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基督教信仰与宗教思想x】 本人对宗教信仰的认识

时间:2021-10-23 14:37:20  来源:网友投稿

第八章 ***信仰与宗教思想

一、***的历史

(一)***的来源

1、***的含义:

***是当代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也是目前世界上信徒最多、 遍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宗教。广义的***与英语中的 Christianity 相对应,是所有以耶

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派和宗派的总称;狭义的***则与英文中的 Protestant 相对应,专指***中的新教。

2、***的历史源流

1)***兴起的社会根源:

① 政治的稳定和交通的便利;②语言的统一和文化的融合;

③ 社会对一个普世性的伦理宗教的迫切需要。

2)***兴起的思想背景:

***从一个犹太教派发展成为罗马境内的世界宗教, 是与它充分吸收古典哲学与近东神秘主义宗教中的有用成分分不开的。

斐洛以古典哲学来解释***教义;琐罗亚斯德教和伊西丝崇拜为主的近东神秘主义宗教思想也被***吸收和改造 。

( 3)***兴起的宗教背景:***是从犹太教中分化发展出来的。

耶稣虽然继承了犹太教的教义和伦理道德思想,但他反对犹太教中繁琐的礼仪、教规和戒律,认为这些都有悖于先知们的教诲,无益于人们心灵的净化。

耶稣死后,他的门徒 ( 据说有十二门徒 ) 继续传教,并赋予耶稣蒙难这一事件以更大的宗教意义。

保罗的传教冲破了犹太教的狭隘性, 使拿撒勒派脱离犹太教而发展成为一门新的世界性宗教——***。

***的一些主要宗教观念都是来自于犹太教,主要有:

1)创世观。

2)平等观。

3)博爱观。

4)救世观。

5)救赎观。

6)原罪观。

(二)***的传播及初期发展(可参 P202-203)

1、***在罗马帝国从受迫害的宗教转变为国教

***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罗马, 起初只在下层社会流行, 因为它的教义反对罗马的统治、 诅咒罗马帝国, 因此在罗马帝国是不被允许的, 遭到罗马皇帝的迫害。

随着***的传播, 它的性质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无论在成份上、 组织上和教义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成份、教义和组织的变化,***本身也开始出现分化。

三世纪危机以后,***迅速发展,甚而一些大官史,皇亲国戚也加入***,有些城市逐渐成了教会中心城市

***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被罗马统治者镇压到利用的过程 。

到君土坦丁时代, 由于***发生了演变, 被统治阶级利用的条件已经成熟, 因此君土坦丁便改变政策,开始承认它的合法地位。

 313 年,君士坦丁大帝(约 28 - 337)公布了“米兰敕令” (米兰诏书)

公元 392 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约 347-395)宣布***为国教。从此,***在罗马帝国全境广为传播,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都很快***化了。

2、***的分裂

***在获得罗马帝国承认以后, 内部产生了教派分裂, 分裂成正统派和异端阿

里乌斯派(阿里乌斯派)。正统派主张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阿里乌斯派

则主张基督具有人性(人的本质),反对教会上层特权和财富,坚持早期教义。

年君士坦丁召开了“尼西亚”宗教大会,正式斥责阿里乌斯派为异端,统一了***的教义, 还规定了***的重要宗教庆节, 每年春分月园第一星期为复活节就是此时确定的。

公元 455 年,罗马大主教利奥一世自称“教皇”,从这个时候起,***便开始有了教皇。

公元 476 年,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也开始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

公元 1054 年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互相宣布把对方驱逐出教,在***史上把那一年称为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彻底分裂的标志年份。

(三)***的中兴时代

1、入侵西欧的蛮族部落的***化

移居德、意、法、西的外族人不仅***化了,而且也拉丁化了。此后,罗马教

皇是西罗马教会权力的中心, 各地君王贵族由他加冕封爵。

 当然,在教皇与国王之间也常发生冲突, 但总的来说,教会的势力大,教皇能左右王权和军事的领袖。

2、罗马***的西传和北传

罗马***不仅在西欧大陆地区的蛮族封建国家站稳了脚跟, 而且一直西传, 越

过海峡进入不列颠群岛,同时也在欧洲大陆向中欧、东欧和北欧地区传播。

Para.2, P204 )

3、东正教的势力扩展

在罗马***积极传播的同时,东正教也在努力扩大势力。 (Para.2, P204 )

(四)宗教改革运动

1、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

在经济和社会关系方面,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商贸的扩大, 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工商城市和主张社会改革的市民阶级 (中产阶级);农民由于遭受封建领主和教会的双重剥削,正孕育起义的浪潮。

在思想上,由于受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 (认为上帝把人置于宇宙的中心,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有自由决断的能力。)的影响,出现了***的人本主义

普通教徒不满于教会神职人员对解释圣经的专断, 希望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来领会它的意义;教会中也出现了一些富有创新意识的神职人员, 敢于打破教条, 建立新的教义教规。

此外,从天主教内部讲,自从 14 世纪末期起,由于教皇与国王的争权,发生教皇的“阿维农之囚” ( 1309 - 1377),随后又发生了持续 40 年的天主教会的大分裂,其间出现两个教皇乃至三个教皇对峙的局面, 罗马教廷的威信和对各地的控制力大为降低,并且教会也日益腐败 。

2、宗教改革的含义( Para.3, P206 )

3、宗教改革的情况

1)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2)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主要派别( P210-211)

①主要宗派

路德派(信义宗) 、闵采尔领导的激进派、茨温利派 、加尔文派(即归正宗或改革宗) 、英国国教会(圣公会)

②奥格斯堡信纲和奥格斯堡和约

第一个本地教会的信仰纲要是于 1530 年在奥格斯堡召开的神圣罗马帝国会议上宣读的信纲,即“奥格斯堡信纲”。

路德派的这个信纲在 1555 年的“奥格斯堡和约”会议上得到德意志帝国范围内的法律上的承认,而路德宗也就成为德国的合法宗教。

③新教各派间的分歧和共同点

新教派别在许多细节问题上有分歧, 如在对***圣餐礼仪的解释上, 茨温利持“象征说”,路德持“同体说”

但他们有基本的共同点。他们都主张《圣经》为***真理的最高准则,每个基

督徒都有阅读圣经的权利, 都可以凭借上帝的恩施和自己的信与圣灵交感, 领悟启示的真理。他们反对修会的教牧人员高于平信徒的陈见, 主张***在圣经面前一律平等。

(五)近现代***

1、***在近代的扩张和传教

***在近代随着欧洲政治势力的扩张而向外迅速传播。

 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欧天主教国家把天主教传到南美洲, 英国等位于欧洲北部的新教国家把新教传到北美洲。欧洲列强在瓜分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时候,也把它们各自的宗教派别带入其殖民地。

2、教会本地化和“普世教会运动”

近几十年来, ***意识到教会本地化的重要性, 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 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由本地人担任本地重要的教牧工作。

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的教会意识到“对话”和“普世教会运动”的重要性,他们寻求通过对话,消解***各教派间的分歧,争取教会的再合一。

3、梵二会议和世界***协进会

罗马天主教在 1962 至 1965 年间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 确立了“开放”、“现代化”、“对话”、“普世主义”的路线。

世界***协进会成员包括 102 个国家和地区的 322 个教会组织

二、***的理论体系

(一)犹太之神——耶和华

一神崇拜是政治上君主独裁在意识上的反映。

犹太人只崇拜唯一的神,这个神就是耶和华(也就是上帝),认为耶和华是超自然的,全知全能的,永恒的神,他创造了万物并主宰万物。

犹太教认为在上帝和选民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有责任和义务的契约关系, 即神、人之间的交感互通关系。

(二)弥赛亚与***( P215-217)

(三)***经典与教义

1、***的经典——《圣经》

《圣经》的结构和内容:

圣经》虽是***三大派共同的经典,但它们的《圣经》在结构、内容上都存在很多差异;要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就必须了解次经的由来。

▲ 次经又叫“第二次圣典” ,它们本是民间收藏的书卷,但是在公元前 2 世纪

时, 72 位犹太学者在把旧约译成希腊文的过程中,收录了它们。到 4 世纪末,

当基督教学者哲罗姆奉命修订原来不够规范的老版拉丁文 《圣经》时,将这些经

卷单独置于新旧约之间, 并加上序言,指出其地位次于正典。(因此通称为次经。)

( 1)旧约的结构和内容:

①律法书 5 卷:即摩西五经 ,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

命记。

② 历史书 6 卷: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尔记上下、列王记上下。

③先知书: 15 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 3 卷大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第二部分是 12 卷小先知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弥迦、那鸿、哈巴谷、西番亚、哈该、撒迦利亚、玛拉基。

④圣文集: 13 卷,分五部分: 1、抒情诗-诗篇、耶利米哀歌、雅歌; 2、智慧文学-箴言、约伯记、传道书; 3、故事-路得记、以斯帖记; 4、历史纪事-历代志、以斯拉记、尼西米记; 5、启示文学-但以理书。

( 2)新约的结构和内容:

①福音书: 4 卷。

② 历史纪事: 1 卷,即使徒行传。

③ 使徒书信: 21 卷

④ 启示文学: 1 卷

2、***的教义:

( 1)上帝论:

上帝是一个最高的、神圣的存在者,是一个具有人格的神,是绝对完美的终极实在。他既是一个神,又包括父、子、灵三个位格。其中,父是第一

位,是全知、全能、全善的造物主, 是世界的起源和绝对的超越者; 子是第二位,是世界的积极的和慈爱的拯救者, 是太初与神同在的道, 是上帝创世的途径和中介,为救赎世人被钉十字架,将来复活行审判;灵是第三位,从父出来或从父和

子出来,把上帝的力量和恩惠贯穿于人间, 全在于宇宙和人类的全过程中 (无处不在) 。

( 2)基督论:

先后形成了幻影论、嗣子论、二性二位论、 二性一位论等多重解释。其中以二性一位论最为正统,该理论认为;基督既有完全的神性,又有完全的人性,但两者又结合成了同一个位格。

3)救赎论:

是基督论的发展,表达了***对基督的使命的理解。

( 4)圣灵论

5)“人性论”

6)教会论:

关于教会的性质、普世性和统一性,以及教会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

7)圣事论:

关于圣餐、洗礼等***礼仪的性质和意义问题的讨论。

曾有三种不同的神学主张:

①“变体说”:祝圣后的饼和酒在质料和形式上都已经变成了耶稣的肉和血

②“同体说”,祝圣后的饼和酒虽然没有发生实体性的变化,但是耶稣肉和血的实体却必然与它们同在于圣餐礼之中;

③“纪念说”:祝圣后的饼和酒只是一种象征,没有什么神秘的意义。

8)“恩宠论”:

关于恩宠或神恩的含义、以及世人如何获得上帝恩宠的探讨。

9)“末世论”:

关于人类以及整个世界的最终结局的讨论。三、***的组织与宗教礼仪

(一)***派别( P221-222)

(二)***的组织机构( P222-223)

(三)宗教礼仪与节庆文化

***的礼仪:

主日崇拜:***最普遍的宗教仪式是每星期日在教堂举行的 “主日崇拜”主要分为两种:

弥撒:英文 mass的音译,主要见于天主教、东正教(必须同时进行圣餐礼)。具体又分 3 种:主日弥撒(礼拜天);黑弥撒;节日大弥撒;

② 礼拜:主要见于新教的各个宗派。特征:除了圣公会外,大多数新教教

会都不再同时进行圣餐礼; 此外,有的新教宗派该在星期六进行礼拜 (如安息日会);具体分为主日礼拜、追思礼拜;节日礼拜三种。

七大圣事:①圣体圣事(圣餐礼):分吃饼酒,分享基督体血

② 圣洗圣事(洗礼):入教仪式,具体分为“点水礼”和“浸礼”两种。③婚配圣事(婚配礼):

④终傅圣事(也称终敷礼、病人傅油圣事):大都为濒死者行之,由神职人员给其施行的涂油仪式。

⑤坚振圣事(坚振礼):按手并敷油在领坚振者额上,以坚定其信仰,是一种加强信仰的仪式,常常在洗礼之后进行。

⑥告解圣事(也称和好圣事、悔改圣事、告解礼):信徒在暗室内向司铎(合法的神职人员) 忏悔,由司铎为其代祷并求赦免, 同时也与因犯罪而伤害了的教会和好。

⑦神品圣事(也称圣职圣事、圣秩圣事、圣品礼):即祝圣神父、主教,给其按头、涂油,求圣灵赐予智慧才能,完成主的任务。

2、***的主要节庆:

① 圣诞节:

② 复活节:在春分月圆后第一个主日进行, 纪念耶稣战胜魔鬼而复活。

③ 大斋期:复活节前 40 天为大斋期,纪念耶稣传教前在旷野禁食祷告

天。

④ 棕树节:在大斋期的第一个主日进行,目的是纪念耶稣骑驴入耶路撒冷时,以色列百姓在路上铺设棕榈树枝以示欢迎的事件。

⑤受难节:在大斋期后的第一个星期五举行,目的是纪念耶稣在星期五受

⑥ 升天节:在复活节后的第 40 天进行,纪念耶稣升天。

⑦ 圣灵降临节:原为犹太教的五旬节, 在复活节后的第 50 天进行,目的是纪念圣灵在这一天降临到了教会之中。

四、***与理性和科学

1、***神学家关于理性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的观点

1)认为信仰先于理解。

以早期罗马神学家特图良和中世纪神学家安瑟伦等人为代表。(P226)

2)认为理解是信仰的基础,只有理解才能产生信仰。

以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等人为杰出代表。(P226-227)

2、从文化层面看理性精神和科学思想等与***信仰的关系

1)***世界观与理性与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存在互动关系。近代科学的培植土壤,正是***世界观。

***信仰为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 但另一方面,西方的科学和理性也影响到***的世界观。( Para.1, P228 )

( 2)西方的学术与科学研究肇始于教会组织。( Para.2-3, P228 )

( 3)教会组织对西方科学思想的传播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 P228-229)

( 4)***信仰和思想强烈渗透着西方的科学和理性。( P229)

5)科学和理性的发展并不能取代神学和***信仰,但它们却可以促进***的宽容精神。( P230-231)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圣经》,圣诞节

2、简述***的创立背景及其早期的发展和传播情况。

3、简述***的派别及其组织机构情况。

4、***教义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什么是***的七大圣事?

推荐访问:宗教 基督教 第八章 信仰 第八章基督教信仰与宗教思想x