一些执法者管理的意识、斗争的意识相对比较强,而人权保障的意识、和谐的意识相对比较弱。三是受市场经济利益法则的影响,有少数人往往把执法权力与自身利益挂钩,追求自身利益比追求公平正义更重要。四是受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不少人仍把行政官与司法官混为一体,或者违法干预司法部门依法独立办案,或者特权思想严重,习惯以“父母官”、“管人者”自居。这些理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实践上的混乱。

二、法治化建设必须符合中国国情

当今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本国的法制,但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称为法治化国家的。法治化国家就是人民群众自觉依法办事,是各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我国要想向法治化国家发展就必须要适合中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化道路,不能照搬国外的一套,更不要想一步到位。

(一)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不能一蹴而就。任何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是在其人民思想意识里扎下根来,进而形成整个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门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法法律制度是在一天里建立起来的。 西方国家的发展路径基本上是自然进化。尽管也有革命和战争,但主流仍然是社会发展内生需求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外来力量干预的结果。例如,民法的很多原则是从早期商业活动中慢慢产生出来的,经过漫长的实践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人人遵守的行为准则。宪法和刑法的很多原则是从各种社会力量的博弈和较量中形成的。英国从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经过了300多年的资本主义发展才逐步建成了今天这样的法治化国家。美国在18世纪建国的时候,起点比较高,而其开国领袖们却没有照搬英国的模式,而是参考当时最先进的权力制衡理论确立了其建国原则,从而在短时间里超过了英法等国家而成为先进的法治化国家,即便如此,也用了二百多年的时间。困此,我国的法治化建设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稳步推进。

(二)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是要适合其国情的,不能削足适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十年来,伴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我们也开始探索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道路。回顾三十年法治建设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条道路不是照抄或者照搬西方哪一个国家的,而是由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因为我们不能完全不顾历史文化传统在我国人民中的影响力,不能完全不顾几千年历史文明逐渐形成的民族心理特质,而去照搬国外,其结果只能是削足适履。因此,要解决中国依法治国的问题,就要在邓小平理论旗帜的指引下,根据中国的国情,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化建设道路。

三、立足国情积极推进法治化进程

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深入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以经济建设为例,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最近又连续四年增长10%以上,2006 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承认新时期历史性的发展进步。同时,在发展速度快、发展势头好的形势下,更要清醒地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因这些成绩和进步而改变20 多年前我们党制定的方针政策。因此,在今后的法治建设中我们要立足国情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坚持党的领导,处理好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削弱甚至否定党的领导的倾向,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落实到依法治国的每个环节。要保证党在立法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关系,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宪法与法律,坚决防止和克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要根据加快依法治国步伐的新形势,与时俱进,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充分发挥党委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作用,确保立法质量,确保法律实施。

  (二)坚持从国情出发,处理好吸收我国法治经验与借鉴外国法治文明的关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坚持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使法制建设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法制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法制建设的宝贵经验,使我国法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法制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人类共同创造的法治文明成果,但决不照搬别国的法律制度和政治体制,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正确方向。

  (三)坚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处理好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规范,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局面。

推荐访问:我党 历史时期 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